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期望
2009-05-06韦钰
韦 钰
我们为什么想办法让“做中学”这个项目在中国开始这样一个艰辛的历程呢?这是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如何为世纪准备合格的公民而联合发起的行动计划。
“做中学”在不同的国家名称不一,它的全称应该叫做“基于动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在美国叫“做中学”,在法国叫“动手做”。有些人就误解了,说为什么只做中学而不做小学和幼儿园呢?另外有人说,是不是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杜威的“做中学”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争论。还有人说“做中学”就是玩,有一位科学家曾对我说:你的名气很大,你们搞的那个“做中学”就是让孩子耍。按照四川的话说就是“耍中学,学中耍”。我们的计划不是让孩子们玩弄汽车等玩具,如果玩就叫“做中学”,那我们就惨了。我们所说的“做中学”只是形象的说法,它实际上就是基于动手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在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做中学”不是玩,那么“做中学”具体的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呢?“做中学”必须是孩子亲身经历科学发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学习。一是孩子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问题中包含一个明确的概念。二是让孩子们充分的讨论,从他们原来的基础上提出他们的回答和想法。然后去设计自己的实验,让他们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是对的还是错的。让他们自己去相互学习,知道谁对谁错。一定要他们记录原来的想法,不会记录也可以画。他们通过做,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通过对比、仔细观察,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是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的。得到这个结论后要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实验过程。
误认为玩就是“做中学”,耍就是“做中学”,实际上跟学习一点都接不上轨。孩子们从家里玩到幼儿园,从幼儿园玩到小学。很多人对我反映:让他们早期做科学实验吧!他们说早就在进行“做中学”了。课堂上有很多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和“做中学”到底有什么不同?我在海南看到他们是如何教“温度”的。他们在黑板上写得清清楚楚,什么是温度?温度就是物体的冷热程度。什么是温度计?温度计就是里面有水银的玻璃管,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然后分组就让学生们进行实验,测量物体的温度,最后做一下实验报告,这不就是科学实验了吗?知识点掌握了,知道了什么是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做了,也掌握了怎样测量温度的技术。但是我看到另一个例子,这是去年我在南京市的一个幼儿园的大班中看到的。这是一个特级教师,她也教“温度”。她是怎么教的呢?小朋友,我有许多桔子汁,你们看能不能想办法让它快一点冷却下来呢?小朋友们提出了很多的很好的方法。老师把他们的想法一一的都画在黑板上,如用风扇吹的,口吹的,用微波炉,加冷水,用冷毛巾等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老师并没有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把它们都记下来。如用微波炉来冷却,老师并没有讲这不是胡扯吗?用冷毛巾敷的同学,因为他们有体会:发烧的时候妈妈常常用冷毛巾。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多少!学生自己也在记录——我想的是什么?然后他们开始做实验,把想法转化为行动做实验。有的用扇子扇,用冷毛巾覆,搅拌。他们想得很细心。桔子汁不能太烫了,以免烫伤孩子。这些小小的科学家培养出来将是什么样子?我没有评估过,没法说。但我知道他们面临一个问题时有了自己的思考,思考以后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不是一个办法。不像前面那样直接的教:温度是什么,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计是什么?我特别喜欢这幅图:就是那个用电风扇吹的同学去帮助那个冷却得慢的同学,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道德教育吗?何必要去特意假设一个情景,拾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现在一分钱警察叔叔也不要了。我觉得这就是在真正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社会性,这就是社会实践。只有在科学活动的实践中,我们设计得好的话,才能真正观察、培养学生的社会性。
我们给孩子的是什么?给孩子的是未来,他们只有这一次受教育的机会;我们给国家的是什么?是一批合格的公民。所以没有这一点的话实在是没有办法做,这东西实在是难。小孩坐在那里实在是多难,而排排坐,发苹果,放出去玩多简单。我们要掌握住一个小孩多难,掌握住这么多的小孩真是一个天才,所以我们说这么做真是难!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在北京的宣誓里,我们的目的是让大家学到科学知识,能够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什么是科学思维?有一点是清楚的,即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真谛。
