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民生、倡导和谐看媒体职责
2009-04-29宋庆文
宋庆文
摘 要:营造发展氛围、引领社会风尚、倡导和谐环境、关注民生。媒体在关注民生新闻报道中的经验和做法,旨在鼓励新闻工作者宣传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和具体措施,推动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在为解决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多出好经验、好典型,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民生 和谐媒体职责
做好民生报道是党和政府的重托,是人民群众的希望,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来引领和推动,需要各种媒体作出积极的努力,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传统媒介和主流媒介的认知兴致逐渐转移,而媒体却由于在“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日益成为弘扬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器”、密切政府和群众感情的“粘合剂”,维护社会安定、缓解各方矛盾的“减震器”,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特殊地位,如果管理引导不力,也极易成为社会矛盾的“催化剂”和“倍增器”,因此,网络媒体在舆论引导、沟通社会、引领民声、构建和谐方面承载的的使命就更加艰巨。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
周报热线栏目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和情绪宣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话明气散,客观上能起到心理疏导、安抚情绪、缓和矛盾的作用。但是,关注民生、畅导和谐的媒体职责在更深层面上应体现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上。随着形势的发展,电视报已经不再是娱乐小报,社会上的各种言行对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直接甚至震荡。2007年5月,有读者投诉某教育部门纵容学校乱办班、乱收费,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郑州电视报民生热线立即展开正面引导,一方面与当事部门进行联系,将事情的处理情况第一时间在报上公布,增加透明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读者就事论事,不因追求议论自由而触犯社会公众利益,将事件控制在个案的范围内。由于引导及时,读者舆论逐渐集中到了教育部门要强化监管上,连续一月的的舆论监督,对涉及部门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及时查处了违规人员,改正了做法,可以说是民意呼声推动了事件的圆满解决。
二、建立畅通的民生传达平台,广泛深入开展舆论监督
作为周报记者,脑子里要经常思考以下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什么重要的决策,法规和新闻信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实际工作部门有哪些重要情况和具体规定需要告诉老百姓;老百姓从切身利益出发,迫切希望了解哪些全局性的情况,获得什么重要信息论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只有经常去了解情况,研究民意,新闻宣传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贴近百姓,就是要从老百姓的关注点切入,去寻找富有魅力的新鲜素材,开掘新闻亮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往往是公众的聚焦点.广播电视报要吸引读者眼球,不仅要善于从工作报道中开掘新闻富矿,而且应贴近百姓生活,直面社会热点,正确引导舆论.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顽疾,尤其是对于农民而言.医药价格虚高,一直是百姓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电视报健康部记者抓住这一新闻事件,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进行实地采访,写出了<城中村居民参加新农合>.文章刊出后不仅受到广大读者赞颂,也大大推动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它之所以收到好的效果,就因为题材贴近百姓,既积极引导舆论,又体现“民之心声”.
三、发挥电视报媒体广泛的参与功能,为政府工作献力
电视报媒体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开放互动,在于它广泛便捷的参与性,利用这一优势让更多关心社会发展,热心社会事业的人参政议政也是娱乐媒体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职责所在。2007—2009年以来,电视报在版面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开辟了10多版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活动宣传,得到郑州市市委、市政府、宣传部的表彰。
电视报宣传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必须牢牢把握宣传的主题,对于党和国家一系列的重大事件、重要政策的出台和经济建设的突出成就、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新气象、新面貌,对于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全面、充分的报道。电视报宣传要准确地反映和体现党的意志,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本身就是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电视报宣传工作中,关键是要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做到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紧密结合起来,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就能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其次,在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结合点上下工夫。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我们的电视报必须以主旋律为主。坚持主旋律,就是要加强主旋律节目的分量,要给主旋律以主导的地位。坚持主旋律并非排斥其它,我们的社会生机勃勃,生活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面对不同的口味,电视报节目应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坚持主旋律的同时要提倡多样化,做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当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完全不顾及媒体的生存与利益是不现实的。当前,电视报媒体正处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支撑,空谈责任与使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和谐电视娱乐文化是办报人自身的职责所在。我们的版面既要满足观众的现实文化需求,更要致力于通过引导,提高观众的道德水准和文化品位。
总之,在关注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电视报担负着艰巨的使命,不能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而哗众取宠,人云亦云,也不能成为非理性情绪的集散地。只有充分发挥电视报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努力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开创健康生活的新空间,打造便捷畅通的民意直通车,才能在保持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导向职责彭湘蓉 新闻知识2005年第11期
【2】 媒体的职责:重塑体育精神 张愉 《声屏世界》2006年03期
【3】 新农村建设语境中的媒体职责刘礼华 宜宾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