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作变革课堂
2009-05-06张素兰李景龙
张素兰 李景龙
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够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能够改变课堂的面貌和效率。这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学科、一个学段。在推动这一课题时,我们发现,这一教学策略对于不同学段、不同学科都是适用的。天津市大港二中语文教师沈静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变革作文讲评课,取得了良好成效。走进沈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我们感到一股新鲜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新课堂新气息
从来没有看见学生像现在这样,他们对于作文及其评改付诸如此的热情与激情,他们在作文及其评改中表现出的水平与能力,让老师有着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沈老师说,这倒不是因为她实施了摇身一变的魔法,而是在她执教的班级,教师埋头判作文的局面不见了。老师“懒惰”了,学生随之勤奋起来,他们不但要写作文,而且都投身到作文评改的团队中。作文首先是在小组内批改的。批改的第一步程序是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当然离不开比较与鉴别。批改的第二步程序是写评语。按照老师要求,评语的写作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写优点,二是写缺点,三是写建议。为了鼓励积极性,还是重点写优点,这样可以使得他们的优点得以强化。交换阅读与评选的过程是在课上由同学完成的,以往则是由老师一个人在课下时间完成。这个过程,只是作文讲评课的一个前奏,它的高潮还在后头。同组成员之间互相批改之后,他们要在本组完成“预选”,拿出本组最优秀作文参加班级的“决赛”。
好的作文,是在筛选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全班被分成7个组(每组约6至8人),在一节课上最多能宣读5篇文章,所以宣读的机会是靠争取才能得来。他们要为自己所在的小组能够获得宣读机会而撰写《推荐辞》,好比是“感动中国”节目中的《颁奖辞》一样。为了写好《推荐辞》,他们锤炼语言,增强感召力,有的还为《推荐辞》设置悬念,诱发人们的探求欲。经过如此激烈竞争而获得的机会,参加宣读的同学自然不敢怠慢,他们要选派小组内最善于朗读的同学到全班登台亮相展示小组风采。于是,作文比赛这时又变成了朗诵比赛。一节课下来,他们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也很快乐。
这样的作文讲评课,不是在做秀,而是常规教学,如同家常便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沈老师给学生搭设了许多平台,为学生举办优秀作文展览,把优秀作文集成归纳,向报社及杂志社推荐。沈老师还帮助同学们创建了班级博客,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尽情地翱翔。通过交流与争鸣,学生的作文兴趣空前高涨,作文水平得以提高。
二、对以往作文评改方式的反思
与以往的作文讲评课相比,这样的作文讲评无疑是一场革命。为此,我们不能不对以往的作文讲评模式做出痛定思痛的反思。
作文教学的效率之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往的作文讲评课,大概要经历如下过程:首先,教师要一个人翻阅全班的作文。如果一名教师教几个班,那么学生完成一次作文,教师可能要看上百篇文章。接下来,老师要拿出自认为好的文章到班级宣读讲评。那些不被讲评的文章以及老师写过的评语,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永久地搁置。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不曾闪光,不曾有因作文成功而获得的成就感,因而兴趣逐步消失,这使得作文教学处于“大付出、小收获”的尴尬境地。
作文教学效率低,大概由于如下几个方面:
1.作文的评判标准与评判过程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做不评,视角单一。
2.学生作文没读者。如果说老师为了判作文能够为一篇文章付出一分钟时间的话,那么老师就是这篇文章的唯一读者,而且是“一分钟读者”。这种近乎没读者的状态,会挫伤作者写作的兴趣。
3.没有人际互动的作文,缺乏人文色彩。本来,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各种各样的文章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体验与情感,作为载体,它的背后应该站着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可是,以往的作文讲评,通常是只见文不见人。当文章的作者没有彰显的机会的时候,他写文章的动机也容易陷入穷于应付的境地。
三、合作学习何以激发作文动机
新的作文讲评课,为什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因为它充分关注了人的心理体验,尊重了人的认知过程,顺应了学生的学习心理。
1.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过程。合作学习状态下的作文讲评课,能够把写作文与默读、朗读结合起来,把读作文和评作文结合起来,把评作文与作文标准的认识与把握结合起来,把作文过程与争先创优结合起来。这种全方面的学习,更能收到整体的实效,如同全面的营养促使人赢得健康一样。
2. 这是一个多通道的学习过程。合作学习状态下的作文讲评,开通了默读、朗读、倾听、小范围自主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形成视觉、听觉等多种刺激,这种多通道学习有利于学习效果的落实。
