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申报》对美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2009-04-29

新闻世界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世博会申报

胡 娟

【摘要】《申报》曾经是旧中国极有影响力的一份商业性大报。在封闭的旧社会中,《申报》充分发挥了其新闻纸的作用,通达内外,启蒙国人。本文试图通过《申报》对1876-1877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的连续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该报建构出怎样的当时美国国家形象。这一系列报道在特定的时期内,展现了《申报》对西方世界的认知程度,体现了当时国内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渴望进步的勇气。

【关键词】申报 世博会 国家形象建构 晚清社会

引 言

在旧中国历届参展的世博会中,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由于给我国带来的影响而不得不提。那一年,中国政府第一次派出一位叫李圭的工商业代表参加了展会。

这是中国人看世界的一个重要事件。作为当时中国举足轻重的大报《申报》,非常有远见地约稿李圭,将其所见所闻刊登了出来。并适时配发了相关话题的评论。正是这些详细描写了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文字,其中的“泰西物产之丰,国力之强”深深打动了第一批不再坐而论道,而是起而救国的中国人。本文通过对《申报》在1876年至1877年期间对此次世博会的报道和评论进行分析,尝试说明在晚清的中国社会,《申报》如何对当时的美国国家形象进行建构。

一、《申报》与晚清社会对西方国家的认识

19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一场影响深远的“洋务运动”拉开了序幕。清政府开始创办近代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国内局势暂趋稳定,外交近代化开始,这些因素刺激着人们对经济发展、国家强大的渴望。对新鲜事物渴望的火花在知识分子中间碰撞得更为激烈。各种呼吁变法、自强的口号被提了出来。恰在此时,《申报》充分发挥了他“通达海外”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对1876年费城世博会的连续报道,为中国人,特别是那些热切渴望革新的知识分子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西方世界新的窗口。

1871年英国人安纳斯脱·美查和他的三位友人,合作创办了《申报》。除了美查以外,经营和编辑人员均由中国人担任。报纸注重言论,每天头版都有评论文章。办报宗旨定位为“将天下可传之事,通播于天下”。

《申报》可以在提供大量适时讯息的同时,不仅让读者尽快掌握时局,也成为他们了解世界、构建他们心目中世界形象的窗口。正如James·W·Carey所谓“阅报的最重要的效果,并不是读者可以得到各式各样的事实信息,而是他或她可以作为观察者,参与了一个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的世界。”《申报》在晚清社会中,正是起到了一个重要的载体作用。他通过连续不断的报道,为当时国人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且在这个平台上塑造了西方各国的国家形象。1876年费城世博会的报道,就很好地反映出了这一点。

二、《申报》与美国形象的建构

1、《申报》的倾向性

《申报》在1876至1877年期间关于此次世博会的报道和评论共计20篇。其中关于作者自北京出发至费城后又返回上海的一路上的见闻是主要内容,对于当时处于闭关锁国的中国人,特别是迫切希望了解外部世界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富有价值的信息。他们为当时国内的读者呈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美国国家形象。笔者将对这20篇文章进行简单的列表分析。

表1报道内容的倾向性(按照刊登的时间先后排列)

从表1中可以看出,作者在介绍的事物中很注意对先进技术的描写,但是没有片面地鼓吹美国好。文章整体反映出的倾向性基本上是客观的。

2、建构中的美国国家形象

(1)正面形象

在一开始的文章中,介绍西方国家先进文明的方面占了主要内容。此时的美国,在《申报》的报道中被构建成为一个有众多优点值得旧中国去学习的国家形象。

“所居赤土黄沙……自创车路以来两旁始有居住,渐成村落。如三藩城现为巨镇……从前皆为荒野也,可见国家之有铁路轮车获益非小……以七昼夜工夫行路一万余里,其便捷亦可谓极矣……”。踏出国门第一步,铁路的巨大作用就让作者大开眼界了。看到铁路“舍此又无别路则击洞而过,过水则造桥梁,虽过至数里视若等闲……”时,忍不住发出感慨:“洋人用心精细,行事果勇,此数层可叹……”。①

