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逊使团出使印度问题探研

2009-04-29李晓妮

史学集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美国印度

李晓妮

摘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印度地缘战略重要性凸显。为了取得印度的参战配合,1942年英国派出克里普斯使团去印度解决英印关系危机,美国则派出了以约翰逊为首的技术使团赴印协助双方解决问题。从约翰逊被任命到该使团为调停印度事务大费周折的过程,透视出美国在这一时期对印度外交政策的矛盾性:既支持印度的独立,充当反殖民主义的斗士;又试图加强对印度的政治经济渗透,同时还不得不顾及英美两国的特殊关系。而一旦需要作出选择,英美关系又往往会被放在外交政策考量的首位,这恰恰反映了美国传统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外交之间的深层矛盾。

关键词:约翰逊使团;美国;印度;克里普斯

中图分类号:K71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59-8095(2009)02-0112-06

1942年美国派出了由路易斯·约翰逊(Louis Johnson)率领的技术援助印度使团,其表层目的是开发印度的工业资源以作为盟国在远东和近东的军事基地。但该使团还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即解决英印关系危机,使印度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则是约翰逊作为总统私人代表比他的技术使团的活动更为重要的使命。作为美国对印外交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官方使团,从其组建到约翰逊为调停印度问题大费周折的过程,充分反映出了美国在这一时期对印度的外交政策及特点。

一、约翰逊使团的由来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忙于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对外奉行孤立主义外交。而且,美国认为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不便插手其中。1938年,罗斯福总统拒绝会见印度国大党领导阿里,就反映了这种漠视态度和小心谨慎地避免美英关系紧张的策略。二战前美国和南亚次大陆的沟通联系极其有限。随着二战的爆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面临着新一轮调整,美国和次大陆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欧洲形势的日渐恶化使得英国无暇顾及印度,美国则趁机加大对印度的政治经济渗透,如设置外交使节和签订贸易条约等。同时,由于日本在远东侵略范围的扩大,战争已经从夏威夷蔓延到菲律宾乃至整个中国。美国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彻底放弃了一贯的中立立场,正式参战。此时的印度由于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与重要的地缘位置而成为美国关注的焦点,美国欲将其变成它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重要基地。1942年新加坡、缅甸陷落后,印度岌岌可危,其地缘战略重要性愈加凸显。陆路方面,它的东北部紧靠远东战区的大本营——中国,西连阿富汗和伊朗,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北倚喜马拉雅山;水路方面,它东南濒临孟加拉湾,西南面临阿拉伯海,南连印度洋,为亚、非、欧和大洋洲海上交通枢纽,也是欧、亚、非三洲的海上信道。如果德日在印度会师,后果将不堪设想。

盟国迫切需要印度参战,而印度对此却持消极态度,这主要缘于英印危机的加剧。从英国殖民势力入侵印度起,印度人民就没有停止过反英斗争。二战爆发后,在英国对德宣战的同时,印度总督林利思戈竟然没有和印度各派领导人商议就代表印度对德宣战。林利思戈此举遭到印度国大党、穆斯林联盟等党派的强烈不满,英印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大党领袖尼赫鲁抱怨说:“一个人——他既是一个外国人,又是一种可恶制度的代表人——竟能够把四亿人投入战争中去,而对他们连最起码的商量都没有过,在那千百万人的命运就可以被这样地决定的制度中,有些东西是根本错误和腐朽的。在自治领中,决议是在经过人民代表充分的讨论和对各种不同观点考虑过以后才取决的。在印度就不是这样,它伤了印度的心。”1941年8月英美联合发布的《大西洋宪章》似乎使印度问题出现了转机,宪章第三条明确规定:“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剥夺权利的国家”,这使包括印度在内的殖民地人民深受鼓舞。然而,同年9月丘吉尔却又武断地宣布《大西洋宪章》不适用于印度。英印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印度的民族主义者声称“没有独立,哪怕是对战后的独立的承诺,没有战时建立一个印度自治的政府,印度人不会全心全意战斗。他们对保卫英帝国不感兴趣,尤其是未经他们的同意就将他们带人战争”。国大党把在战时成立印度国民政府、战后准予印度独立作为支持英国作战的条件。但丘吉尔在印度独立问题上的态度却始终非常强硬。“英国并没有任何放弃控制印度人的生活和发展的意向……我们并无意放弃英王皇冠上的那颗真正最为光亮而珍贵的宝石,这颗宝石在构成大英帝国的光荣和强大上比较我们所有的自治领和属地有过之而无不及”。英印关系由此陷入僵局。

