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西瓜新品种荆灵1号的选育

2009-04-29张明权郑金焕张军科

中国瓜菜 2009年1期
关键词:新品种优质

张明权 张 华 李 平 郑金焕 张军科 谢 磊

摘要:荆灵1号是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利用2032作母本、2105作父本选育的杂交一代礼品小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90~95d,果实发育期约28d。果实椭圆形,果皮墨绿覆暗绿齿花纹,红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左右,纤维少,质脆多汁,口感好,无空心和黄块。单果质量1.5kg左右,667m2产量2450ks。200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瓜2006012。适应湖南、江苏、江西、山东、安徽、北京、河北等省保护地种植。

关键词:小西瓜;新品种;荆灵1号;红瓤;优质

1育种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日趋小型化以及旅游业的兴旺,西瓜市场正朝着由大果型向小果型转变,由有籽西瓜向无籽西瓜过渡,由季节性供应(6~8月)向周年供应发展。优质、果形小(携带方便)、适应周年生产的小西瓜备受瓜农和消费者欢迎。但是市场上推广的小西瓜品种存在易裂果、不耐贮运、抗性较差、适应性差等问题。为此,荆州市农业科学院提出了选育商品性好、品质优、耐贮运、综合性状优于小天使小果型西瓜品种的目标。具体目标为:果实椭圆形,外观艳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12.5%,风味好,单果质量1.5~2.0kg;产量、抗性均超过或与对照相当;适应性广,可在大棚、小拱棚、露地栽培。

2选育过程

2.1亲本来源及特征特性

2.1.1母本母本2032是利用小天使经多年自交分离稳定而成的小果型自交系。它的主要特征是早熟,果实发育期28 d:花皮小果,果实近圆形,果皮底色暗绿,上覆多条深绿色细条带,皮厚0.3 cm,红瓤,剖面美观,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2.5%,边部8%~9%,瓜瓤细脆多汁,风味佳,单果质量1~1.2kg;植株分枝力强,长势中等。易坐果;种子黑褐色,千粒质量40g。

2.1.2父本父本2105是利用本院荆杂3号经多年自交分离稳定而成的小果型自交系。主要特征是早熟,果实发育期28~29d;果实长椭圆形,黑皮,皮厚0.5~0.6cm,果皮韧性好。不裂果;红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1.5%,边部7.5%~8%,单果质量1.5~2kg;植株长势中强,分枝多,易坐果;褐麻籽,千粒质量43g。

2.2选育过程

2000年冬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配制小果型西瓜新组合8个,2001年春在本院试验基地大棚内对其进行组合观察筛选试验,筛选出优势最强的2032×2105组合(代号206),2002年取名为荆灵1号。2002、2003年以小天使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荆灵1号表现出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好、综合抗性强等优点。2003~2004年参加全国小果型西瓜品种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全国小果型西瓜品种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瓜2006012。

3试验结果

3.1品种比较试验

2002~2003年,在本院试验地和原种场对筛选出的荆灵1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均为早春大棚栽培,采用立架吊蔓吊瓜方式,株行距0.5 m×1.0 m,小区面积20m2,667m2定植密度1340株。3次重复,每小区40株。以小天使为对照。每株留1~2个果,栽培及肥水管理水平同当地一般管理。结果表明:荆灵1号在品质、产量、综合抗性、商品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详见表1。

3.2全国小果型西瓜区域试验

2003~2004年荆灵1号参加了全国小果型西瓜区域试验,试验根据方案要求采用塑料大棚保护地栽培。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株行距参照当地生产主流模式确定,根据大棚面积,以每个重复试验小区均能安排在同一棚内为原则,每小区20株左右,区外围均设保护行。整枝方式为立架单蔓、双蔓或3蔓整枝,每株留1~2个瓜。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措施与当地的常规生产管理相同。表2试验结果表明:荆灵1号与对照黄小玉相比,产量相当,口感好,品质略优于对照。生长势强,耐贮运性好于对照,综合抗性较强。

3.3全国小果型西瓜生产试验

2005年荆灵1号参加了全国小果型西瓜生产试验,参试品种7个,对照品种黄小玉。表3结果显示:荆灵1号667m2产量2252.7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4%,2项都超过对照黄小玉。综合评价:荆灵1号花皮、红瓤、圆瓜,果实蜡粉较多,果皮墨绿覆暗绿齿花纹。植株生长势中等,抗性强,坐果容易,果实整齐度高;品质、口感风味好;综合表现较好。

3.4生产示范

2004~2005年在湖北省武汉、荆门、公安、江陵、荆州沙市、石首等地进行了多点生产示范。荆灵1号667m2产量2600~2800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12.5%,商品率在95%以上。2004年在公安县科技园采用大棚早春立架栽培,667 m2定植密度1500株,双蔓整枝,每株留1~2个果。667 m2产量3200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6月初上市,价格1~2元/ks。667 m2收入达5000元。荆灵1号设施栽培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4品种特征特性

荆灵1号主蔓长4~4.5cm,主蔓粗0.55cm,叶色较绿。全生育期90~95 d,果实发育期约28 d。第1雌花节位7~9节,以后每隔5~7节着生1朵雌花,坐果节位20节左右,果实椭圆形,果皮墨绿覆暗绿齿花纹,红瓤,种子黑褐色。单果质量1.5 kg,最大可达2ks;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左右,口感好,纤维少,质脆多汁,无空心和黄块。

5栽培技术要点

(1)忌重茬,提倡水旱轮作。(2)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3)采用双行定植,大棚栽培采用小畦或单行定植。(4)以第2、3朵雌花坐果为好,去除第1果。当瓜长到0.2~0.3 kg时,装入网袋吊起,以免断梗落瓜。(5)采用人工授粉,确保1株1果,有条件的也可1株留2果。(6)病虫防治采用以生物农药为主的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确保高产、优质、高效和安全性。(7)应在果实八至九成熟时采收。

猜你喜欢

新品种优质
青菜新品种介绍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优质农资推介
优质农资推介
青菜新品种介绍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