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菜种子市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009-04-29黄明锦

中国瓜菜 2009年1期
关键词:经营者经营种子

黄明锦

种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内因,也是科技兴农的主要载体。同时,种子是一种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特殊的生物商品,种子质量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后,种子经营形式形成了多元化格局,种子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种子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准确定位,依法治种,切实维护种子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种子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出如下看法。

1种子市场现状

1.1种子经营多元化

自《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经营主体出现多元化,既有国有的,又有私营的;既有科研单位的,又有各级农业推广部门的:既有各种子企业委托代销商,又有个体种子商贩。这种多元的经营形式,在方便农民购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特别是种子企业委托代销商及代销商大规模设立经销点、个体种子商贩、种子销售“游击队”更是遍布城乡各个角落,他们大部分不具备种子经营的专业知识,很难指导农民购种,而且存在见利忘义行为,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1.2种子质量难保证

由于参与种子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给种子市场带来一定危险性。2004年笔者所在辖区内某镇大量推广种植未经试种的辣椒新品种粤丰2号,面积达40hm2,造成大面积减产:2004、2006年分别发生某西瓜嫁接苗场代生产商品苗交农民种植大田后病死苗事件,面积共计18 hm2。这都是因种子种苗质量难以保证,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一是经营者经营目的不纯,部分经营户以眼前利益为重,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二是种子经营者为满足种子使用者对新品种需求的心理,不经试验,盲目引种,引进一些不适应当地种植的品种,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三是部分种子个体户资质不明,一旦出现种子质量事故,不具备赔偿能力,使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1.3售后服务不到位

种子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有的不具备种子经营的基本知识,对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一无所知,因此售后服务滞后。2008年初,某种子店销售萝卜种,栽培面积3.33hm2,农民在低温条件下种植,收获前出现早花现象,这是一起经营者未能指导使用者如何正确使用种子的典型案例。而有的种子使用者也不知道自己购买种子种植后如何管理,能否适应自己的地块,种子的丰产性难以体现。最终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

1.4经营品种多、乱、杂

为适应《种子法》的要求,种子公司和科研单位加快育种速度,国审、省审及认定推广的西瓜、甜瓜、蜜本南瓜、苦瓜、玉豆、豆角、番茄、辣椒、茄子等品种逐年增多,不仅农民不知道种什么品种好,就连经销商也说不清楚。有的经营业户为求利润,大力宣传未经审定的品种,一旦出现不良后果,经营者和使用者双方都遭受严重损失。2004年春,某经销商代销西瓜品种大壮新1号。面积21.1 hm2,造成种子质量田间纠纷案件,经立案查处,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8237.69元。

1.5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北海市已建立了常乐、石湾2个6667hm2以上的南菜北运蔬菜基地,生产旺季每天都有几百t的蔬菜运往北方。因此,扩大了种子市场,增加了市场竞争。由于基层经销商属于不同的公司,经销商为在一定的区域内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不惜一切代价排挤其他经销商。大路品种拼价格战,同样的价格以次充好,品牌种子串货、砸价,结果是两败俱伤。

2种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在种子市场中,随着新的种子市场经营机制的建立,大量集体、个体公司的介入以及外资公司的大举“入侵”,种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秩序出现混乱状况。假冒伪劣及未审先推的种子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恶化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

2.1经营资质不清

一是许可证的法人没有随着法人变化而变更,二是种子许可证未年审或者不能年审,已失效却继续使用。三是一些种子企业初次申请领证是合股、集资、借资等形式取得银行资质证明,领得的许可证因市场的变化,股金、集资、借资资本已撤走,公司已成“空壳”。

2.2无证生产种子

2.2.1主要农作物种子一是超出种子生产许可证许可范围,擅自到异地生产种子又不到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是无种子生产许可证,违法生产种子。三是小面积制种,而大多数种子违法到他人基地收购而来。

2.2.2非主要农作物种子一是五种苗生产许可证生产水果苗木种苗,二是五种苗生产许可证或者先生产后办证生产组培苗和扦插苗。三是无证生产蔬菜种子或引种试种备案登记。

2.3种子标签不规范

一是擅自更改种子生产日期,将上年陈种改为当年新种。二是将市场不畅销的品种改为畅销品种。三是种子标签五种子使用说明和法定信息,四是种子包装袋透明面太少,不便于种子购买者和种子管理人员观看种子外观质量。

2.4经营人员素质低

一是种子经营人员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种子使用技术贫乏,不能正常开展咨询服务。二是法制观念淡薄,进种随意性大,不过问种子来源和质量,网点与网点之间随意串换种子。用A公司的种子销售发票销售B公司种子。三是对抗检查销售未审定品种种子或者其他违规种子,采取隐蔽销售,逃避检查,四是随意代理多家种子企业的种子,不按规定变更营业执照和到农业部门备案。

3经营管理对策

3.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种子管理队伍是种子管理工作的承担者和实施者,种子管理工作专业性强。政策性强,必须加强对种子管理人员法规政策知识、执法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将种子执法人员锻炼成既懂法律,又精通业务;既原则性强,又政策水平高:既办事公正,又执法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3.2加强教育,提高经营者素质

对种子经营业户,上级所属公司要加强基层网点的管理,并与当地种子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对种子经营者集中起来进行规范经营、法律知识、道德素质、种子知识、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操作、测产验收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种子经营者的经营业务、技术业务和售后技术服务能力,遵纪守法,规范经营。给管理者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信誉。

3.3加强宣传,提高使用者素质

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普及种子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种子使用者的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让他们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如何识别真假种子,如何识别守法经营者和违法经营者,掌握种子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正确购买种子,使制假售假者没有立足之地,从根本上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3.4加强监管,强化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管理是种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种子质量管理,一是要依法办理行政许可证,严格种子企业准入,控制好种子进入市场的源头。二是要加强对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检疫、贮藏、经营等环节的监管,强化种子质量全程管理。三是要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抽查,杜绝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扩大质量高、信誉好的品牌种子的市场份额,四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无证生产、经营及经销假劣种子的要依法从严处罚:对信誉不好,经常发生质量事故的经营户取消经营资格,不允许再进入种子市场。五是实行召回制度,在市场检查中出现有缺陷的种子实行召回制度,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3.5加强品种管理,力保农民用种安全

一是生产、经营的品种必须是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品种,未经审定或审定未通过的品种不得推广。二是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推广新品种。一个新品种除了审定过程履行必要的试验程序外,在大面积推广前还要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区域试验,以对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等有个综合的评价,进一步了解其农艺性状,待试验示范过关后,方可进行商业运作。

猜你喜欢

经营者经营种子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区的田场与经营者
《经营者》征稿启事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桃种子
幸运的小种子
可怜的种子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