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传递的方式、障碍及对策研究
2009-04-29李碧宏
内容提要:区域传递机制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杠杆。本文分析了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和中心辐射模式,阐释了区域传递中资源互补、产品互补和产业互补三种方式,揭示了区域传递的制度障碍,最后从市场体系、政府政策、科技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区域传递机制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区域传递;梯度推进;中心辐射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76-04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传递(interregional transmission)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因素相互影响、波及而使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在比较利益机制作用下的区域之间的互补,在互补中形成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从而为要素充分自由流动提供便利,缓解要素的稀缺程度,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在机制。
1.区域传递的空间组织形式
根据区域传递的空间特征,区域传递主要分为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两种主要空间模式。
1.1 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
梯度推进模式源自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论。该模式认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存在着一种经济性梯度。较为发达地区属于高梯度地区,不发达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应在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而传统产业应在低梯度地区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命周期的衰退,生产力在高梯度地区和低梯度地区之间不断进行着动态的传递过程。
梯度推进模式主要通过等级极化、等级扩散,以及作为等级扩散特例的跳跃式扩散发挥作用。等级极化就是生产要素由规模较小的中心向规模较大的中心集聚和组合的过程。按照这种严格的等级体系,生产要素首先在某一区域内由低梯度区位向高梯度区位集聚和组合,然后再由低梯度区域向高梯度区域集聚,完成区域内等级体系的极化以及区域间等级体系的极化。在这里区域间等级体系的极化,是按照城市系统的等级顺序进行的,它可以跨越距离的限制,在区域间吸纳能力差异最小区域中心的要素转移。等级扩散与等级极化相对应,是生产要素按区域中心规模等级由高到低逐步扩散渗透的过程,该过程也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因此,决定大范围区域间等级扩散的主要因素不是距离,而是区域间的梯度差。但是梯度差最小的区域往往不是相邻的,这时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要素等就可以跨越区域间梯度差过大的区域,而向梯度差较小的区域扩散,形成所谓的跳跃式扩散或蛙跳式扩散。
以区域技术梯度为核心的区域产业传递是梯度推进的内在决定因素。区域间技术水平的梯度差异决定了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产业在经历创新、发展、衰退的不同阶段时,要素组合方式也经历了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变化过程。不同时期要素组合方式与区域技术梯度水平的密切耦合,形成了产业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的空间横向运动。因此,产业发展的时空变换构成了产业在区域间的传递,而这一传递的方向又是以技术梯度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梯度决定的。
1.2 区域传递的中心辐射模式
中心辐射模式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是以若干个中心为轴心,由此向周围地区扩散,靠近中心的是次发达地区,再远一些就是不发达地区。就辐射源地的空间特性,辐射包括点状、线状和面状的辐射。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作为一个双向的过程,中心与外围地区的辐射方式主要为向心极化和辐射扩散,该辐射的范围一般较小。线辐射通常以基础线状设施为辐射干线,向两翼或上下游地区推开,在这一辐射方式中的双向传递主要为轴线汇集与辐轴扩散。点辐射与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其结果就会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区域。这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小城市连成一片,形成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辐射源,并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区进行相互辐射,从而形成面辐射。波状极化与波状扩散成为面辐射的主要传递方式。波状极化主要发生在较大区域之间,特别是全国范围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生产要素逐步由外围向核心区域集聚,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较大范围的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由核心区逐步向外围区扩展的波状扩散过程。该扩散过程是经济发达区域对周边地区进行的资本、技术、人才、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传递,使后者经济发展速度得以加快,并逐渐向外推移,由此形成的扩散在时间上是渐进的,空间上则是连续的。
梯度推进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该理论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范围较广。其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在实践中人为限定按梯度推进,就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了,把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使发达的地方更发达,落后的地方更落后。中心辐射模式符合区域传递距离递减的地域变化规律,由中心向外围进行的辐射在时间上是渐进的,空间上则是连续的,传递的区域间没有出现盲区,弥补了梯度推进理论人为划分地区梯度的局限。然而,中心辐射模式明显地受到距离因素的限制,由于中心辐射模式强调传递在空间上的连续性,从而限制了由中心向外围进行扩散的范围,即中心地区难以向更远地区发挥辐射作用。同时,中心辐射包涵纵、横两个方向的辐轴扩散,受到交通干线自身情况及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区域传递机制的作用,必须把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补。
2.区域传递的主要方式
从区域传递的互补关系角度,区域传递可以归纳为三种方式:一是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二是产品互补式区域传递,三是产业互补式区域传递。