印度的形势引起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国务院大部分高官甚至是广大美国民众的关注。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的伯利(Adolf Berle)曾在给总统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印度是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库,在供应战略物资上占有优势地位,它的资源允许额外供应,将是至关重要的,将印度由被动转变成主动的合作,它的参与将是最重要的。”来自情报协调办公室(OCOI)的研究和分析报告指出“印度人对战争的支持是个问题。这个国家有很大的潜能,可能是在东南亚战争的决定因素……但是内部的混乱会损害战争的努力,对盟国可能是灾难性的”,建议美国介入印度问题。美国民众也不断对罗斯福施加压力,有人甚至预言在印度将要发生“反对所有白人的报复性屠杀,因为士兵对英国的态度已经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程度”。他们要求美国介入印度事务中。

中国方面要求美国参与印度事务的呼声也很高。蒋介石在1942年2月访问印度后,针对印度严峻的政治形势,写信给罗斯福希望其能劝说丘吉尔对印度作出让步,“如果印度问题不立即解决,危险将与日俱增。……而如果日本知道印度目前的形势而加以袭击的话,他们将会非常顺利就取得成功”。“印度的政治状况是极其危险的。如果英国政府不能改变对印度的政策,就等于把印度拱手送给敌人,邀请敌人尽快来占领印度。……他们在欺骗自己和人民使之相信危险还没有到来,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战争已经来临,他们也没有战斗的决心。马来西亚的陷落,大概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现在印度的军事准备还不如当时的马来西亚”。他认为“如果印度的政治形势有所好转的话,将可能阻止敌人进入印度的野心”。蒋介石关于印度形势的观察分析,对于美国政府和白宫决定介入印度事务并就印度问题与丘吉尔进行协商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正当美国赋予印度重要的战略意义之时,印度外交总代理巴雅帕(sir Girja Shankar Bajpai)于1941年11月向美国提交了一份关于印度战争努力的报告,该报告在追溯印度为战争所做努力的同时,强调印度的战争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希望美国派一个使团到印度,就美国应该为提高印度战争生产能力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进行研究和建议。在报告中,巴雅帕始终强调印度和远东形势的重要性,他提出“印度有接近64000里公路线,有100万人等待入伍,他们中的四分之一将服役于印度境外,如利比亚、伊拉克、伊朗和马来西亚。如果提供适当的装备,印度有几乎无限的人力去利用。”报告还指出印度将计划增加124个步兵营,增加陆军的力量将近150万,如此大规模的扩军计划其潜在效果在远

东将是非常明显的。不过,巴雅帕最后却提出印度在人力物力等诸多方面所受到的限制,如在指挥资源、医疗技术力量、对空作战能力以及非铁金属资源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印度所需要的某些机动储藏,尤其是发动设备和马达及机械工具如摩托车辆等将应完全从美国获得。很显然巴雅帕报告的目的在于向美国表明:印度能为战争做出多大的努力,取决于美国能为印度提供多大的援助。

巴雅帕的报告得到了伯利的认可。他提出“如果通过技术援助,在印度增加有限的机械工具和零部件的数量,印度的陆军力量可能大增……将更加有效地利用印度的人力,在必要的时候将在这一地区建起一支攻防并举的战斗力量。”鉴于国内外的压力,加之罗斯福总统本人对印度独立事业的支持,美国决定派技术使团支援印度。经伯利推荐,使团由前战争部助理部长路易斯·约翰逊带领,其成员包括:美国前贸易部长助理亨利·格锐迪(Henry F.Grady)、阿瑟·哈林顿(Arthru W.Harrington)、哈里,贝斯特(Harry E.Beyster)和德克·戴克(Dirk Dekker),约翰逊被任命为“总统的私人代表”。

