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古镇尚稽

2009-04-29袁昌文

理论与当代 2009年12期
关键词:黔北乌江文化

袁昌文

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哪里呢?我不敢说在尚稽;但我可以说,在黔北文化的星空中,尚稽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尚稽古称上溪,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曾为播州(今遵义)南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尚稽文化始于南宋年间,当时播州的杨氏统治者倡儒学,建孔庙;又大兴佛教,引进道教,广建寺院、道观。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是尚稽文化的源头。元明清时期,元代土司杨汉英,重视文化教育,加上四川、山西等地的文化人进入播州,不少人定居尚稽,兴办学校,参加科考、著书立说,推动了尚稽文化的发展,使尚稽成为播州文化的一个亮点。

尚稽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尚稽文化在文人。尚稽这个总面积106平方公里,4万人口的镇,历史上竟出了举人、进士、贡生40多人,他们的著作及名篇近百种,如李凤宣的《读史论略》、《遵义纪闻》,李为的《易经句解》、《翠竹亭诗草》,张书绅的《春秋辑论》、《毛诗辑论》等,对于古籍研究、文学创作、传播儒家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尚稽,也是文人辈出,新中国建国后培养的尚稽大学生有上千人。在尚稽文人中,李兴武、钟永玖是我的朋友。李兴武是西南民族学院教授,对于现代写作学的建设,发挥过积极作用;钟永玖在2008年,曾以13部著作,数百篇文章,200多万字的成果,被评为贵州省写作学会成立25周年十佳著作人,为写作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尚稽文化在古建筑。建筑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尚稽的古建筑,最有名的当数陈公祠和袁氏民居。那天,我到陈公祠参观,仰头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以为是岳阳楼、黄鹤楼飞来此地!这座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的阁楼,高28米,由主阁、衬阁、左右两厢、风雨廊、碑廊组成,雄伟挺拔、气势恢宏,岿然屹立于尚稽镇中心。无论是建筑的布局,还是雕刻的精湛,泥塑的花纹,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在省内外也是少见的。所谓陈公,乃山东人陈玉壁,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任遵义知府,一日下乡巡视,见柞树成片,却无人养蚕,于是历尽千辛万苦,三次从老家山东引来柞蚕种,教民养蚕巢丝之法,贵州从此有了丝绸纺织。当时遵义的丝绸,不仅销往省内外,而且“销西域,贩南洋”。老百姓对为民办好事的官是怀念的。在陈玉壁死后多年,尚稽乡坤张书田、李镳发起修建了陈公祠,以纪念这位关心百姓的好官。陈公祠大门上的石刻联“种搬山佐远,泽及播州长”。是对为官者的重要启迪!

尚稽的袁氏民居,是一座建筑艺术品,一座青瓦木结构的民居博物馆。且不说它设计大方,结构和谐,风格古朴,单是它的雕刻,就让人惊叹不已!民居的木雕石刻、浮雕镂空上千处,处处技艺精湛,各具个性,内涵深厚,决不雷同。比如主庭院正大门,共四扇,雕有百兽图。正门两旁,各有一排窗户,均为木条交叉组成长方格图案,在每一个交叉处,都有浮雕,先是百鸟图,再为百花图、百果图。这些雕刻线条流畅、刀法娴熟,不管飞禽走兽、奇花异果,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两边厢房的大门上、木窗上,还有更多的、寓意丰富的雕刻。均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这是我在一生中看到的最高水平的木雕,想不到尚稽的建筑文化如此丰富多彩。

尚稽文化在古墓。尚稽的古墓有几十处,以万家花坟、张家坟、李家坟最为著名。

万家花坟位于镇城南一公里处的毛坪村。墓主官至御前三品,人称万天官,死后回乡安葬。墓高2米、宽6米、长10米,有石刻浮雕、墓主生平,还有朝廷翰林院大学士写的铭文,一派官墓的气派。可惜这座建于明崇祯辛已岁(公元1631年)的古墓,因年久失修,加上盗墓者的破坏,已残败不堪。但它包藏的墓葬文化,至今还放射着光辉。

张家坟在尚稽沪江村甘溪沟山坡上,那是一片灌木夹道,森林茂密的坟莹,埋葬着张家310位逝者。各种形状和年代的墓碑数十块。我站在张家先祖张太璞的坟前,那斑驳的墓碑,好像一册历史书;那字迹已模糊的碑文,仿佛在向我叙说在这里躺了三百多年的张太璞的故事。原来,张太璞是山西大同人,曾任明御马监正,官居四品。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起义,清兵人关,张太璞带着家小,从京城颠沛流离,逃难到遵义,在银杏都定居,已有360多年。张太璞重视文化,以耕读为本,子孙出了不少人才,张汝霪、张汝霎、张极、张书坤、张书岩等举人、进士、贡生有近二十人,为尚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氏古墓在官田坝。其先祖墓气势恢宏,占地六七十平方米,石雕精湛,布局合理,艺术性较高。李氏祖藉四川泸州,文化世家,元明清三个朝代出过10名进士、30多名举人。160多年前,李孟生携家眷移居尚稽。其子孙李凤翎、李为、李镳先后中举人、进士。李、张两姓通婚,开设私塾学馆,为尚稽培养了不少文化人才。现有李氏族人约1500人,近年来考上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的就有80多人,有的在外地当了教授、厅局长。如李树烈,就做过云南省水电厅厅长。

尚稽文化在红军遗址。尚稽位于全国三十条红色经典旅游线之一的贵阳——息烽——遵义——仁怀一习水——赤水之遵义县境内,是这条旅游线上的明珠。1935年1月至3月,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三军团上万人辗转尚稽镇,强渡乌江,奇袭茶山关,建立尚稽临时苏维埃政府和青坑农会,留下了许多可敬可泣的故事,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尚稽人。

尚稽文化在乌江。乌江是贵州人的母亲河,水流量超过黄河。流经尚稽的十几公里乌江河段,属于乌江中游。河水清澈,两岸群山峭壁对峙、植被完好,时见流泉、飞瀑、溶洞,一步一景、一峡谷一重天,是著名的乌江画廊的组成部分。除了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沿江两岸还有古码头、古渡口、摩崖石刻、古战场、古诗碑和红军抢渡乌江遗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存,各种文化相融,是尚稽乃至黔北的重要旅游资源。

尚稽文化还在文昌阁、川主庙、黑老庙、回龙寺,在清水河湖、石龙泉、采芹池、张家沟莲藕基地和黔北新民居,在囤灯、豆腐皮、朝天辣椒,在总投资42亿元的尚稽大坝铝工业区……

尚稽文化是如此丰厚,如此源远流长,在遵义、在贵州都是突出的。一个镇,就有上百个旅游景点,要走完这些历史的、现代的、红色的、绿色的景区景点,没有三五天不行,这在遵义,在贵州也是少见的。镇党委、镇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召开尚稽文化学术研讨会,广纳民意,博采众家之言,制定旅游总体规则。尚稽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工业旅游的兴起,将吸引省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文化古镇尚稽将又以旅游大镇、经济强镇的身份,屹立于黔北大地、乌江河边。

猜你喜欢

黔北乌江文化
又见乌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乌江,乌江
黔北乡间——寻觅时光的味道
黔北煤田官田坝向斜煤层气赋存及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