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是资源禀赋存有差异的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以资源为对象互补不足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凡是对资源有需求而又不能在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的区域之间,都有可能发生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比如,不发达地区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发达地区资金和技术相对丰裕,但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不足。这两类地区最有可能发生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与资金、技术在区域传递中得到互补。对不发达地区来说,受到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波及而加快了原料、能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技术、资金引入,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因素发生蠕变。区域的外部性逐步内部化,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得到新的推动。对发达地区来说,对不发达地区的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技术、资金的溢出,使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外部化,不仅推动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引致发达地区区域内部性因素的某些蠕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产品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是在劳动地域分工条件下,区域间以产品为对象互补不足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由于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和比较利益的作用机制,社会生产客观地形成了劳动地域分工的区域格局,某些产品和生产就具有一定的空间集中度,而社会对产品的需求又是分散的,这样,生产的集中和需求的分散,必然会导致产品互补式的区域传递。区域间的产品互补表现为产品的流出和流入。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外部要素通过产品的互补而渗入,将引起区域内部性因素的部分蠕变,某些外部要素也就内部化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培育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内部性因素通过产品的互补向外部辐射,区域内部性的某些因素在辐射中逐步外部化了。但这种外部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倒逼机制”,反过来促使区域内部性某些因素的部分蠕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得到了加强,区域经济就会得到新的发展。
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是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变过程中,以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变过程,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区域产业结构将会发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产业演变。但是,一个区域的产业演变既受到其他区域的影响,又会波及其他区域,这样,区域产业演变也就形成并推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区域指向是产业层次较高的发达地区向产业层次较低的不发达地区的推移,这种推移虽由产业转移所引发,又会推动产业转移,显然,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也就形成了区域间的产业互补。对不发达地区来说,与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使外部性因素更多地渗入,区域内部性因素将会发生更深刻的蠕变,外部性因素在产业演变中内部化了,区域内部性品质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逐步得到改良,从而形成区域发展的内在新机制,区域经济就能进入起飞阶段。对发达地区来说,与不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使区域内部性在产业层次上外部化了,这种外部化在推动不发达地区产业演变的同时,形成了更有力的“倒逼机制”,反过来激发区域内部性因素的蠕变,推进产业结构的更高度化演变,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增强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区域经济就会进入更新的发展阶段。
区域传递几种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资源互补是区域传递的初级形式,资源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产品互补,而产品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叉必然会引发产业互补;另一方面,产业互补是区域传递的高级形式,但并不能完全取代资源互补、产品互补,相反,在许多场合下还会带动和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因此,缩小重庆市内部区域差距,应从重庆市内部区域差异的客观实际出发,既要遵循三种类型区域传递逐级发生的内在联系规律,在广泛开展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的基础上,推进资源互补向产品互补再向产业互补的演变,又不能拘泥于这种逐级发生的联系,而要以最高形式的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为突破口,形成区域传递中的高级形式对低级形式的带动机制,加快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和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进程,更为有效地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
3.区域传递的制度障碍
制度障碍是导致无法在区域间进行有效传递的根本原因,条块分割、主体缺位、文化差异等构成了区域传递的宏观梗阻、微观障碍和文化制约。
3.1 条块分割形成区域传递宏观梗阻
条块分割是我国的突出特点和一大弊端。所谓“条块分割”,是指在一定的地区或行业范围内,以合法的行政性架构为基础,以行政手段为主,并借助于经济和法律手段,限制本地区、行业稀缺性资源的流出,或限制其他地区、行业具有竞争力的商品流入,实行有利于本地区、行业的袒护性政策和行为。
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自身内部资源与要素的投入产出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借助于区域之间的互补和协作,建立良性的区域传递机制。在现代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割断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而独立存在和发展。但长期以来,中国各地方的政府习惯于行政区域的地理划分,这种人为制定的区划因素导致了各地政府在行使政府职能和经济调控时均着眼于地方利益,而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因此在竞争过程中一旦出现不利于地方利益的经济活动,自我保护就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地区分割与地区封锁。其结果不仅造成区域传递无法进行,生产要素难以充分自由流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资源配置难以优化,而且常常出现区际经济摩擦不断、经济技术的梯度推进迟缓、地区商品封锁和垄断现象较重等问题。
3.2 主体缺位是区域传递的微观障碍
区域传递的实质是比较利益机制作用下的区域优势互补,促进要素充分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行动起来,适应经济社会化的内在要求,主动承担区域传递主体角色,发挥区域传递机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然而,多方面的原因使他们不愿或难以成为区域传递的主体,使主体缺位成为区域传递的主要障碍。