二、约翰逊使团肩负的使命

就在约翰逊使团组建的同时,丘吉尔迫于国内外压力,已于1942年3月10日派出了克里普斯(Stafford Cripps)前往印度解决政治危机。这样,对于约翰逊使团所承载的使命问题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解读。1942年3月9日,白宫在对外公布的声明中明确宣布使团的任务是去印度“调查和研究,以便为增加印度战争生产能力提供建议”。但由于约翰逊使团紧步克里普斯使团后尘赶赴印度,这又不可避免地赋予了约翰逊使团重要的政治使命。实际上,在约翰逊赴印之前,伯利就曾告诉约翰逊,“作为总统私人代表的使命要比他的技术使团的活动更为重要”。然而,对于约翰逊的政治使命,无论是罗斯福还是伯利从来没有正式宣布过,甚至是约翰逊本人对自己的具体使命也曾有过质疑。罗斯福在给英印总督的信中只提到约翰逊拥有丰富的战争准备经验,而对其政治使命却只字未提。这也是引起当时许多官员及后来学者对约翰逊的使命付诸争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有人认为罗斯福派遣约翰逊没有政治目的,约翰逊在印度的活动不代表罗斯福的意愿。如当时驻英大使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认为罗斯福不想要约翰逊在印度政治事务中管闲事。他在给总统的电报中写到:“有一个不幸的印象是约翰逊正在作为你的私人代表,并在你的指令下在英国和印度国大党之间进行调停。……我有一种感觉,克里普斯在利用约翰逊而约翰逊反过来随便地利用你的名义。我已经告诉首相和艾登,作为一个调停人约翰逊并不代表您,不管他做什么他都是应克里普斯的特殊要求。……我认为降低约翰逊的参与作用将是非常重要的。”有印度学者认为,“罗斯福在派遣约翰逊时,没有正视一种积极的美国作用直到盎格鲁一印度之间的决议已经达成”。另一方面,多数学者认为罗斯福希望约翰逊介入克里普斯协商。如麦克法兰(Keith D.Mcfarland)认为约翰逊的任命“表面上看是为增加印度的战争生产能力所采取的一个单纯的技术上的决定,实际上则是政治和军事的双重产物”,马力克(Malik)则认为“约翰逊作为罗斯福的老朋友,他与克里普斯使团同时在印度出现表明了美国对南亚事务的极大兴趣”。笔者认为,约翰逊此行担负着技术上和政治上的双重使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以后者为主。从罗斯福总统来看,他非常清楚约翰逊使团首先负责的是一种政治担当,它是政府努力对英国施加压力以使其在印度的统治自由化和寻求政治解决与民族主义者的关系的一部分。

约翰逊到达印度后,在完成他的技术使命的同时,努力参与印度的政治事务,为解决英印之间的关系危机作出了巨大的努力。1942年3月29日,克里普斯在印度发表了关于印度问题的方案,即克里普斯方案:战后,印度将建立一个新的国体。英属印度的任何一个省如果不愿接受新的国体将有权保留现在的宪法位置。对于那些不同意的省份,英国将准备给予其与印度联邦同样的地位。然而,该方案却没有得到印度任何方面的欢迎,因为他们不确定怎样自治、具体什么时候才能自治,他们看到的只是在战时英国给予印度的权利太少。尼赫鲁等人认为方案首先应该解决目前印度的防御成员身份问题,战时英国未将印度作为盟国的平等伙伴,他们自然也就不敢相信其在战后会履行承诺。甘地和其他国大党领导人则认为英国已经失去了战争,它也就没有权力确保印度的未来。4月11日,国大党工作委员会正式拒绝克里普斯方案。真纳及其领导的穆斯林联盟认为方案的实施将使巴基斯坦成为“一个遥远的可能性”,因此,强迫穆斯林联盟加入一个主要目标旨在建立新的印度联盟的立宪实体是不公平的,于是也拒绝了克里普斯方案。印度的无党派对印度的防御成员身份问题也深感不满,拉贾戈帕拉查理(Rajagopalachari)指出:“我们非常遗憾,更多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宪法的未来而不是现在的需要上……在印度人的思想里,除非在目前的防御安排中给印度政府一个合适的位置,否则他们不会把任何权利的转移当作是真的”。克里普斯方案在印度遭到广泛的拒绝,协商处于破裂的边缘。

