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偏离了谁的思想
2009-04-29任林举
任林举
我的散文《岳桦》成了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阅读理解题,幸,还是不幸,这是个问题。大凡知道我名字、又知道这件事的,都一一道贺,好像我在香港的跑马场买了一匹不起眼的马,这马一鸣惊人,使我有了重大收获。如此看來,我是实实在在地幸了。但这之后的几天,我不得不与媒体周旋,进而又不得不按照媒体的意思与高考的标准答案PK。就这样,周旋来PK去,一段时间下来,自己竟然在懵懂之中成了媒体的“子弹”。幡然醒悟,悔之晚矣。就这样,当初那一点儿少得可怜的自得,最后也叫他们整得彻底灰飞烟灭了。
一开始只是感觉到某种说不清的别扭和莫名的懊恼:为什么每一次我准备好了的应对方案,在接受采访时都一一落空派不上用场?又为什么我最不想遇到的问题总是会不可避免地一一遭遇?这时我还没有看清感觉背后真正的原因,后来才慢慢地反应过来。原来记者和我的目标并不一致,我心里想的是文学精神,而记者们却惦记着大众的眼球。他们要的是另外一些噱头。没有噱头哪来的卖点,没有卖点哪来的销量,没有销量哪来的效益。我想这个理我是明白的,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们就让我与高考的标准答案PK上了。
先说回答。答成标准答案的文本样式可能性不大,毕竟,不当学生好多年,学校里的事情已经很是陌生了,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到底要关注和追问些什么,已经不在我的思维体系里面。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难以言说的。一位作者与一位应试学生,一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与一道试题的标准答案,在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因为彼此的心思并不在一个平面上运行。
作家韩少功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在某大学讲课时的一个课间调查。当他问谁读过三本以上法国文学作品时,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举手;当他问谁读过《红楼梦》时,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举手。接下来他写道:“这是一群研究生,将要成为硕士或博士的。他们很诚实,也毫不缺乏聪明。我相信未举手者已做过上百道关于《红楼梦》或法国文学的试题,并且一路斩获高分——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坐在这里。”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们(大学生尚且如此,更何况高中生)不依赖对原文的阅读,完全可以答出高分;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算是文章的原作者也不一定能答出高分,因为很多题目的设计是有其定式的,有时与真正的阅读理解并没有多大关系。这种原作与问题设计的“脱节”,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会造成作者与读者间的沟通障碍。
下面还是看看我的答题经历吧。在这篇阅读理解里,出题者设计了四个问题,其中第一个小题问:为什么在写岳桦之前要插入一段回忆文字?我认为简单得如同白送,不就是用记忆的模糊反衬岳桦形象的鲜明清晰吗?但标准答案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第二题是解释文字的含意,共有两段,其一是“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其二是“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对于这两段文字,我真的是无从答起,因为我认为含意都在文字之中,已经不需要过多解释了。我没有能力用含意解释含意,那么,我做的答案当然就可想而知了,不会正确的。第三题问:作者坚信岳桦和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章做简要概括。我的回答很简单:文章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又不是标准答案。到了第四题,问得更加难: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修辞方法尚可以回答,但有什么好处呢,我真的说不太明白了。这样算下来,总共22分的题,我得不上几分,不及格是一定的了。
实际上,在我的回答里,有很多不回答的成分和部分,一方面真的难以回答,另一方面也真的不想回答,因为从不当学生的那天起,就不想再回答任何试题了,被试题纠缠的学生生涯已经足以让每一个学生出身的人不寒而栗,避犹不及,怎可重蹈覆辙?
很显然,对于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不回答与回答错误是一样的,甚至比错误更加错误。如果说不全面的答案还能得那么几分的话,不回答则是零分。对于一个得了零分的学生,肯定会有父母、亲人、朋友、师长等好几群人恨得咬牙切齿;而对于一个原创者,尴尬固然尴尬,但又有谁能够说三道四呢?想来想去,最可怜的还是那些学子,领会了很多人的文章,却不一定领会了这一篇,领会了这一篇也不一定能够精确表述,就算精确表述了也不一定能对上标准答案。想到这些时,真为自己的那篇散文折磨了那么多无辜的孩子而忐忑不安,但愿他们都能够在这四个问题面前顺利通过。
然而,我的尴尬并不在这里,而在于我的小小侥幸再一次不由自主地被记者们延伸放大。他们在文章里说“作者的回答与标准答案相差十万八千里”,在做新闻标题时说,“作者表示标准答案偏离了原文思想”。这样一来,就把我变成了涂了油彩的铁枪头,直直地刺向考试制度和教育体制。
我没有研究过,并且也不了解考试制度和教育体制,也不想管那么多按社会分工不应该由我管的事情,可是那些踌躇满志的记者以为他们发现了新闻背后的“新闻”,他们以一场PK游戏拒绝了我想表达的文学精神。并不是高考试题的标准答案偏离了我的思想,而是他们的采访偏离了我的思想。
(韩磊摘自《文学自由谈》2009年第4期,本刊有删节,王 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