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2009-05-06吴瑞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7期
关键词:乳头状分泌物套管

吴瑞娟

【关键词】乳头状瘤;围手术期护理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10 岁以下儿童多见。幼儿型者以多发性居多, 有广泛的黏膜浸润, 甚至蔓延至咽或气管处, 易造成喉阻塞。目前, 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现就我科2006-2008年对10 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本组10例中, 男4例, 女6例; 年龄1~6 岁, 体质量约7~23 kg。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均行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狀瘤摘除术及气管切开术,并带气管套管出院。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1.1.1 由于此病患儿年龄偏低,护士应尽可能多与患儿接触,了解患儿常用词汇及表达需要和要求的特殊方式,减少他们的恐惧心理,并根据患儿家长的文化背景由浅入深介绍疾病的特点,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1.2 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 避免患儿奔跑、哭闹,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必要时给氧气吸入。对于呼吸困难的患儿床旁应备好气管切开包,并嘱患儿不得随意走出病房。

1.1.3 做好术前准备 如X 光片、喉窥镜、血尿常规等检查患儿术前应禁食禁水6 h ,以免在术中发生呛咳引起窒息。

2 术后护理

2.1.1 术后应有专人护理, 防止患儿烦躁不安时自行将套管拔出, 或熟睡时将套管口压在身下, 造成窒息意外。由于小儿年幼不配合, 气管切开后不能讲话,加之小儿呼吸生理及呼吸道结构的特殊性, 若护理不当,易造成 窒息,床头应备吸痰器,气管切开包等。未完全清醒前应专人护理, 置患者平卧头稍后仰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每15 min 测呼吸、脉搏、血压各1次,同时口腔护理2 次/d, 防止口腔感染。室温保持20℃~ 22℃,湿度以55% 为宜。

2.1.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喉乳头状瘤的患者往往手术后头3 d易发生呼吸道阻塞、气胸等。所以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配合抢救。

2.1.3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本组病例中有10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注意保持气管套管通畅, 随时吸出内套管分泌物, 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动作轻柔, 适宜压力, 每4 h 清洗消毒内套管1 次。因患儿内套管口径小, 分泌物多, 易堵塞, 应随时拔出内套管清洗消毒。每30 min 气管内滴入含庆大霉素, 糜蛋白酶及生理盐水数滴, 如喉头水肿者可加入地塞米松适量滴入。套管口用1~ 2 层生理盐水无菌纱布覆盖。常规切口换药2次/d, 并观察切口是否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及时处理。注意观察有无合并皮下气肿、气胸、出血等。待病情稳定后试堵管, 24 h 如无呼吸困难可拔管。经上述护理, 10例中7例患儿顺利拔管, 但由于喉乳头状瘤易复发, 为了避免多次手术, 6 例患儿带管出院。因此, 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教会患儿家长气管切开术后套管消毒和术后护理, 讲清楚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门诊随诊。

猜你喜欢

乳头状分泌物套管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
500KV变压器套管典型事故及分析
中老年人更需警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临床病理结合Galectin-3、CK19、HBME-1、AAT及CD56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意义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500kV变压器、电抗器的套管事故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