3.这是一个多角色的学习过程。写作文,角色是作者;评作文,角色是评论员;发表谈话,角色是发言人;听别人谈话,角色是倾听者;朗诵作文(也许是别人的作文),角色是演绎者;携手共进,角色是合作者。同一人的角色转换,不同人的角色配合,给学习者提供了不同的认识视角,也有利于学习效果的落实。
4.这是一个作者角色的回归过程。在正常情况下,那些写作上有建树的人,他们在阅读时往往比其他读者多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也就是说,他们在阅读文章的同时,还更关心文章的写作技法与技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把学生引领到写作评论者的位置,那么他们就正在向着写作的行家队伍靠拢。
5.这是一个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人际交往的过程,不但培养人交往的能力,它更能给人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动力。所以,合学教育下的作文讲评,学生不只是收获了技能,比技能更重要的、更久远的,是健康的人格。
四、放飞信任,收获惊喜
以下这些《作文评语》与《推荐辞》,出自天津市大港二中一些初中生稚嫩的手,他们来自沈静池老师的任课班级。回顾教与学的变革,沈老师高兴地说“放飞的是信任,收获的是惊喜。”沈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学,并创造充满合作与竞争的氛围,这使得学生感受到了参与作文过程带来的乐趣。他们在擦亮一双慧眼的同时,也炼就了自己的妙手。
商华菲:清丽的雪,在空中纷飞。它不同于鲁迅先生笔下滋润美艳之至的南方的雪,以及那如粉如沙旋转升腾的朔方的雪,也不同于毛泽东笔下那气势磅礴的雪。作者笔下的雪,如水晶般透明,如烟雾般迷茫,如舞蝶般轻灵。读着作者笔下的雪,你也会有一种感觉,你也化身为雪,同作者笔下的雪一起飘洒。
高述:本篇文章,通过记叙一次简单的体力劳动的体验,反映了现代青少年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真实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另外,本篇文章风趣幽默,也给文章增色不少。
王洁:此文视角新颖,语言表达有味,清新亮丽,古朴典雅。文章情景交融,全文上下连贯,疏密有致,波澜起伏。同时文中用了大量修辞手法,使文章摇曳生姿。三个小标题不仅写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而且似一条金链把一颗颗珍珠缀连成一条精美的项链,那条项链就是这篇文章。小作者提炼出生活中微小的素材,写得如此细腻、真实,情文并茂。
白旸:此文以一句名言引起,十分新颖。结构安排条理清晰,段与段之间运用对比,突出矛盾。段中用了大量排比,增强语势,读起来有时如江河澎湃,有时又像微风拂过,缠绵动人。本文以做兵和做将为问题,展开论述,写出了中学生普遍的心理,对于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选择呢?请欣赏文章……
王淑静: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但我宁愿这是作者杜撰出来的,而不是真的。无论真假,文中表现出的纯真的友谊让我刻骨铭心。“我是他生命的延续,我要珍爱自己,为了他。”这用情之深,之切,怎一个“感动”了得。
孙玉莹:老师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上讲台。老师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擦黑板。上讲台上课,快乐!擦黑板吃灰,烦恼!!如今,多时烦恼一日消,如何消,请欣赏文章,找寻其中的奥秘!
高小惠:曾经有一篇很好的文章,他文思活跃,笔致不俗,独具匠心,观点新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如果再有求见上帝的机会的话,我一定要祈求他赐我一张灵巧的嘴。
王伟桐:本文的构思颇为精巧,几处起伏、转折的安排尤见作者的心机,结尾处看似出人意料,但细想之下也全在情理之中。文章的绝妙之处不但在于优美的文字外壳,更在于深厚的文化内涵,两者相辅相成,内外呼应,堪称佳作。你想让你的人生少一些遗憾吗?那就不要再犹豫了!
宋洁:“一草一木总关情”,故乡的一切,大至房屋、大山,小至花草、水滴都是你童年生活的见证。作者通过一时王、人与狼和故园秋雨三样人和事物,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全文不着一个“情”字,但那份乡情犹如那夕阳下的炊烟鲜明的映在字里行间,一缕一缕,一丝一丝,密密的编织在一起。
刘广敏:《怎一个“情”字了得》,本文标题别致,改一“愁”字为“情”字巧妙化用名句做标题,寓于新意,同时题目又是行文的线索,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的最大特色是: 标题一句在全文中出现了6次,巧妙地连缀全篇。开头以寓言起笔,结尾一句“怎一个‘情字了得”回应全文,清晰感人,作者善用感人事例作分层论述,条理清晰。画龙点睛似的议论,大哲学家康德名言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深刻性和可信度。
叶翔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顾成的诗句。诗虽简短,我们却可以从中领略深刻的哲理。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深沉,又蕴含着豪迈与激情,它不仅属于佐罗一样的侠之大者,也属于风度翩翩的当代少年,也同样可以属于你、我、每一个人。
张绍禹:情人们和疯子们都富于纷乱的思想和成型的幻觉;情人和诗人都是幻想的产儿;疯子中所见的鬼,多于地狱所能容纳的。情人同样那么疯狂,能从埃及男人的脸上看到海伦的美貌;诗人的眼睛拥有神奇的疯狂,能从天上看到地下,从地下看到天上。想象会把许多不知名的事物用一个方程式呈现出来,诗人的笔又使他们具有如实的形象,空虚无物的也会有了他的居处和名字。来吧!可爱的人们,随我们进入幻想的天地,开启心灵的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