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灵芬芳《香之舞》

2009-05-04

音乐周报 2009年15期
关键词:单簧管长笛比赛

紫 茵

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4月25日-5月4日举办。此前,大赛组委会委约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何训田,为此次比赛创作一首必选曲目——中国单簧管作品《香之舞》。

记:北京国际音乐比赛第一届是长笛,他们委约叶小纲写了一首长笛独奏曲《十二月之菊》。本届比赛,他们委约您来写一首单簧管独奏曲,请谈谈这部作品。

何:这是我第一次写单簧管作品,也算一部处女作,我称它《香之舞》。

记:很有趣,叶小纲是“菊”,何训田是“香”,好似一脉相承。创作题材都跟花儿啊、味儿啊相关。

何:只是巧合,上次你采访我写的文章标题就是“要有自己的香型”。我现在越来越不喜欢那种太沉重、太笨重的音乐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受苏俄学派影响很深,又有一系列运动。创作思维、审美趣味、评价标准都偏向所谓的“宏大”、“厚重”,大喊大叫、捶胸顿足,冲突啊、斗争啊,发泄、宣泄……我反思过很多。为什么人们都喜欢莫扎特?他的痛苦难道不多不重吗?但是,音乐应该带给人们一点光明和希望!如果人家听了你的音乐很绝望,那肯定就是不对了。

记:同意!叶小纲的“菊”反映了一种真实的浓烈的情感,但那种痛苦表达很含蓄、很克制,音乐弥散着一种忧伤的凄美。

何:我的《香之舞》一点不忧伤,音乐中散发着东方式的芬芳。很平静、很干净,情绪轻松,音色澄澈。只有6分钟左右。我希望在色彩斑斓、香气袭人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奇异的光”,换句话说,奇异的光影缭绕着奇异的芳香。彩色的光和彩色的香,相互交织缠绕……全部东方式灵动、飘逸。

记:叶小纲的“菊”在表现和技术上具有双重难度系数,你的“香”如何,“舞”起来有多难?

何:音乐表现非常自由,空间很大;我在技术上有所考虑,难度指标“中”偏“上”。我有慈悲心,不想过分难为选手,但是,一般人可能还是要练一练才行。

记:《香之舞》这个名字就很吸引人,容易联想到那些美丽、浪漫的词语,作品令人心驰神往很期待。

何:我个人认为,写这部作品很有意义。好几十个国家的年轻人,演奏同一首中国作品,肯定出来是不同的感觉,形象、气质、性格……理解差异,表达差异,这些都可能构成《香之舞》的“舞姿”多种多样,色彩、光泽、香味儿千差万别,有意思。

猜你喜欢

单簧管长笛比赛
Flutes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
选美比赛
单簧管音色在重奏时的表现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团中的地位与作用
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