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的深度

2009-04-30成旭梅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09年4期
关键词:史铁生价值生命

成旭梅

很怕看到对一些宏大概念进行“伪圣化”肢解的学生作文,他们用一套唯一的“群性话语”“公共思维”模式,钳制了丰富多元的思考方式、表达方式,抛弃了精神自由,禁绝了个性语言,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话语说话;用专制色彩的、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看待“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这实在是写作对人生“价值”的误导。

生活摆在面前,却不知如何表达真情、思考人生的价值。这是长久以来“文胜质”的“史”,是忽视生命自在状态而生的痼疾!试以作文实践略析之。

【话题示例】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出现,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上产生了裂变。90年代初,中国小说界面对社会政治经济集体大逃亡。新生代作家之一股在反对政治附庸的策略上选择了“反英雄”,作家成为小市民的代言人;部分以小市民生活为叙事中心的文本则走向了平庸和都市物化,相对应于听雨松间的古典情怀,瞬间的快感成为人们购买的热点。基于精神“在路上”的现实性,当下理性和当下价值受到了质疑,人处在一种因价值缺席而感到虚无和痛苦的“边缘处境”。

请以“价值” 为话题写一文章,除戏剧与诗歌外文体不限,文题自拟,8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价值”是最能示现一个人的视界、修为、内涵的字眼。也是恒久的人生命题之一。

作为滥觞于经济学领域的词语,“价值”因具有原始的物质性而一度为人所轻视,从而形成了国人历史上的轻利益观,君子轻利重义是也,故而在传统中,国人为表清高拒谈“阿堵物”。这是国人生存的物质性的一面。与此同时,国人在精神取向上形成了另一种“价值”,即精神超越性。庄子,作为守卫心灵月亮的树,是中国清洁精神的代表。由此,“价值”在历史纵的维度上具有了物质性与精神性双重维度。

今天我们谈“价值”,恐怕更多考虑的是其精神维度,更准确地说,是精神作用于物质世界的结果。

这是一个过于普罗大众的名词,正因如此,更易写成泛谈之作,或者程式化为“革命”高调的文章。

因此,我们需要一点知识分子的哲学美学观,不能止于现象的呈现,譬如谈“树的价值”,谈一棵树的功用,成了说明文;谈“清洁工”的价值,从世俗功利角度评判之,写成了颂歌、赞歌;谈“学习的价值”,谈得实在,却少了思想的超拔,失之于浮泛肤浅。这是从“价值”的思维深度角度而言的。

“价值”也有大小之分,古儒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价值大小均有所用,无可厚非。

“价值”还有性别差异。女性价值不同于男性价值,女性看待价值亦不同于男性看待价值。

“价值”另有民族差异、国度差异。这就涉及到国际重大问题。譬如柏杨评价“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十个中国人是一条虫;日本人则相反。”这里面就有国人与日本人在处理个体与集体关系上的价值取向的差异。

“价值”当然还有取向上的差异。价值取向的差异是人与人之间本质差异之一。如何看待生老病死,如何看待成败得失,如何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如何笑对江湖的浊浪洪涛,是大智慧,是大觉悟。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演绎各自的精彩。

【名句摭拾】

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5.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

7.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8.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事例举隅】

1.2008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日前发布,郭敬明以1300万元的版税收入蝉联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对比近三年的榜单,可以发现“沉重型”读物逐渐失宠,“轻量级”阅读成为主流。榜上专为未成年读者服务的作家,写的是童话故事、武侠小说、玄幻小说、动漫读物、言情小说,以趣味和悬念开路,而不包纳深刻的道理和丰赡的知识。可见,未成年人读书主要是为放松精神、娱乐身心。榜上以成年人为读者对象的作家,要么写的是刺激感官的曲折故事,要么是正说历史的趣味话本,要么是即读即用的知识总汇。可见,成年人看书也是为了消磨工余的闲暇、舒解生活的压力。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读书越来越多地跟消遣联系在一起,“读书”和“学习”不再是不可分割的搭档。前年的榜单上,严肃作家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去年的榜单上,严肃作家失去大半江山;今年的榜单上,严肃作家彻底被边缘化,拒绝深奥、讲求趣味的“轻量级”读物显现出超强的统治力。

(《北京青年报》2008.12.15)