可是洋人对交通发展重视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绿化。树木的大量种植使得当地气候适宜,居住条件极佳。对洋人的精湛技艺和爱护环境,《申报》大加赞赏,积极传播。紧随报道,《申报》刊发了一篇评论。“……可见国家之有铁路轮车获益非小,且一成村落即建教堂义塾,出自公家以资导化政治之善,莫善于此……”文章有理有据地分析了中国需要发展火车的必需和好处。②

在关于费城城市描写的文章中,道路建设、房屋、桥梁、居住环境、水电……甚至是西方女性地位受到重视和享受自由等等的介绍都是完全不同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新鲜事物。“……两三层至五六层不等桥梁多以精铁为之,有长至百数十丈宽至七八丈者,皆整洁可观,轮车铁路电线木杆举目皆是,难以悉数……”③这些都是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享受或者便利的设施。文章进行了很客观的描述。而国内当时反对变法的人正是对这些西洋“玩意儿”充满了恐惧,认为只要是洋人的东西都是极不好的。《申报》通过刊登的文章,则有力地驳斥了他们的观点。

(2)负面形象

尽管站在学习的立场,但是《申报》在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形象建构时,并没有一味盲目崇拜,而是理性地从两面进行报道。美国负面形象的热点话题之一就是关于清政府的外交方面——在美国设立领事官的问题。

领事官问题源自华工在美国遭受的不公待遇。在美华工本有“六大会馆”处理一些事务,华工们的待遇也都还不错。但随着华工日益增多,“工价日薄,现已减至每日六七角至一元。”困难不仅来自经济上的。大量廉价华工抢夺了当地人的工作机会,从而使得“洋人之作工者因之日恨,一日势难两立矣”。④从而带来的后果就是华工在大街上可能会被突然的打劫,或者被醉汉殴打而无人帮助。结果华工“皆闭户无故不敢外出,闻者能不为之酸鼻哉……”。⑤华工受此欺凌以致有相识的外国官员都看不下去了,问为何不设领事官,这样做“上可存国体,下可保斯民……”

《申报》不是简单报道美国华工的悲惨遭遇,还通过对比英国在对待华工截然不同的遭遇来比较论述这个问题。“……英人之长于设立法度,善于收拾人心于此可以见一斑矣……”作者认为美国并不如其所宣扬的西方“礼仪大国”的形象。美国“明知华人最为有益于其国反为埃利士数千土人之所挟制,既不能善为保护华人复偏听埃利士土人之言,欲与中国更改和约限制华人之往彼地”。⑥在分析了设立领事官的必要之后,《申报》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认为与其劳费周章地从国内派遣官员前往,“不如即请六大会馆同推公正之董事,以权充此项各官亦如美国公举总统之事……”。⑦

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可以看出《申报》并没有偏袒或盲目崇拜,而是希望展现一个客观的美国形象。

三、结论

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无疑是地球上最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国度。世博会这个舞台,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里,展示着人类最新的发展。

《申报》通过客观的报道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平台,并构建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的美国形象。这个形象既有当时国人理想中的繁华,有许多先进的知识技术值得他们去虚心学习。但同时,作者并不是盲目去崇尚美国的富有,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窝藏着的国人不了解的黑暗、不公正,要他们引以为戒。

这些报道是开放思想的呈现,为晚清时的国人特别是渴望先进知识的知识分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当时的很多文人包括康有为都从中受到了鼓舞。作为一份全国性的也是负责任的大报,《申报》的确发挥了全面地提供世界知识,构建合理可观的西方国家形象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东行日记接续前稿,登于1876年9月8日《申报》,第2-3页

②论美国各事,登于1876年9月14日《申报》,第1-2页

③费里地费城记略,登于1876年9月14日《申报》,第3页

④美国寄居华人缘起并叙今日情形,登于1876年9月21日《申报》,第3页

⑤论旧金山星架坡两处宜设领事等官,登于1877年3月3日《申报》,第1页

⑥论英美两国待中国人各不相同,登于1877年5月10日《申报》,第1页

⑦论旧金山设立领事各官,登于1876年9月26日《申报》,第1页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蕾 姚少宝

猜你喜欢

世博会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关于开展观赏石鉴评专业人员申报的通知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察汗乌苏水电站CDM项目申报成功略谈
喜游世博会
世博会历史
世博会中国馆昨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