“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9-05-08许梅
许 梅
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的界定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培养目标的达成,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然而,当今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是讲—学—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以学生考分高低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简单评价,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追求教学的短期效果,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因此,中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在合适的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欣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教学模式中每节课都设计了引出问题的情境。为了保证问题情境的时效,主要采用策略:1)通过使学生面临要解决的现象或事实,布置问题性或实践性作业等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选择能激发学生内在需求的情境材料,力求体现趣味性、差异性、挑战性。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独立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上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借助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个体探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首先,提供探究材料。学生在探究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学生自己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实物、学具、图片、统计数据、表格等),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外部条件。其次,体现探究过程。教学中教师依据知识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问题或让学生提出问题。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要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小组讨论,展开合作交流这一阶段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进行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注意培养听、说、交往的技能,使学生都能得到帮助和提高,引导学生大胆相互质疑,自己做出判断,自觉矫正错误。在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增强合作意识,养成与别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同时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尝试实践运用,创新提高实践运用,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让学生用一些探究的规律、定理、公式等解决一些练习性问题。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策略有2个。1)在练习的设计方面,要重视开放性练习的设计。如设计结构不全、条件不明、必须发挥创造性、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决的问题,或答案不确定的问题等。让学生能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题目一味地练习,学生往往会感到厌烦。这样,不定期地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通过口答或测试,比较各个小组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反思与评价,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通过反思与评价,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每节课的最后,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此外,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会、感悟,并自觉地将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以促使他们转变教学观念,安排有一定梯度的教学过程。在强调探究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