2.“国际儒学论坛·2008”学术研讨会指出儒家仁爱思想的当代价值:儒家仁爱思想为世界文明尤其是亚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儒家仁爱思想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针对现代世界正在遭遇的个人主义危机,有学者提出,儒家仁爱伦理是以家庭为基点的角色伦理学,有助于克服西方个人主义带来的弊端。有学者从德性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儒家伦理的当代意义,提出在性善论、君子论和仁礼论诸方面,儒家德性伦理是构建当代世界德性伦理学的宝贵资源。针对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儒家“民胞物与”的仁爱思想有益于人类理解物我同胞的原理,有益于人类发挥自制之心,创造天人合一、物我共生的美好地球。“仁爱”既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首要价值,也是中华文化的最高道德原则和人格理想。仁爱之士具有一种伟大的担当精神。中华民族就是在这种大爱大德精神中成长,繁荣,生生不息。

【名家作品】

初雪

张晓风

诗诗,我的孩子:

这些日子以来,痛苦和欢欣都如此尖锐,我惊奇在它们之间区别竟是这样的少。每当我为你受苦的时候,总觉得那十字架是那样轻省,于是我忽然了解了我对你的爱,你是早春,把芬芳秘密地带给了园。

在全人类里,我有权利成为第一个爱你的人。他们必须看见你,了解你,认识你而后决定爱你,但我不需要。你的笑貌在我的梦里翱翔,具体而又真实。我爱你没有什么可夸耀的,事实上没有人能忍得住对孩子的爱。

你来的时候,我开始成为一个爱思想的人,我从来没有这样深思过生命的意义,这样敬重过生命的价值,我第一次被生命的神圣和庄严感动了。

因着你,我爱了全人类,甚至那些金黄色的雏鸡,甚至那些在风中摇摆不定的小树,它们全都让我爱得心疼。

我无可避免地想到战争,想到人类最不可抵御的一种悲剧。我们这一代人像菌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我们的童年便在拥塞的火车上和颠簸的海船里度过。而你,我能给你怎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既不能回到诗一般的19世纪,也不能隐向神话般的阿尔卑斯山,我们注定生活在这苦难的年代、以及苦难的中国。

孩子,每思及此,我就对你抱歉,人类的愚蠢和卑劣使自己陷在悲惨的命运里。而今,在这充满核子恐怖的地球上,我们有什么给新生的婴儿?不是金锁片,不是香槟酒,而是每人平均相当100万吨TNT的核子威力。孩子,当你用完全信任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是否看得见那些残忍的武器正悬在你小小的摇篮上?以及你父母亲的大床上?

生你于这样一个世界,也许是我错了。天知道我们为你安排了一段怎样的旅程。

但是,孩子,我们仍然要你来,我们愿意你和我们一起学习爱人类,并且和人类一起受苦。不久,你将学会为这一切的悲剧而流泪——而我们的时代多么需要这样的泪水和祈祷。

诗诗,我的孩子,有了你我开始变得坚韧而勇敢。我竟然可以面对着冰冷的死亡而无惧于它的毒钩,我正视着生产的苦难而仍觉傲然。为你,孩子,我会去战胜它们。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过生命,你教会我这样多成熟的思想和高贵的情操,我为你献上感谢。

前些日子,我忽然想起《新约》上的那句话:“你们虽然没有有过他,却是爱他。”我立刻明白爱是一种怎样独立的感情。当油加利的梢头掠过更多的北风,当高山的峰巅开始落下第一片初雪的莹白,你便会来到。而在你珊瑚色的四肢还没有开始在这个世界挥舞以前,在你黑玉的瞳仁还没有照耀这个城市之先,你已拥有我们完整的爱,我们会教导你在孩提以前先了解被爱。诗诗,我们答应你要给你一个快乐的童年。

写到这里,我又模糊地忆起江南那些那么好的春天,而我们总是伏在火车的小窗上,火车绕着山和水而行,日子似乎就那样延续着,我仍记得那满山满谷的野杜鹃,那满山满谷又凄凉又美丽的忧愁!

