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两题
2009-04-30吴光辉
吴光辉
败走龙门
唐文宗大和三年的一个秋天的傍晚,夕阳慢慢西沉,长安古道之上,一位中国文学史上的顶极大师——白居易默默地坐在一匹老马牵拉的破车之上,一路颠簸朝洛阳的龙门而来,古道两旁的老树缓缓地向后退去,几只乌鸦在头顶盘旋,发出凄厉的长鸣。这就是公元826年,白居易从反腐败的战场上败下阵来,从此归隐田园、沉湎山水的人生转折。
人们总是以为清官反贪会有电视剧里的纪晓岚铁齿铜牙、舌战群小那样淋漓酣畅,会有古装戏里包青天执法如山、斩尽贪官那样人心大快,所以当你看到眼前白居易的这副满脸沮丧、穷困潦倒的模样,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曾在庙堂之上和腐败势力舌战斗法的那位威名远扬的反腐英雄。是的,此时此刻,那个29岁进士及第,34岁成为翰林学士,35岁就担任左拾遗,38岁就升为户曹参军,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在革新派王叔文主持朝政期间,不怕得罪贪官权贵,连续上书提出了广开言路、惩贪倡廉、举贤任能等十大改革主张的斗志昂扬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用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倡导“新乐府运动”,写出了大量的讽谕诗,义愤填膺地揭露贪官权贵的丑恶和人民群众的疾苦的刚正不阿的白居易哪里去了?而今,当年意气风发的白居易现已不复存在,我们见到的只是斗败的公鸡似的一脸消沉与一身潦倒。眼下,他坐在破车之上或许还在慢慢地回想着唐宪宗元和六年的那次对他的致命一击吧?
元和六年初,唐宪宗决定讨伐藩镇,准备启用一个贪官做统帅,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反对。白居易的火力就更加猛烈了,在早朝之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皇上下旨,气得唐宪宗要治他大不敬之罪,要不是宰相李绛冒死求情,他就被推出午门斩首了,最后他被革职留京察看。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没有向贪官屈服。这年秋天,革新人物武元衡被贪官刘祺暗杀了,朝庭上下没有人敢提出侦查元凶,白居易虽是个戴罪之身居然又站了出来呈上奏章,请求唐宪宗彻查此案,缉拿背后主谋,结果被贪官们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天牢。后来,他虽然没有被诛杀,可他从此被逐出京城外放江州,变成了沦落天涯、青衫常湿的江州司马。
恐怕文学史要好好地感谢唐宪宗的忠奸不辨,也要好好地感谢贪官权贵的阴险狠毒。是他们把白居易从庙堂之高打入江湖之远,同时也把白居易一下子推上文学的艺术之巅。白居易不是沦落江州也就创作不出《琵琶行》,恐怕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文学史的地位了。官场落魄之后才有了让千古陶醉的《琵琶行》。
令人惊异的是白居易因为一首《琵琶行》而一举成名,13年之后他又不由自主地选择了龙门的琵琶峰作为自己官场失败之后的人生归宿。我们不禁要问,这江西江州的琵琶行与河南龙门的琵琶峰之间难道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唐文宗即位之后曾将白居易召回京城任几闲职,可他终于明白那里不是自己久留之地,在唐文宗大和三年,洒泪告别长安来到龙门的琵琶峰了此残生。
那纤纤古道之上,车上承载的是一路长叹,车辙留下的是一路忧伤,老马踟蹰的前方不是洛阳的龙门而是人生的无奈。或许白居易这时已经预感到了龙门的18年最后人生,“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从此白居易也就变成了避世消沉、一蹶不振的香山居士。因而,他在破车之上仰天长叹:“往日多暂住,今日是长归!”
长归是他政治上四处碰壁之后的败退,长归是他文学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归,长归也是他思想上寻觅求索之后的绝望。当然,此时此地的白居易恐怕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长归更是大唐文学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唐诗走向衰败,最后居然由泥腿子黄巢的“我花开后百花杀”为唐诗作了封笔。
这时,白居易无言地望着古道瘦马和老树昏鸦,西下的夕阳把这位断肠人那已苍白的头发染成了金黄。他在心里恐怕正在回味着为他死后撰写墓志铭的李商隐发出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吧?想到自己的人生终结,举头眺望那近在眼前的龙门,只见卢舍那大佛正在凝望着洛河对岸的香山琵琶峰,他想那里便是自己生前死后的悲惨归宿了。
其实,败走龙门岂止是白居易个人的悲剧?这可是整个大唐王朝的悲剧呀!
