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2009-05-08侯立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8期
关键词:变式优化思维

侯立伟

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材目的、教学规律、原则、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深入钻研教材和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学质量达到有效的、理想的成果。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灵活开放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变式教学以及把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相结合等5个方面来说明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必需环节

设计数学课堂时,既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又要体现创造性。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完成数学教学设计,教师需要考虑3个方面。

明确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必须完成课程标准设置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按照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形成设计意图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形成科学、合理、实用、艺术化的设计意图。这种设计是一种创造过程,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制定教学过程将设计意图转换为采用可操作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序地实施各个教学环节,制定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达成原定的目标。

数学教学设计是为数学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数学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是一份教案,那么,一份教案要包含些什么内容?一般形式如何?组织学生讨论一个实习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撰写的一份教案,归纳总结教案的三要素,即教学目标、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可靠保证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努力寻找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新课标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师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动态环境过程中,最突出的特征是问题的开发性与灵活性。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求知、创新的欲望。

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强有力补充

教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图像的变化制作成课件,通过图文并茂、声像具佳的演示,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静态变为动态,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做其他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生动逼真,能及时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运用电教手段,突破教材重难点重点是指数学教学中一节课着重讲的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难点是一节课中学生学习掌握比较困难的内容,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轻易地掌握。数学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但在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时,切忌让学生离开课本。因为离开对课本的导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就无从培养,提出创造性见解就成了一句空话。

练习形式更具多样化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练习环节,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加大练习量,变换练习题形式,引入生活片断,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反馈信息,以使教师有充分的依据,改变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使教学任务得已圆满完成。

新课教学更加直观化现代化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特点,在优化课堂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延展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

变式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良好方法

变式教学是被教学实践所证实的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变式教学的过程是生成数学联系的自然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数学理解。要形成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只利用单一的素材难以达到全面的理解,应该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运用变式的手段,让抽象达到概念产生于众多的事实联系之中,这样得到的概念才会有全面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要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感悟知识的应用中优化课堂教学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为生活教育。教师要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发展了创新意识,又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了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意去做与习惯思维方法完全相反的探索,这种思维方法无疑地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关于“逆”的思维方法在中学数学教材中随处可见,如乘法和除法、乘方和开方、定理和逆定理、命题和逆命题,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主要抓以下方面。

公式、法则的逆用在不少数学习题的解决过程中,都需要将公式变形或将公式、法则逆过来用,而学生往往在解题时缺乏这种自觉性和基本功。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方面的训练,以培养学生逆向应用公式、法则的基本功。

常规解题方法的逆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相反的探索。主要的思路是:顺推不行就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了就考虑间接解决;从正面入手解决不了就考虑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问题的可能性有困难就考虑探求其不可能性;用一种命题无法解决就考虑转换成另一种等价的命题。总之,正确而又巧妙地运用逆向转换的思维方法解数学题,常常能使人茅塞顿开,突破思维的定势,使思维进入新的境界,这是逆向思维的主要形式。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理解新课标的深刻内涵,以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充分体现数学本身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和学会数值化,真正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

(作者单位: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变式优化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思维跳跳糖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