在我们写的九个准则里,我们写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又是多难啊!如果不教会孩子如何学习,他们在终生学习的社会里怎么办?他们花了最好的时间跟着我们在教室里,出去却不懂怎样学习,而仅仅只知道那一点知识,不知怎样生活。他们把最好的成长时光给了我们,而我们仅仅给了他们一点知识。我们希望他们什么呢?希望他们非常喜欢学习,主动的学习。现在的统计表明,有百分之九十的小孩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学校。我问过一个学生:“你给学校打几分?”“零点零零零零零分”,一个科学家之所以是个科学家,是因为他有很强的好奇心,能不断的进取。我们的教育如果把一个孩子的好奇心抹平了,将来中国不会有创新人才。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来发现问题;面对一个问题,自己能够找出几种答案,而不是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个唯一的答案。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他们并不总是对的,他们很多时候是错的。老师说这是一个红的,即使是印刷错误,变成黄的,也不敢说这是黄的。他们没有别人好,但他们自己会变得更好。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一起合作,学会交流。在实事求是的描述实际过程中间他们改进他们的写作,改进他们的表达方式。对于十岁以下的小孩什么东西最重要?为什么我们这么做,给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就给了他们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我们观察到很多现象,小孩越学越高兴,越能启发他问“为什么”。汕头有个例子,用方形管子和圆管子吹肥皂泡,吹出来当然都是圆的。但他回去问他的家长:“方管和圆管吹出来的肥皂泡的形状是什么样子?”家长回答:“方的吹出来就是方形的,圆的吹出来就是圆形的。”小孩回答:不对,你做做实验看。说明小孩的思维方式在发生变化。
我们要作一个鼓励性的评估。这种鼓励性的评估本身要做科学研究,这些科学研究要遵循五个原则。这些原则不是我的发明,是从外国引进来的。这五个原则对教育研究的所有原则都一样。第一,它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研究题目,我们就要确定哪个题目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第二,一定要有实证。第三,要有提供一个连贯的、明晰的推理过程。第四,具有可重复性和推广性。第五,公开研究,以便鼓励专业界的审查和批评。
我觉得在十岁以前,好奇心、合作精神和主动性等都属于情绪能力的范围。什么是情绪呢?正确的估价自己;能觉察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感以激励自己;能了解别人的情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是社会科学家定义的情绪能力。情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情绪能影响我们的动机和决策,影响人际关系。情绪控制不住会导致暴力和犯罪,影响身体健康。情绪与创新非常有关系,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在第一次关于大脑机制和学习科学的OECD会议上,有这么一个结论:儿童时期具有的情绪能力并不是他们的IQ,而是对他们以后生活是否能够成功的最好预测。但是目前正规教育和大部分的家长强调的是认知能力,忽略了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要讲的就是我们要发展评估,如果还是用原来的方法去测量学生的诸如数学运算能力、运算速度,用些难题或偏题等来考十岁以下的小孩,几岁能认多少字?这样的话,我们的“做中学”算了,先投降吧。你一天到晚学认字,强化训练,如在SARS其间,北京有学校就让一年级的小孩学会4000多道口算题,我发现不要训练那么多,训练几百道的小孩有同样的水平。如果我们的着眼点放在这里的话,评估无法做,“做中学”也就无法开展。
我们研究对于十岁以下的小孩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教育是为了什么?是功利性还是为了培养人?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也许今天我们没有同感。有朝一日我们会有共识。将来高考怎么办?今天你不要问我这个问题,我们做十岁以下的小孩。十岁以前对他将来考大学有那么重要吗?我查过钱学森的资料,他在小时候功课都不好,到初中和高中后才变得比较好。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下次开院士会我把每个院士的情况都统计出来。
我在东南大学搞了个研究基地,就是想和专家们合作,来研究对于十岁以下的小孩什么是最重要的,怎样给他们这些东西?用什么样的方法给他们是最重要的?这是一条很长的曲折的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家长们认识到这个问题。要不然他们还是追求小孩认识多少字,口算算得如何快。有些孩子即使将来成不了院士,也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家,或者是一个很好的看门人,但是我们有许多的孩子尽管智商很高,他却辍学,他去自杀,甚至杀他的家人。这是为什么?十岁以前给人家的是本性,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德国在四年级以前,家长在课外加两门以上课程,教师要加以干涉的,他们下午全玩。我的德国一位朋友把他的小孩带到中国来受教育,来弹钢琴,小孩对他妈讲:“我在中国最开心的事是让我弹钢琴,你让我弹钢琴,我不愿去上学。”
什么是学习?拿神经科学的观点来说,就是获取﹑存储﹑提取行为的过程。所有这些过程都受情绪影响。它影响小孩的大脑发育,而小孩的大脑发育是从基因开始的。我们的脑子都有很多的神经元细胞,关键是神经元细胞之间的突触。小孩从一生下来,开始神经元是很稀疏的。然后增加得非常快,等到2岁左右就变得密密麻麻的。所以幼年时期对大脑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是基因编码,同时也是受环境影响的。很多的科学家已经做过研究,哪些受基因的影响?哪些受环境的影响?这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知道这些东西,并把它传授到教育界。这就是说突触在什么时候开始生长,就表示脑功能开始作用。峰值比较高的时候就表示突触增加得最快,这个时候可塑性最好。等他到了成年之后,不是说不可塑,他一生都可塑,但最好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比如说小孩的听觉,他是先听声音,理解声音,最后会讲话。在小孩没学会讲话以前就跟他讲话,小孩发展得好,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另外,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前额皮层要到青春后期才会发展变化成熟。十岁以前的小孩形不成训练的记忆,所以十岁以前小孩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用神经科学来回答,那时我们的教育才是科学的。不是全世界的小孩都在玩,我们中国的小孩为什么就不玩,而且也越来越不让他们玩。我就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根据,是不是科学的?我的科学根据就在这儿,因为他们的前额皮层中的突触还没成熟呢!我觉得教育研究就要走到这一步,教育研究就是科学的。什么东西不能想当然就是了,你想当然让小孩五岁时就去背《三字经》是科学的,你把科学根据拿出来。国外的研究已经发现我们的小孩趋向于有胆小的基因。黑线表示有问题的小孩,如果在小时候给他的是一个有虐待性的教育,如他的妈妈在那儿不理他,别说打他﹑骂他或给他加压力了,新西兰有跟踪调查表明这些小孩长大后的暴力犯罪率最高。不信你可以跟踪调查看看,曲线上升得很快。如果这些小孩在小时候给他较好的教育,犯罪率就低。他的基因不好,是黑线,是这样斜着的。如果基因是好的,线就是平的。如果他先天不足,文化又有缺陷,教育再不革命,我们不是在害人吗?所以我觉得教育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