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贵州城镇化建设
2009-04-29陈宁
陈 宁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位于贵州西部旅游黄金线路的枢纽位置,当地居民素有用石头砌房的风俗,据清朝时期编修的《镇宁州志》记载:“镇宁城垣甲于上游,石色晶莹,砌工致密,四面一律整齐,在昔有‘石头城、‘银镇宁之誉。”是我省一座富有地域特色的县城。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镇宁在城建投入上一直严重不足,致使城市建设滞后,城市品味不高,在游客眼中形象不佳,严重制约了镇宁的发展。
在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该县深化县情认识,紧抓毗邻黄果树和龙宫两个国家5A级风景区、是全省重点扶持的7个旅游示范县之一、省名优旅游商品生产基地、贵阳城市经济圈中唯一的民族自治县等发展区位特色,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提出了大力实施“城建活县”的发展战略,围绕“东西贯通、南北拓展、旧城改造、新区开发”16字方针。不断加大对城建的投入力度,逐步偿还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的历史欠帐,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地方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和谐人居,努力把镇宁打造成为贵州重点旅游城市和镇胜高速公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城市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实施三大工程,提高城市承载力。一是畅通工程。相继完成了投资5000余万元的城区主次干道的硬化,总面积11.6万平方米;镇胜高速公路镇宁段连接线建成通车,加快县城路网建设,投资650万元对旧城区19610平方米主道路进行改造,初步形成“井”字形的县城道路框架。二是市政配套工程。改造铺设城区供水管道26公里,使日供水能力达到每天2万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系统。实施了城区道路绿化、亮化工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进展顺利。三是居住工程。启动占地3万2千平米、总投资2600万元的廉租房建设,建立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实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解决了拆迁户和低收人家庭的后顾之忧。规范房地产开发,有效扩大商住面积,建设规模为19624平方米的香泉苑等一批项目相继建设完工。截止今年第三季度,县城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城区路网通达14.8公里,县城绿化率20.3%,亮化率达95%以上,城区供水覆盖率99.98%,人均住房面积28平方米。
加强环境整治,提高城市吸引力。一是改善政务环境。出台了《镇宁自治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暂行办法》,加强行政问责。以政务公开为突破口,认真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方式,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和督促检查工作机制,帮助投资者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实行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二是规范市场环境。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城关镇城南、城北集贸市场存在的“脏、乱、差”突出问题;加强物价监管,严查价格欺诈和乱涨价行为,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优化人居环境。制定了《镇宁自治县“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纲要(2006—2010)》,相继出台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市容环境管理长效管理措施。在安顺市6县区中,率先在县城平稳取缔了三轮车,对黄果树南北大街等主干道实行高标准管理,对次干道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对流动摊点、便民摊点实行划线定点,城市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和安顺旅游次中心城市“三城同创”为载体,促进市民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挖掘文化底蕴,提高城市魅力。一是挖掘渊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充分挖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目录的“布依铜鼓12调”,以及被誉为“夜郎国历史文化活化石”的蒙正苗族竹王崇拜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自2008年以来,每年定期举行“夜郎竹王文化艺术节”,大力宣传和提高镇宁特有民族文化的知晓度、知名度、美誉度。整合彭德怀、杨尚昆、张爱萍等开国元勋长征时经过镇宁留下的革命史迹,修复陆瑞光烈士故居,拟建“沙子乡——六马乡——良田乡”红色旅游文化线路。二是建设多彩的民族文化广场。注重恢复和突出镇宁历史上特有的“石城”和“银城”建筑风格,启动建设占地5000平米的人民广场,对占地7700平米的民族文化广场进行改扩建,建成占地2000平米的黄果树南北大街绿化带休闲广场。三是打造经典的体旅结合赛事。以举办被列入我国十大路跑赛事之一的“万人奔向黄果树半程马拉松比赛”和“全国青年暨大学生掷球锦标赛”两项国家级体育赛事为契机,加大对镇宁的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打造镇宁“体旅结合”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