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美,简朴,超越

2009-05-07王清宇

译林 2009年2期
关键词:尚美瓦尔登湖梭罗

王清宇

再次阅读译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梭罗名作《瓦尔登湖》,我很自然地把中国道家与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文化巨人梭罗联系起来。我在阅读与思考中,越来越认识到二者生态观及生存观的相像性。

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作家、思想家,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838年回到家乡,执教两年,于1841年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的家里,当他的助手,并开始了写作的尝试。1841年起他不再教书而转为写作。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了一个小木屋住下来。

梭罗是浪漫主义时代伟大的生态作家。揭示自然存在独立的价值以及它对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的重大意义,是梭罗最有价值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人对梭罗的评价越来越高。1985年《美国遗产》评选“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梭罗的《瓦尔登湖》名列第一。梭罗几乎成为美国文化的偶像,因为美国人认为,是梭罗最先启蒙了美国人感恩大地的思想。

梭罗一生所体现的“追求简朴”和“认识自然美学,发掘大自然的奇妙神秘的美”这两方面的思想和中国道家的生态思想有着极其相似之处。道家以一种超功利的尚美体验方式来认识和把握自然万物,通过“道法自然”的尚美观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主张人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来使人的生存适应于自然。把梭罗与中国道家的“尚美、简朴”思想进一步解读,并深入发掘他们思想中的智慧,我们会发现梭罗的自然观与道家思想的契合,这种契合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及精神与物质的和谐。

瓦尔登湖的隐居者

梭罗的《瓦尔登湖》充分体现了梭罗的生态思想。仔细阅读这本散文集,不禁惊讶,梭罗的生态思想与中国道家的生态思想多么相似。我们无法考证梭罗是否受到了道家生态及自然观的影响。但是梭罗推崇中国古代自然观是确定无疑的,因为梭罗在他的《瓦尔登湖》中说过,“谈到奢侈舒适,大智者往往比贫困者更为俭朴。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古哲学家,都是同一种类型的人,身外的财富再怎么匮乏,可内在精神生活却丰富无比。”

《瓦尔登湖》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孕育出的一颗闪亮的珍珠。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对和平的崇尚,以及对道德的完善,《瓦尔登湖》向我们展示了自然与心灵相交融的和谐。梭罗的思想和行为对美国社会影响很大。梭罗的进步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梭罗所处的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物质文明给人带来的“先进”,为机械化生产带来的高速发展而倾倒,对物质的追求日益炽烈。商品化时代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任何精神信念在这强大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都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这是欧美世界文化氛围里所遭遇的问题。梭罗最深刻地感受到了物质对精神的挤压,但他的内在驱动使他不甘心于精神的被挤压、被剥削,于是他选择了抵抗,他意识到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他需要有一块“简朴生活”的试验地来实践他的思想。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事实上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就是选择了简朴。他在这种简朴的生活中,放逐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甚至超越了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

现在,我们可以认识到: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的进步意义到底是什么?从生态角度上说,他在两个方面与道家的自然观和生态观是契合的:一、用尚美的眼光来理解自然的价值;二、通过自身的修养来使人的生存适应于自然。

尚美——欣赏自然

中国道家对自然的理解既非西方思维方式中严格的推理和分解,亦非来自功利主义的现实诉求。相反,他们以一种超功利的尚美体验方式来认识和把握自然万物,将自然界看作是尚美愉悦的最终来源,通过“道法自然”的尚美观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至上的精神境界。以这样一种尚美意识直接与自然接触,便会产生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和认同感。在道家看来,“道”的纯朴本性要求人类只要抱朴守道,遵从自然,便可发现人和自然的和谐,获得审美的愉悦并产生尚美的情趣。庄子曾经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还有“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之说。从庄子的话语中,我们认识到道家正是以尚美的方式对待大自然,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万物的本性,听任事物自然的发展。

梭罗同样主张用尚美的眼光而不是以掠夺的态度对待自然。瓦尔登湖不仅是梭罗生活的栖息场所,也是他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是他在喧嚣的世界中获得一个幽雅僻静的去处。他在这里观察,倾听,感受,沉思。走进瓦尔登湖的怀抱,如同走进一个安详静谧的世界,梭罗就像欣赏人的美貌一样欣赏着瓦尔登湖。“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同时也可测量自身天性的深度。湖边的树是眼睛边上细长的睫毛,而四周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悬崖,则是眼睛上的眉毛……”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实践了用尚美的眼光来理解自然的价值的思想。简朴——回归自然

