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天离我们那么远等

2009-05-05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09年4期
关键词:例子差生辩论

在很久很久以前,伸出手,我们就可以触摸到天空,这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而且,人们不必为了温饱而工作。当人们觉得肚子饿,只需伸出手,采一小块天空来吃就可以了。

可是有一天,天空生气了,因为它发现人类对它太不尊重了。人们常常采下一大块云朵或者月亮,却总是没等吃完就扔进垃圾堆里。

天空警告道:“如果你们再这样浪费下去,我将离开你们!”

地上的人们受到了惊吓,害怕天空就这样离开,所以开始小心地对待他们的食物——天空。但是,一年一年过去,天空的警告又渐渐被人们遗忘。

一天,一个贪吃的妇人采下一块非常巨大的云。她整整吃了一天,但还是没有吃完。她叫来了她的丈夫,可是他也没有吃完这块云。这个妇人叫来了她的朋友、家人甚至村子里的所有人,可大家都没办法把这块云吞下去……于是,无计可施的人们偷偷把那块没吃完的云丢在了垃圾堆里。

其实,这一切都被天空看在眼里。他愤怒极了,一跳老高,并且越来越高,越来越远……终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从此以后,人们就只得靠耕种土地、辛勤工作来填饱肚子了。

这个古老的非洲童话有着非常现代和发人深省的环境保护观念。浪费大自然的资源是愚蠢的。祖先的传统都强调尊重土地、水、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而现代社会的人是否还记得这些呢?难道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吗?你对我们这个星球的保护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你不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太多浪费的现,象吗?你是否准备好去改变这样的现状?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哪怕是再小的努力,乘以60亿人的力量,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父亲的抉择

进入中学后的一天,我在图书馆偶然看到父亲年轻时发表的作品。

回到家,少不更事的我埋怨父亲:“要是我有你当年的才华,才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我当时并不知道,说这话就是往他心里最痛的伤口上撒盐。

父亲的回答令我永世难忘:“当年,我一直和自己斗争,不忍放弃写作。有一天,我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水平,知道继续下去全家人就会挨饿。我把‘值不值得坚持放到心的天平上称一称,不值!从那以后,我就认认真真挣钱养家了。”

那是我听到的父亲最激动的话语。我领悟到:一个人目标高远固然可嘉,但如果真的无法达到,也要敢于面对现实。

长大一些我才渐渐明白,父亲年轻时曾立志成为作家,经过艰苦努力,最终知道自己才能不够,便不得不放弃。随后,他转做电器回收与销售工作,勤勤恳恳地养活妻儿了。孩子只是想着自己,而父母却希望为孩子活着。

人总是一边受伤,一边慢慢长大。认识你自己。并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这点很重要。

测谎桥陈明聪

乐乐和爷爷正走在回城的路上。突然,一只野兔跑到路中间,然后一蹦,跳进路旁草丛,不见了。

“好大一只兔子啊!”爷爷说。

“好大吗?我觉得没什么,”乐乐说,“有一次,我看到一只更大的呢,它长得足足有一头母牛那么大。”

“真的假的?”爷爷问,“这太有趣了,前面我们就要过一道‘测谎桥,传说,撒谎的人从上面走过,就会发生意外,甚至栽到河里去,可灵了!”

“唔……爷爷,我要更正一下,可能那只兔子有一头山羊差不多大吧。”乐乐改口说。

“也许吧。”爷爷回答。

“不过也说不准,想来应该有一只狗那样大吧。”乐乐又说。

“也许吧。”爷爷回答。

爷孙俩终于来到“测谎桥”前,

乐乐突然停下了。

“爷爷,我现在终于记起来了,”乐乐说,“兔子嘛,它大得就像一只……”

“一只兔子?”爷爷问。

“对,对!”乐乐喊。“兔子就像一只兔子那么大!”

三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终于拙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源泉,而巧者虽然不断地更换地点,终究还是一无所获。

年轻人听罢,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我明白,做人就应该持之以恒,不应该朝三暮四,蜻蜓点水,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大师只是笑笑。

第二个故事:还是这两个人,巧者在经过数次的尝试后,终于在一个地方发现了有水的迹象,于是深挖,最终找到水源。而拙者始终在原地,一如既往,埋头苦干,越挖越深,结果虽然付出了很多却始终没有找到水源。

“这?”年轻人有些迟疑,“我想也许人还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尝试最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不应该刻板教条,更不应该执迷不悟。”

大师还只是笑笑。

第三个故事:两个人虽然都竭尽全力,但无论拙者挖多深,也无论巧者换多少地方,两个人都没有找到水源。

“为什么?”年轻人疑惑起来。“那做人还有准则吗?”

“因为这个地方可能根本就没有水。”大师从容道,“其实为人也是如此,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处世原则,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摸索和体味。”

中学生辩论的常见辩题

中学生喜欢辩论,辩论能够锻炼我们的口才和快速反应能力。在第二课堂上多开展辩论赛,无疑能给我们更多做思维体操的机会。但是,要找到好的辩题不容易。以下这些中学生常见的辨题,也许能让我们在辩论的PK中,寻找到更多的乐趣。

1顺境更有利于成长/逆境更有利于成长。

2中学生上网的利弊。

3如何看待中学生的勤工俭学?

4诚信更重要还是最重要?

5“超女”“快男”比赛对团员青年成长的利弊。

6开卷是否都有益?

7网络语言是否可以进入作文?

8网络是否有真情?

9追求时尚是否更能体现中学生的现代意识?

10家长和学校密切联系会不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

11明星崇拜对中学生成长的利与弊。

12有“晚补”(晚上补课)好还是没有“晚补”好?

13勤俭节约是否已经过时了?

14中学生异性交往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5如何看待考试作弊?

学校没有差生

学校没有差生,我坚信每个同学都能成才,当然这种成才是有层次的,是有个体差异的。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一个小孩6岁才会说话,10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你能说他是差生吗?他叫爱因斯坦。

第二个例子:一个孩子不爱上学,上课时心不在焉,像是在做白日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老师问他1+2等于多少?他回答说是3,看到老师拍桌子了,又改口说是2,同学们都说:“那家伙是呆子!”你能说他是差生吗?他叫牛顿。

第三个例子:一个孩子上小学时学习成绩总是在班上倒数第一,老师曾半开玩笑半鼓励地问道:“你能不能偶尔也来个顺数第一名呢?”你能说他是差生吗?他叫拜伦,后来成为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

第四个例子: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念初一时,因为数学不及格不得不补考。你能说他是差生吗?他叫华罗庚。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也该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成为优秀者呢?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些充分证明:学校没有差生,任何一只“丑小鸭”在不久的将来都有可能成为美丽的“白天鹅”。

本栏责任编辑张一文

猜你喜欢

例子差生辩论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初中英语课堂妙用“举例子”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