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待民族主义的三大误区

2009-05-04

环球时报 2009-05-04
关键词: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性

文 绪

中国不需要狭隘的、闭关锁国的民族主义,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观点和看法无助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但笔者认为,那种唯西方马首是瞻,逢民族主义必反,把提倡民族主义立场的群体看成是一帮乌合之众的极端自由主义同样也会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在看待民族主义的问题上,极端自由主义存在三种误区:第一、不问客观事实的合法合理性,只求理念的正确性和普世性。用理想化的“学术研究思维”去分析现实性的国际关系。第二、以自由和民主的名义,为西方反华势力辩护,混淆视听,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对西方国家侵犯我国核心利益和伤害民族感情的很多事件视而不见、并以具有“言论自由”为名,消解民族主义合法合理的对外主张。第三、一概否定民族主义,对其正常的、合理的利益诉求乱扣帽子。

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过分强调要以所谓的“理性精神”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他们的理由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在处于上升期的过程中,民间群体出现的焦虑和骚动必须要被严格控制,必须要以足够的理性精神作为支撑,否则就是盲目的冲动、是非理性化行为,最终的重心点落在了“不成熟的国民心态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这个理论框架之内。

持这些看法的人首先没有理解“稳定”的真正含义,对它的理解至今还停留在“就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认知层面上。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稳定”这个概念意味着人人都吃大锅饭,没有变化,没有起伏。在新时期,“稳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它是指在动态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下寻找一种可控制的、可调解的动态的平衡。因此,在这种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的国际格局中,强硬的民族主义立场也应该是一个不能被排除的选项,它成为我国规避风险的方式之一有何不妥?

有很多极端自由主义者对所谓理性精神的追求几乎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在他们看来,事实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它具有普世性、只要它是被全人类所推崇的精神文明成果,那它就一定是在任何情况都适用的。如果说极端的民族主义者的逻辑是停留在情绪的表层,缺乏理性精神,那么极端自由主义者的逻辑是只有骨架,没有血肉,在他们所构建的“理性精神”的框架中,始终不愿意正视一个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再美妙的说教也代替不了残酷的现实。

这些人对“言论自由”的理解仿佛是一种病态的条件反射和思维惯性,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言论自由并非万能,过度的言论自由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甄别,就会让那些以“言论自由”的名义动辄为西方反华势力辩护的人占据相当的话语权,这将大大淡化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可能面临的风险程度,严重降低我国民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加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安全维护成本。如果发生了严重的后果又会有多少无辜的人为造成的结果埋单?

很多极端自由主义学者偏执地认为,带有民族主义概念的任何东西都是不好的,并给它扣上反对改革开放、反对民主自由的帽子,他们的逻辑出发点是,只要发出强硬的声音就一定是缺乏战略眼光的草根阶层;只要是表达爱国情绪就一定是属于心理失衡的弱势群体在无故制造事端;只要是情绪激动就一定是现实中的失意者发出的绝望的呐喊。难道持有民族主义立场的群体就不能是无私的和高尚的吗?面对钓鱼岛、南沙群岛被侵占,“无暇”号间谍船侵犯我国领海等种种事实,如果还继续宣扬这种没有原则的忍耐和克制不是矫情和虚伪又是什么?

当前,我国正处在物质上迅速崛起和积累的过程中,出现新一轮的民族主义思潮恰恰预示着我们面临着因成就与矛盾相互兼有的状态而出现的精神焦虑,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想梳理,大浪淘沙,去粗取精。我们需要重估民族主义,在消除对待它的误区的基础上,才能重新构建新的“健康的民族主义”价值观。对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坚决地予以摈弃和剔除的同时,极端自由主义者也应该反思那种强调主义之争,忽略了对具体问题进行剖析的盲目心态。▲(作者是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性
浅析民族主义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近几年国际新自由主义动向回顾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观察家)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
新自由主义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
重视解题反思 深化数学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