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念伟大的父亲刘少奇

2009-04-30

党史文苑 2009年5期
关键词:安源萍乡老一辈

刘 源

编者按: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儿子,中共中央委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刘源中将,于年前出席萍乡市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深情怀念伟大的父亲刘少奇。

在我父亲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萍乡市隆重聚会以示纪念。我作为刘少奇的家属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谨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向萍乡人民、安源工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从1922年9月开始,我父亲在这里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了三个春秋。他和李立三一道,领导了闻名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在罢工斗争中,父亲面对反动当局的威胁,毫不畏惧,正义凛然,代表工人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接受了罢工条件。安源工人“未伤一人,未败一事”,取得了大罢工的胜利。这是当时中国工人运动上“绝无而仅有”的胜利。那时,汉冶萍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总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最大的产业工会。我父亲和整个工人兄弟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工农解放而奋斗,谱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壮丽的篇章。

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大多数工会组织被封闭,中国工人运动处于低潮。我父亲与广大工人兄弟们在一起,历经艰辛,全力推进工人运动向前健康发展,以苏维埃的模式领导建设工人俱乐部,不断壮大党的组织,大力发展工人教育和经济事业,力求整顿安源煤矿,倡导工人参加管理,灵活运用党的“弯弓待发”的斗争策略,不仅粉碎了路矿当局武力封闭工人俱乐部和瓦解工人团结的阴谋,还创造了很多个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第一”,如全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校,创建了第一个工人武装的雏形——工人纠察队,第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组织中提出反腐倡廉。所有这一切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革命紧要关头,安源工人俱乐部在当时“巍然独存”,红旗不倒,安源工人运动奔腾不息。红色安源成为革命低潮中仅存的硕果,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

1925年,父亲调离安源,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在安源近一千个日日夜夜里,父亲和工人们同甘苦、共患难,出生入死,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直到全国解放后,父亲对安源还是念念不忘。1927年毛主席在安源策划领导了秋收起义,昨天看了秋收起义广场和秋收起义纪念碑,而当时秋收起义的主力军就是安源工人。八一起义的时候主要是贺龙和叶挺部队,骨干相当一部分是武汉工人纠察队。而秋收起义的骨干就是安源工人。昨天我们在安源纪念馆看到1930年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都来到了安源扩红,不少安源工人加入红军队伍,工人们踊跃地捐款,这都是对中国革命极大的贡献。他们是工农红军中最早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军队最早的组成部分。中国革命武装的前身是安源工人纠察队,今天解放军最早的组成离不开安源工人,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安源工人运动历史发展,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前进方向和致胜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初期结合的光辉范例。

我父亲离开安源后,非常惦记安源,直到解放以后,父亲对安源还是一往情深,一想起安源还是非常动感情。当年那些铁骨铮铮的先烈们的事迹,时常在脑海中浮现。他经常提到安源。作为我来说,记忆得最清楚的是当年参加大罢工的安源老工人袁品高。1964年,他到北京出席“五一”观礼大会时,父亲专门将他请到家里,叫我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听他讲安源革命斗争历史,第一天没讲完,第二天又叫我母亲带着我们到他住的招待所去听他继续讲,总共讲了两个半天,讲得非常具体。当时我还太小,听不懂他的方言,有些情节,体会不是很深,现在回味起来,仍旧记忆犹新,仿如昨日。