4月3日,约翰逊抵达新德里,次日开始与克里普斯、印度总督及尼赫鲁等印度各派领导人进行频繁的会晤,不断了解情况,提出新的建议,努力挽救克里普斯方案。约翰逊赢得了克里普斯的信任,在约翰逊的建议下,克里普斯调整了他的草案。在新的草案中,印度在战争内阁和太平洋战争委员会中有了“一席之地”(提供了一个席位),并且承诺在太平洋会议中为其预留一个位置。同时约翰逊给罗斯福写信建议其对丘吉尔施加压力,以便使协商成功,约翰逊在信中强调国大党中像尼赫鲁等一些领导者对英国充满了不信任,宁愿与美国合作。然而罗斯福认为这个时候对丘吉尔施压,会加剧局势的复杂性。拒绝了约翰逊的建议,但同时要求他继续关注印度局势的发展。随着对印度问题了解的逐渐加深,约翰逊对印度领导人的态度也在改变。在他最初与尼赫鲁会谈时,他站在英国一边,告诉尼赫鲁美国将支持“大英帝国结束战争,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帝国的统一”,如果国大党想要得到美国的支持,他应该全力支持战争。而通过与尼赫鲁的接触,约翰逊得出结论:“尼赫鲁与我合作非常好,……我会得到他的全力帮助;他是我们在这里的希望,我信任他”。当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再次断然拒绝新的建议后,约翰逊又匆忙与克里普斯协商,建议在防御上进一步调整增加印度人的权利,或至少表现出这种意向。他们很快又达成一致,都认为应该允许国大党加入印度政府。于是,在几个小时里尼赫鲁、约翰逊和克里普斯就又草拟出一个新的方案,即所谓的“克里普斯一约翰逊方案”。协商似乎已经成功在望了,然而,正当约翰逊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之时,克里普斯却尴尬地告诉约翰逊,没有丘吉尔的同意,他不能改变最初的宣言草稿,并且丘吉尔已经通知他,对于克里普斯想要的任何变化他都不会同意。约翰逊感到非常气愤,再次希望罗斯福能够对丘吉尔施加压力,他还建议美国重新审视在这一地区的全部政策,应该停

止与英国的联系,给印度提供直接的援助。

在约翰逊的一再要求下,1942年4月11日,罗斯福终于写信与丘吉尔。在信中,罗斯福谈到他非常希望丘吉尔找到一种可能的理由推迟克里普斯从印度返回的日期,为阻止协商破裂而再一次做出努力。罗斯福还特别强调了美国公众的想法:“僵局是由于英国政府不愿在印度人民自治权问题上进行让步而引起的……如果任由现在的协商破裂,只是因为美国人民已经提到的问题,那么随着士兵对我们的陆军或海军的失望,印度将被日本成功占领……假使你不可能推迟克里普斯的返程,你个人给他指令去争取做最后的努力。……如果你做了这种努力而克里普斯依旧不能与印度达成一致,那么至少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公众对英国政府所做的努力感到满意,而不会将失败的责任推给英国。”罗斯福依旧建议在印度建立一个临时政府,而且以英国方面一向很在意的美国公众的力量对丘吉尔施压,希望能力挽狂澜。然而,丘吉尔回信婉言拒绝了罗斯福重开谈判的建议。当时克里普斯已经离开印度,而且丘吉尔“警告”罗斯福:“如果美国舆论真是处于罗斯福所声称的那种状态,丘吉尔将准备辞职,去‘重新享受私人生活,但他不会按罗斯福建议的方针行事。”尽管此时约翰逊依旧对恢复协商抱有希望,尼赫鲁也给罗斯福写信要求其进一步对丘吉尔施加压力,但罗斯福确信进一步提及此问题将会危急美英之间全面的友好关系,因此对印度独立问题的态度变得冷淡。随着克里普斯使团的失败,约翰逊继续留在印度已经毫无价值,5月,约翰逊以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为由提前回国。但罗斯福在约翰逊调停过程中的态度已经充分证明,约翰逊使团此行的政治使命是不言而喻的。

