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
2009-04-29刘宏
刘 宏
开封是我国主要西瓜生产基地,具有进行西瓜生产优越的土壤、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以及长期积累形成的丰富栽培经验。首先其拥有因黄河泛滥而形成的沙壤为主的深厚土层;其次是冬春晴天多、光照好。气象资料显示,开封冬春平均气温较周边省份高。丰富的光照资源为开封西瓜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形成了个大、皮薄、大果型为主的“汴梁西瓜”特色,和与之配套的减少劳动力、生产设施投入少、特色鲜明的栽培方式。这种方式将西瓜的生育期安排在本地气候条件最适宜的季节,具有省工省时、生产成本低、方便间作套种、比较效益高等突出优点,是我国华北西瓜产区栽培技术和方式的典型代表。
1栽培季节和设施
栽培时期选择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将西瓜果实发育期安排在本地气候最适宜西瓜生长的季节。开封瓜区应使西瓜在6月10日前果实基本坐齐,7月至8月上旬为集中上市期。育苗时间安排在2月底至3月上中旬,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内育苗,3月底至4月上中旬移人大田,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5月上旬撤去小拱棚,按露地西瓜进行田间管理。
2栽培技术
2.1培育壮苗
2.1.1配制营养土营养土用未种过瓜菜的过筛田土,按70%田园土、30%农家肥配制。每m3可加入50%多菌灵100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kg,充分拌匀,闷3~5 d(天),装钵。
2.1.2播种播前晒种、浸种和催芽,芽长0.2~0.3 cm时播种。播前3d密闭大棚,同时苗床浇透水,平盖1层地膜,以提高苗床温度。播种时先揭去薄膜,种芽向下平放在钵中间,覆土1~1.5 cm;及时盖地膜,搭建小拱棚。70%的种子出苗后撤去地膜。心叶显露期用靠接法嫁接,砧木采用本地食用葫芦。由于有大棚膜、小拱棚膜双层覆盖。嫁接后可省去盖草毡遮阴的劳动力及草毡投入。嫁接后前3 d全天密闭小拱棚,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第4天开始小量通风,4 d后逐渐增大通风量或延长通风时间,10 d后按正常育苗床管理。
2.2整地做畦
开封瓜区土层深厚,沙壤土质,非常适合西瓜的生长。针对开封地区土壤及气候特点(早春多风沙危害),整地做畦应做到既能活化土壤,又能避开不利环境条件影响,定植西瓜的瓜沟要在春节前挖好,利用低温风化疏松土壤,减少病虫越冬基数。种植畦南北走向,减少春季多发西北风造成风沙危害。平畦栽培,以2~2.2m为1条种植带,种植畦宽0.7m左右,坐瓜畦1.3~1.5m,瓜沟深约0.3m。667m2施农家肥3m3,氮、磷、钾复合肥30kg,结合施基肥,回填沟土,将种植畦耙成坡度15~20°的龟背形畦。种植畦在幼苗移栽前5~7 d浇水沉实,定植前3d整地做畦,用铁耙等工具将畦面耙匀、耙平,做到表里一致,质地紧密。耙前可每667 m2施人4袋(每袋800g)地菌净,通过搂耙和土壤掺匀,然后喷施除草剂,667m2用都尔250mL加水50~75L,均匀喷雾,上覆70~80cm宽地膜,以达到增温保墒的作用。
2.3定植
幼苗3叶1心期及时定植,定植前1 d瓜苗喷施0.3%~0.5%尿素作根外追肥,同时喷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使瓜苗带药带肥进入大田,阻断病虫害通过幼苗传人田间。移栽应选择冷尾暖头的上午进行,随定植随按穴浇稳苗水,用土填平定植穴,定植后扣小拱棚。株距70cm,每667m2定植450株左右。无籽西瓜配植8~10:1的授粉品种,可集中栽在田边地头。
3定植后的管理
3.1温、湿度
定植后应密闭小拱棚,提升棚内温、湿度,以促进缓苗。4月中旬视天气情况(或小拱棚内上午气温30℃时)扎孔放风,先期可隔1株扎1个放风口,以后随外界气温升高,放风口逐渐加大加密至每株1个放风口。放风口应正对幼苗,在瓜蔓即将伸展的方向,并尽量靠近地面,以减少水分散失。4月下旬引蔓出棚,5月上旬撤去小拱棚,按一般地膜栽培管理。
3.2瓜蔓及幼果
由于采取稀植栽培,可不整枝压蔓,只需将同株的瓜蔓聚拢朝同一方向摆放。第!朵雌花开放时,每日上午6:00~9:00人工辅助授粉,无籽西瓜应将节位适宜的雌花(第3、4朵)全部授粉,增加单株坐瓜数,便于后期选瓜和定瓜。幼果坐稳后(幼果鸡蛋大小时)及时选果定果,每株留1个节位适当、外形周正的幼果。节位相同、大小基本一致的幼果,以主蔓或长势较壮的侧蔓留果为主。
3.3肥水
由于基肥用量大,生长期除膨瓜肥外不再追肥,幼果坐稳后重施膨瓜肥,每667 m2追施复合肥20~25 kg。定植时浇足缓苗水,又有小拱棚保墒,生长前期一般不用浇水。如天气干旱,土壤墒情差,可顺种植畦两侧浇小水。第2雌花开放前3~5 d可顺种植畦浇1次水,保证雌花发育质量,避免授粉坐果期间浇水造成坐果困难。幼果坐稳后开始浇膨瓜水,以后每隔7~10d浇1次,采收前10d停止灌水。
4病虫害管理
4.1主要病害
苗期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在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基础上,注重苗床管理,防止湿度过大,齐苗后喷1遍50%多菌灵600倍液。生长期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叶枯病等。嫁接后的西瓜断绝了枯萎病菌从根部侵入植株的通道,高抗枯萎病,但要注意病菌从不定根、茎蔓伤口处侵入。生长期结合对叶部病害的防治,定期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病毒病防治应从防治蚜虫开始,掌握病害流行规律。在西瓜开花结果阶段,如遇连续高温干旱强光天气,极易发生病毒病危害。应在本地出现高温干旱强光气候条件时就开始,防治时期从5月下旬持续到6月上中旬,用药2~3次。采用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5%病毒酰胺1000倍液防治,可较大程度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
4.2主要虫害
在开封产区对西瓜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甜菜夜蛾等,蚜虫喜在叶背或幼茎上吸食汁液,造成叶面凹凸不平,严重时叶片向叶背卷缩,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植株生长受阻或停止生长。瓜蚜分泌的蜜露覆盖叶片既影响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又可导致病菌危害。另外瓜蚜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者。瓜蚜多从小拱棚放风口侵入西瓜植株,对西瓜造成危害。所以对蚜虫的防治,要在4月中下旬放风开始,注意关注田间蚜虫发生情况,在点片发生时就开始用药,一直持续到5月下旬,间隔时间7~10d。主要药剂有:10%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脂乳油或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不同性质的农药要交替使用,同时注意对瓜田附近蔬菜、玉米等农作物及田地杂草上的蚜虫喷药防治,重点喷布叶背。甜菜夜蛾多于6月上旬坐果节位雌花开放期发生危害,花期幼虫咬食雌花柱头及雄花花药,影响授粉及坐果,咬食幼果则造成落果,对较大果实的危害主要是啃食瓜皮,影响果实外观。生产上可结合蚜虫一起防治,将用药时间延长至6月上中旬。
5采收
开封为全国著名的西瓜外销基地,果实应在八至九成熟采收,严禁采摘生瓜上市。采收时为保持果实新鲜度,应保留坐果节位瓜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