一个王朝的记忆
我从龙门石窟的石阶一级一级向那最高峰奉先寺爬去,我眼前高不可攀、重达百吨的卢舍那大佛的头像,正向世人展示着她那永远不变的微笑,使我们立马联想起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而对这高贵矜持、神秘莫测的微笑,我们似乎还可以从那个不可一世的家族的身上寻找到产生的缘由来。
在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之前的九百年,秦始皇动用了五十万民工、修筑了万里长城;而在武则天称帝之前的九十年,隋炀帝则征用民工一百五十万人开凿了大运河。残酷和暴政导致了秦隋两朝的灭亡,也给后人留下了凿凿口实,铸成了千古骂柄,也就造成了秦始皇和隋炀帝在后人心目中的暴君形象。武则天好像比秦始皇和隋炀帝要聪明一些,在她密谋夺取李家政权的时候,想出了天降旨意,说她是下界的佛主,想以此来统治人们的思想,也就有了她捐助两万贯、耗时三年半,开凿龙门石窟的奉先寺了,也就有了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那永恒的微笑,也就有了这个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政府形象工程。
奉先寺始建于咸亨三年四月一日,建成于上元二年十二月三十日。奉先寺原来曾有木构建筑,后来全部改为石刻。窟面宽33米,进深20米,高40米。奉先寺本尊是卢舍那佛坐像,内则为迦叶和阿难,外侧为二菩萨,左右两壁为神王和金刚。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奉先寺的布局结构就是一个象征,我们难道不是能很清楚地看出那是一个王朝的缩影么?卢舍那大佛不就是武则天?两侧的菩萨、神王、金刚不就是她的文臣武将?而神王的硕壮有力、威武持重,金刚的筋肉突起、暴躁强横,阿难的善良纯厚、朴素平实,不都是在为卢舍那大佛作陪衬么?我们从卢舍那大佛脸上的微笑,看出的是庄严典雅、温和亲切,从卢舍那大佛手势的矜持,看出的是宁静镇定、睿智明朗,从卢舍那大佛目光的深邃,看出的似乎是人类命运的轮回和社会历史的归宿了。正是因为这个象征主义运用,成就了这尊卢舍那大佛成为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最伟大的典型形象,同时也促成了1300年前的这项“形象工程”的巨大成功。
然而,史学家们并不会因为看到那石佛的微笑,就会放弃对武则天的千古唾骂。我归纳《中国通史》、《中国人史纲》等权威史书对武则天所罗列的罪状主要有以下四条:一、使用酷吏,制造冤狱;二、宫庭政变,残害亲生;三、荒淫无度,宠纳男姬;四、成份不好,是中国历史上最最著名的暴君隋炀帝杨广的姨侄媳妇。所以,国人也就喜欢把她与秦始皇、隋炀帝放在一个档次上说话了。其实,被后人永无休止赞美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见得没有犯下以上四条。李世民刚执政的时候就一下子杀了一大批前朝反贼,并不比武则天要手软一丝一毫;这宫庭政变就更毋用多言了,李世民发动了举世闻名的玄武门兵变,亲手杀了两个同胞兄弟;在生活作风问题上,武则天比起李世民来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武则天不过就是纳了张昌宗和张易之两位猛男而已,李世民的嫔妃简直是无计其数,仅仅说其嫔妃的等级就多达十九级,每个等级都要有几十人,这样一算至少有几百人的庞大队伍。至于和隋炀帝的亲戚关系,李世民更是逃脱不了干系,他是隋炀帝的嫡嫡亲亲的姨侄,无论如何都是赖不了的。然而,国人的思维定势使得对武则天和李世民的评价却是一天一地,难道就因为她武则天是一个老娘们?
可事实上,武则天的龙门石窟所宣传弘扬的佛法,与秦始皇的抵御外族入侵的万里长城,与隋炀帝的沟通南北经济的大运河,从思想、军事、经济三个方面一起构筑起中华一统的三大支柱,我认为武则天与秦始皇、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大功臣,对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而今万里长城已经只剩下观赏价值,大运河也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空运和海运的兴起而不再是唯一的运输通道。可武则天的龙门石窟所宣扬的宗教思想,却有更加久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