三、约翰逊使团未能完成政治使命之原因

约翰逊使团赴印度的直接公开使命是领导技术使团调查和研究,以便为提高印度战争生产能力提供建议。约翰逊到达印度后,访问了许多生产军火和武装设备的厂家代表;与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举行过多次讨论会;给总督提出了许多支持和建设性的建议,包括建立一个服务于战争的政府和工业组织,能够确保有效协调印度的生产关系,针对印度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以便实现战争产量的最大化提出建议。技术使团在印度取得了印度政府和企业界的完全合作,在抵抗侵略的共同目标方面,已经设法开辟出了一条美印之间更亲密合作的通道,可以说使团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军事使命。

然而,作为总统的私人代表,约翰逊却没有圆满完成其政治使命。其中原因众说纷纭。约翰逊自己认为罪魁祸首是丘吉尔。“要是克里普斯还有那么一点儿自由或权利的话,他和尼赫鲁能在5分钟内解决它”。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是霍普金斯的行为破坏了约翰逊的计划,当丘吉尔向霍普金斯透露对约翰逊的不满时,霍普金斯向其保证“约翰逊在调停印度事务上并不代表罗斯福总统”,这大大加强了丘吉尔的力量,也使得人们更容易对克里普斯一约翰逊方案产生怀疑。还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约翰逊没有圆满完成政治使命与罗斯福有直接关系。首先,在任命约翰逊为总统私人代表时对其政治使命没有公开说明;其次,在协调英印危机时罗斯福拒绝了约翰逊的建议;最后,当克里普斯计划已经注定失败时,罗斯福才对丘吉尔施加较强的压力,然已经为时过晚。而且当丘吉尔面对美国的压力表示不满且以辞职相要挟时,罗斯福的重点又转移到维护英美特殊关系上来。

笔者认为,约翰逊未圆满完成任务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第一、英国方面丘吉尔的固执是导致约翰逊协商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位曾经将印度比喻成“英王王冠上最闪亮耀眼的宝石”的首相是一位坚定纯粹的殖民主义者,在印度问题上绝对不会作出任何原则上的让步。第二、美国政府在约翰逊调停印度事务过程中,其决策者和执行者在沟通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罗斯福对使团任务的交代、对约翰逊作为私人代表的特殊使命的强调都不十分明确,罗斯福态度的“暖昧”,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外交弹性,使约翰逊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来自总统的一个促进印度问题解决的命令。而作为执行者的约翰逊,对于自己的政治使命并不十分清楚,从有效执行的角度讲,约翰逊没有很好地完成使命。第三、美国政府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需要,始终以矛盾的心态来面对印度的形势,一方面,美国传统的文化信仰是追求独立民主,倡导非殖民化。基于此,支持印度独立事业,美国倡导下的《大西洋宪章》是最好的体现;另一方面,战争需要英美紧密合作,维持特殊联盟关系,因此,美国的政策又以不伤害英美感情为重。这一点从罗斯福选择约翰逊作为总统私人代表本身就可窥见一斑。约翰逊“具备忠诚、好斗、对人友好的品质,他不需要特殊的指令就能够采取主动行动卷入协商中并将双方召集到一起”,罗斯福知道以约翰逊的性格,会努力参与印度的政治协商,他也希望约翰逊会取得成功。而一旦约翰逊未完成政治使命或者英国方面不满,罗斯福也有借口托词。事实的确如此,当丘吉尔对约翰逊表示不满。霍普金斯向其保证“约翰逊在调停印度事务上不代表总统”时,罗斯福对此并未表示异议。第四、民族独立运动此时已呈方兴未艾之势,已经成为历史的大势所趋,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约翰逊的调停,究竟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应客观地去面对。

总之,在二战爆发、英美结成特殊关系而民族独立运动势不可挡的复杂国际背景下,约翰逊使团未能圆满完成其使命。而从约翰逊被任命到该使团为调停印度事务大费周折的过程,透视出了美国在这一时期对印度外交政策的矛盾性:既支持印度的独立,鼓励其充当反殖民主义的斗士;又试图加强对印度的政治经济渗透,同时还不得不顾及英美两国的特殊关系。而一旦需要作出选择,英美关系又往往会被放在外交政策考量的首位,这恰恰反映了美国传统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外交之间的深层矛盾。

责任编辑宋鸥

猜你喜欢

美国印度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印度大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