我们是太早懂得忧愁的一代。

而诗诗,你的时代未必就没有忧愁,但我们总会给你一个丰富的童年,在你所居住的屋中没有世界的财富,但有许多的爱,许多的书,许多的理想和梦幻。我们会为你砌一座故事里的玫瑰花床,让你在那柔软的花瓣上游戏和休息。

当你渐渐认识你的父亲,诗诗,你会惊奇于自己的幸运,他诚实而高贵,他亲切而善良。慢慢地你也会发现你的父母相爱得有多么深。经过这么多年,他们的爱仍然像林间的松风,清新而又新鲜。

诗诗,我的孩子,不要以为这是必然的,这样的幸运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的。这个世界不是每一对父母都相爱的。曾有多少孩子在黑夜里独泣,在他们还没有正式投入人生的时候,生命的意义便已经被否定了。诗诗,诗诗,你不会了解那种幻灭的痛苦,在所有的悲剧之前,那是第一出悲剧。而事实上,整个人类都在相残着,历史并没有教会人类相爱。诗诗,你去教他们相爱吧,像那位诗哲所说的:

他们残暴地贪婪着,嫉妒着,他们的言辞有如隐藏的刀锋正渴于饮血。

去,我的孩子,去站在他们不欢之心的中间,让你温和的眼睛落在他们身上,有如黄昏的柔霭淹没那日间的争扰。

让他们看你的脸,我的孩子,从而让他们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让他们爱你,因而彼此相爱。

诗诗,有一天你会明白,上苍不会容许你吝守着你所继承的爱,诗诗,爱是蕾,它必须绽放。它必须在疼痛的破拆中献出芳香。

诗诗,你也教导我们学习更多更高的爱。记得前几天,一则药商的广告使我惊骇不己。那广告是这样说的:“孩子,不该比别人的衰弱,下一代的健康关系着我们的面子。要是孩子长得比别人的健康、美丽、快乐,该多好多荣耀啊!”诗诗,人性的卑劣使我不禁齿冷。诗诗,我爱你,我答应你,永不在我对你的爱里掺入不纯洁的成分,你就是你,你永不会被我们拿来和别人比较,你不需要为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痛苦。你在我们眼中永远杰出,你可以贫穷、可以失败,甚至可以潦倒。诗诗,如果我们骄傲,是为你本身而骄傲,不是为你的健康美丽或者聪明。你是人,不是我们培养的灌木,我们决不会把你修剪成某种形态来使别人称赞我们的园艺天才。你可以照你的倾向生长,你选择什么样式,我们都会喜欢——或者学习着去喜欢。

我们会竭力地去了解你,我们会慎重地俯下身去听你述说一个孩童的秘密愿望,我们会带着同情与谅解帮助你度过忧闷的少年时期。而当你成年,诗诗,我们仍愿分担你的哀伤,人生总有些悲怆和无奈的事,诗诗,如果在未来的日子里你感觉孤单,请记住你的母亲,我们的生命曾一度相系,我会努力使这种系联持续到永恒。我再说,诗诗,我们会试着了解你,以及属于你的时代。我们会信任你——上帝从不赐下坏的婴孩。

我们会为你祈祷,孩子,我们不知道那些古老而太平的岁月会在什么时候重现。那种好日子终我们一生也许都看不见了。如果它永远不会重现,那么,诗诗,那也是无可抗拒无可挽回的事。我只有祝福你的心灵,能在苦难的岁月里有内在的宁静。

常常记得,诗诗,你不单是我们的孩子,你也属于山,属于海,属于五月里无云的天空——而这一切,将永远是人类欢乐的主题。

你即将长大,孩子,每一次当你轻轻地颤动,爱便在我的心里急速涨潮,你是小芽,蕴藏在我心灵的最深处,如同音乐蕴藏在长长的箫笛中。

前些日子,有人告诉我一个美丽的日本故事。说每年冬天,在初雪落下的那一天,人们便坐在庭院里,穆然无言地凝望那一片片轻柔的白色。

那是怎样虔敬动人的景象!那时候,我就想到你,诗诗,你就是我们生命中的初雪,纯洁而高贵,深深地撼动着我。那些对生命的惊服和热爱,常使我在静穆中有哭泣的冲动。

诗诗,给我们的大地一些美丽的白色吧!诗诗,我们的初雪!