首先,地方政府无力担任或不愿成为区域传递的主体。区域传递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资源利用、生产分工、产业布局、主导产业定位、市场竞争等方面不同区域要互相配合、互利合作。但由于地方利益的驱使,地方政府往往从本地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处理这些问题,争利益、推责任成为经常的现象。由于在区域传递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不均,得利少一方的更不愿意进行区域分工与合作。即使区域传递得到展开,一旦在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平等的区域主体之间,往往无力解决其中的问题与纠纷。
其次,企业本身难以成为区域传递的主体。区域传递要求不同区域和区域内部,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和多样化,在产业上互相影响互相带动,既有前连锁效应也有后连锁效应,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然而,企业从经济学意义上是作为“经济人”而存在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往往什么产品赚钱,大家就投资生产什么产品,什么产业利润率高就投资于什么产业,一窝而上,形成“羊群效应”。这就出现各个地方在产品上恶性竞争、在产业上重复建设的现象,加上地方政府短期利益驱使而缺乏长期规划,这些现象就愈演愈烈。因此,企业本身是很难成为区域传递的主体的。
3.3 文化差异阻碍区域传递机制的发展
“文化”是一个常见但又十分宽泛而复杂的概念。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新制度经济学代表诺斯把制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宪法、产权制度和合同在内的正式制度;另一类是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和意识形态在内的非正式制度,而后一类制度恰恰多属于社会学家们所认同的文化的内涵。
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传递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制度取向,区域传递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地域文化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区域传递的顺畅。由于区域传递的地域条件、成长机理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评说哪个地方文化孰优孰劣,哪一种文化天生地完全适合于区域传递的发展。判别地方文化在区域经济传递发展中能否起到好的作用,关键要看两点:一是地方文化的历史取向和内涵中是否包含有利于区域传递发展的那些最基本因素,比如开放性、包容性、参与性和价值判断的效率取向等;二是地方文化在演进过程中能否融入有利于区域经济传递的时代内容,如与合作、网络的关系和减少不确定性有关的信任、协作精神,与创新和效率有关的学习和共享风尚,强烈的市场开拓意识和交易的灵活性等。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区位如何,要推动区域传递发展,都必须在发掘和发扬当地传统文化积极成分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时代的各种文化中有益的成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兼容并蓄、整合创新,发挥本地文化在区域传递和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营造文化和经济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新格局。
4.区域传递机制优化对策
4.1 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
分权化改革使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导致地区分割和市场封锁,加上部门化管理所形成的行业垄断,造成生产要素无法向最优区位和优势产业集中,也不利于专业化水平提高和社会劳动分工深化,阻塞了要素和产业传递通道。培育区域经济传递机制,必须打破区域市场割据,消除贸易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发展各类市场,特别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加快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疏通要素传递通道。
4.2 发挥制度和政策的替代作用
制度和政策具有累积性、加速性和报酬递增的特点,它促使受惠地区形成报酬递增机制,而延缓非受惠地区报酬递增机制的形成。因而,制度和政策差距是导致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制度和政策可以弥补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不足,强化经济发展内能,提高产业或地区经济竞争力,是加速要素传递的巨大杠杆。
4.3 加强部门和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协作
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和跨国企业战略联盟和企业集团,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流动和产业重组,实现经济一体化;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提高专业化水平,扩大产业间及区域间的分工,充分发挥分工的网络效应;加强不同区域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鼓励中心发达经济圈外围不发达地区投资。
4.4 加快科技开发应用步伐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吸引生产要素向“极核”集中。发挥其对科技成果和人才的集聚、孵化和渗透功能,带动外围地区跳跃式经济发展;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建立新技术推广中介组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要把产业结构升级与科技进步结合起来,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技术装备传统产业,推动主导产业依次更替。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重庆市经济增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07-WT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金良.跳跃式区域经济传递机制及其优化路径[J].当代财经.2004,(11).
[2]马海霞.区域传递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3,(3).
[3]马海霞.区域传递的两种空间模式比较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01,(2).
[4]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5]白彦壮.增长极理论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6).
[6]谢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七大矛盾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2).
[7]张治栋.我国条块分割成因及治理分析[J].岭南学刊.2006,(1).
[8]陈计旺.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9,(3).
[9]胥小彤.西部地区增长极选择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6,(7).
[作者简介]李碧宏(1974—),男,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微观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学。
[收稿日期]2008-11-21
(责任编辑: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