另一方面,道家并未把认识停留在人与自然交往的美的享受上,而是把认识转向到伦理善恶的层面。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是反对以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来迫使自然适应于人的生存,而是主张人通过自身的修养来使人的生存适应于自然。在老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就意味着理想的人生就是要回复到自然无为、少和寡欲的本然状态中去。

而梭罗也是以这种方式完成了他的自然观的形成。他的认识没有停留在对瓦尔登湖之美的欣赏上。这位“田野里的浪漫主义者”即便在瓦尔登湖畔筑屋而居,亦不过是和自然亲和关系的试验方式,是以获得感性体验为出发点的。梭罗从来就未放弃过对自然道法的自觉思考和追求。他在《瓦尔登湖》中表示:“我喜欢给生活留出宽阔的余地。有时在夏天的早晨,我按习惯沐浴之后,便在阳光普照的门口坐下来,从日出坐到中午,沉浸在幻想之中,四周都是松树,核桃树和漆树,一派孤独与宁静……我在那样的时光中成长,正如玉米在夜间成长一样……”这种沉思默想的过程使梭罗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对瓦尔登湖的热爱与尊重,已成了伦理学的延伸。梭罗呼吁人们“以自然观察自然”。他认为,只要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就能感觉到自然的生命力与活力,就能发现自然的内在“神性”,而恰恰是这种“神性”会引导人们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感。

梭罗的境界不仅仅是用尚美的眼光理解自然的价值,更是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使人的生存适应于自然。

超越——与自然和谐

进入21世纪后,人类对于自己生存的探讨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人类面对危机的种种担忧,面临生存的种种挑战的发端,根源都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显然,我们必须以“和谐”的理念来回应对生存的诉求。梭罗的自然观与道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诉求的可能性。

透过梭罗的自然观和道家的生态思想,我们能够体会到梭罗自然观与道家思想契合。这种契合可以把我们带入一种和谐的境地,这种和谐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与物质的和谐。

在道家看来,人与自然本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前提。而宇宙自然界本身有一个自然运行的规律,人类必须尊重这个规律而不妄为,万物也有按照道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道家就是以这样的认识来把握自然万物,通过“道法自然”的尚美、崇美观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而梭罗在瓦尔登湖边也思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在那个湖边,他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当梭罗走进了瓦尔登湖,与瓦尔登湖相依为伴时,他与大自然混为一体的生活也由此揭开了序幕。梭罗所走的路是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伴随着各自的谦卑而出现的。它的诞生需要一个宁静的环境,使人类产生敬畏之感。在他看来,大自然是和谐最好的诞生地。在走上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时,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这条简单的旅途中,成为大自然中不断向前行的过客。于是,他与日月星辰同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他走近了荒野,重新确立他在自然中的位置,他丢弃了与自然的失谐,担负起与自然和谐的重任。道家与自然和谐的智慧,梭罗与自然和谐的实践,为我们回应了人类对生存的诉求。这样的生活状态是精神与物质和谐的状态。

梭罗和道家的自然观从思想进程上没有十分可比性,但是他们在思想的归路上,却给人们留下了相同的提示:尚美、简朴却超越。道家哲学的本体论追求本身就是尚美的。道家哲学与伦理在生态方面的优势就在于它用尚美的眼光来看待自然。通过“道法自然”的尚美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道家不追求自然无法改变之事,主张以“无为”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道家的“物我两忘”的“生态自我”境界是通过内省和心性修养,不断扩大自身与他人他物的认同感而达到的。这种自然观及生存观在梭罗的瓦尔登湖的生活中得到了实践。通过“认识自然美学”和“追求简朴”,通过内省和心性修养,梭罗的简朴生活获得了一种精神超越。这种超越试图突破西方主流哲学中人与自然、科学与事实、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界限而建立一种与自然一体的协同关系。

今天重读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重解道家“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会使我们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力量,正在使人们放弃对自然的回归,对自然的亲和。正是这样,人类始终处在生活境遇的隔阂之间,才会让环境处在危机的状态下。

不管梭罗是否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人类面对的大自然只有一个,人类所能认识的大自然规律也就超越了国家、民族、地域的限制,从而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达到至高的境界并趋向一致。中国道家思想已达到了这一境界,而梭罗的理想与两千多年前老子的理想也趋向一致。道家和梭罗对待自然“尚美、简朴”的态度,会使人们从不同的视域获得对现实的思想穿透,构造新的思想,从而开拓出人类新的面向世界的反思之路。

猜你喜欢

尚美瓦尔登湖梭罗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明理博学 厚德尚美
——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简介
连锁酒店集团尚美生活获得小米集团战略投资
卷土重来
200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苦涩的蜜月
欧华尚美能否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