【赏析】

本文虽是给孩子的一封信,却是作者对人类与人生价值的深沉思考。作者以对孩子的爱为立足点,思考生命的价值、人类之爱的价值、苦难对人的价值、人的存在与成长对世界的价值,这些思考是如此厚重而宏大,但在作为母亲的作者笔下,却成为平凡慈和的关爱和温馨的叮咛,触动心灵。

【学生习作】

对话史铁生

浙江温州中学高三潘格妮

在大众文化的喧嚣声浪中,史铁生走得从容而坚定。不见任何哗众取宠的热点取材,也无意迎合任何所谓潮流的创作模式,他以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姿态,平静、诚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在轮椅上酿制一坛坛关于人生的美酒。此酒源于苦难,却因坚强而甘美无比,给读者异样的震撼。

残忍的命运,使史铁生在20岁时就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所幸的是,在人生深渊的边缘,他遇到了地坛。地坛给了史铁生审视众生万象,去思考更深广的生命价值和苦难意义的机会。

人生总有苦难,苦难的角色总要有人来承担,世界上有人获得幸福的同时也有人丢失了幸福。“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这种对人生的解读态度,使他面对各种苦难和困境时都能平和、从容地面对。他在对各种困境、挫折、彷徨、迷惘等的徐徐铺陈中,呈现出对苦难的逼视和抗争。事实上,苦难并不是人生的悲剧,在苦难面前失去勇气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史铁生有着浓厚的悲剧意识,它背靠着虚无,却又面对人世,它一方面看到人生的虚无背景,另一方面又眷恋人生,执著追求。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史铁生正要成为这样一个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人。他把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融入到一个更远大更恢弘的所在,使人生呈现出一种深广的境界和崇高的品质。史铁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三种不同样态——刚来到人间时是个“哭着喊着闹着要来”的孩子,一见到这个世界便成了“一刻也不想离开”的情人,而在时光的流逝之中,又变成“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的老人。在他眼里,生命仿佛太阳永远的轮回往复,这一边的太阳刚落山,那一边的太阳已升起——这才是永恒生命最动人心魄的画面。

人生价值何在?它应在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过程中。生命中可怕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对它的态度。期待“他救”中混沌被动地捱过一生并不是有意义的人生,奋力“自救”才是生命,才能享受到从此岸到彼岸搏击的快乐。而“自救”的原则便是:坚强地面对一切苦难。这是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有了这种姿态,还有什么苦难不可战胜?还有什么困境不可逾越?史铁生对生命的解析和其宽宏的心境,化解了现实的苦难,并传达出绵绵无尽的人生意味,犹如缓缓上升的云梯,引我们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这种洋溢着生命之美的崇高境界,也成就了史铁生的创作。

【点评】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于一个身陷困境中的人来说,就是在“自救”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史铁生所经历的由迷惘、挣扎走向通脱的“自救”过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文章立意深远,语言老到,稳健、隽永的表达颇有感染力。

【底蕴揭示】

《文学的社会承担和“底层写作”》中的一段话也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底层题材并不应该具有天然的道德优越性,文学的社会承担只能在文学性全面实现的前提下实现。有不少表现底层生活内容的作品忽略了更为宽广复杂语境下各种对立关系的细微刻画,忽略了各种复杂性格与情感的精微雕琢,忽略了文学捕捉生活细微意义从而彰显文学独特性的生成方式,将一种简单而片面的情感态度推向极端,使作品找不到恰如其分的、可以化解和包容现实的“文学性”形式。“底层写作”的创作潮流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协调好社会承担与文学审美二者的关系,只有这样,“底层写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

这段话指出了文学的社会表达与艺术审美之间应该具有功能上的融合。对于“价值”这一话题来说,虽说“底层题材并不应该具有天然的道德优越性”,但作为中学生将目光聚焦于“底层题材”或“贴身题材”却是明智的。“更为宽广复杂语境下各种对立关系”意味着如果表现“价值对立”可能更有张力,“各种复杂性格与情感的精微雕琢”应该是记叙类文章的艺术追求。“将一种简单而片面的情感态度推向极端”,意味着记叙文的情感表达要有分寸,议论文的观点要辩证而不能片面、绝对。

猜你喜欢

史铁生价值生命
历时七年精心编纂《史铁生全集》出版
路过史铁生的情感世界
《史铁生作品全编》出版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听史铁生讲故事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