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会
2009-04-30李元胜
诗人:李元胜
诗作:《朗诵会》
推 荐 人:张庆岭
推荐理由:全新的角度与不可穷尽的深度。
走了多远,才到达这里啊
一出生就开始出发
在路上,有的学会了奔跑,有的头发白了
有的经过了恋爱和生育
有的心软了,有的更加冷酷
他们终于有了可以朗诵的东西
还有的人,在路上挣扎
太多的行李,而且是越来越多
他们可能已经无力到达
张庆岭评语:
角度与深度
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这首诗的成功,首先在于角度。
大家知道,诗歌最忌说教,诗的强大魅力,在于寓教于乐,寓教于谐,用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去感染人,触动心灵,这就为诗创作提出了一个永无止境的难题,那就是:拿什么入诗,怎样入诗。于是诗的角度,就严肃地提出来了。卒读全诗,谁都可以看得,诗写的是人生,写的是被人写烂了的“人生”,是要想写出新意简直难于上青天的“人生”,但是,我们的诗人却确确实实地出了新,发现了新大陆,那就是他——
找到了“朗诵会”这个字眼,找到了可以承载他的新大陆的全新的角度。
“走了多远,才到达这里啊”,一方面照应题目,一方面开门见山,长驱直入,直捣黄龙。“一出生就开始出发”,多么不容易啊!在奔向“朗诵会”的整整一生的过程中,“有的学会了奔跑,有的头发白了/有的经过了恋爱和生育,有的心软了,有的更加冷酷”,但,“他们终于有了可以朗诵的东西”。这“可以朗诵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恐怕不同的人生,有着不同的界定,也许有人认为是成功的事业,是财富、名誉、地位,或者是高官厚禄,名垂千古;也许有人认为都不是,是高风亮节的人格,是高尚豁达的胸怀,是清淡贫苦的一生。
然而,人生在世,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可以朗诵”的资格,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到达——朗诵会。
诗的第一节,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开掘诗的“深度”——
“还有的人,在路上挣扎/太多的行李,而且是越来越多/他们可能已经无力到达”。“挣扎”一词太好了,它把那些人世间为名为利而奋争不息的人的形象,描绘得多么惟妙惟肖。搞那么多的“行李”而且越来越多的“行李”,干什么呢?一个越是奋争就越是不能到达的至理,诞生了。
于是,诗就有了不可穷尽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