我父亲怀念安源,不管工作多忙,他时刻关心着安源,也很想到萍乡来看看,这里是他参加革命最早的地方。他留苏到东方大学,学到很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他回来后真正参加革命的实践,第一站就是安源。他在这里工作了三年,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这里的煤井、巷道,这里的工人夜校,这里的工人俱乐部,这里正直诚恳、英勇无畏的安源矿工,对他来说感情太深了!他曾多次跟我们讲在安源的故事,他的回忆跟我们从小学课本上了解的“虽把我斫成肉泥,仍坚持不懈”、一身是胆的安源工人代表领导工人大罢工的故事不大一样。父亲说,大罢工时我还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有一些理论知识,但是中国的革命是怎么回事?中国工人阶级是怎么回事?还都很模糊。当时毛泽东是湘区书记,父亲跟他一见如故。最初毛泽东是叫父亲去武汉,但因为铁路不通,只好返回到长沙湘区委,毛泽东又叫他到安源去。父亲说:当时我到安源没几天大罢工就爆发了,我刚到安源时一个人都不认识,安源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很多事都是和李立三同志商量,工人兄弟们帮我出主意,哪里是我领导工人,而是工人领导我!领袖不是天生的,都是从人民群众中来的,我们工会是为工人服务的,如果我脱离了工人,怎么去代表工人呢?当你全心全意为工人服务时,工人心中才会有你,真心来保护你;当时谈判的时候,工人自发组织起来,都是工人由衷的。当你真正的代表工人,他们才会拥护你,记住你。当然,我也有自己的思考,综合起来,是工人教会了我,我来听大家的,是大家共同来干事业,我们工会是来干什么?我们怎么去代表工人?当你全心全意代表工人去谈判的时候,你不是一个人谈判,工人们这时自发站在一起,你心里有他,他心里便有你,而这些东西在教材中是没有的。我理解的领袖是怎样产生的,他不会是天生的救世主,而是因为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所以在革命最困难的时候,人民真正拥戴你。像毛、朱带领红军来安源时,工人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工人生活跟牛马一样,这么艰苦还支持你,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只有人民的拥戴才使共产党能够一步一步从困难走向胜利,从失败走向成功。这些是我父亲给我讲述的道理。我父亲从来不讲他的光荣史,他的功绩,他讲到历史的时候都是说:人民群众怎么教育他、人民群众怎么帮助他。他对安源人民的感情是深的,安源是他革命的起点,安源是块革命的热土,安源的革命运动是他整个革命生涯中重要的阶段。对他个人生活来说,安源又是他组成革命家庭的地方,二十多岁的时候,毛泽东派他来安源,在这里他和何葆贞妈妈组成了革命家庭,工会和工友们为他们举行了极其欢快的新式婚礼;对我们家庭来说,我大哥允斌出生在这里。昨天我们在安源,大哥的儿子坐在爷爷奶奶的床上,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葆贞妈妈1925年离开安源,1927年到了上海,1934年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我的父亲离开安源后,一直没有回过安源,但在他的心里还时刻魂牵梦绕着安源,他多希望能到这里来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这里的土地,看一看这里的工人兄弟。可是父亲工作太忙,1960年5月,父亲从长沙赶往杭州开会,在经过萍乡时,他很想去看看安源,但由于时间非常紧张,他只在列车上接见了萍乡市委的领导同志,和他们谈了三十分钟,向他们了解萍乡的工农业生产和安源工人的生活情况。

1983年12月,在母亲的带领下,我们几个子女来到向往已久的安源。在安源,我们瞻仰了父亲从事革命工作的旧址旧居。参观了矿山,看望和慰问了安源的老工人和革命烈士的后代。昨天我和大姐再一次来到安源。从1983年到现在,时隔25年了,除了文物保护的旧址旧居外,没有任何一处是原来的样子,如街道、房屋、空气、水,包括山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萍乡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变化实在太大了!当然和父亲80多年前所看到的就更不一样了,如果父亲在天之灵能看到的话,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我看到后都非常的震撼,能看到人们的生活富裕充足,国家繁荣强大,这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毕生奋斗的目标,父亲他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他,会场横幅写着“安源儿女永远怀念您”。在这110周年的纪念日里,我认为不仅仅是纪念刘少奇110周年,同时也是纪念所有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那些为革命做出贡献的革命先烈们。我的理解是,以他的诞辰来寄托我们的怀念,所以今天我还特别邀请了毛泽东、朱德的后代,我代表这几家感谢萍乡人民,感谢各级领导。昨晚我们看了萍乡的夜景,萍乡是花炮之乡,我们欣赏了礼花焰火,很是振奋。这么多领导陪我们,很多群众围观。在总平巷井口,工人们自发地来看,我理解大家哪里是来看我?而是看我长得像爸还是像妈?是将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怀念之情,转移到我们身上,是怀念他们。作为后代,我们无法望老一辈项背,但我们应该是更有义务继承老一辈的好作风、好思想,更努力地去完成老一辈未完成的事业!不负人民的期望和感情。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人民的福祉奋斗终身,人民怀念他们,同时也给我们以教育和敦促。我们要继承老一辈,无愧老一辈。继承他们的品质、作风、信仰,学习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所以人民才能够怀念他、纪念他。

最后,我想还是以我父亲的话与大家共勉:你的心中装着人民,人民才会信任你,人民心中就有你。少奇同志离开我们40年了,人民还是怀念他,为什么?就像父亲说的,因为心中永远装着人民,人民就会永远记住他们的好勤务员!○

责任编辑 梅 宏

猜你喜欢

安源萍乡老一辈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岁月静好,安源
安源红
爱在安源山
我在萍乡过春节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用音乐唱响萍乡故事——《萍乡百年原创歌曲精选》新书首发
萍乡春锣的起源和流变
风范:老一辈革命家"三严三实"事例选
老一辈革命家的规矩意识和清廉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