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千元拍卖游戏

2009-04-29

农家参谋 2009年2期
关键词:百元大钞林先生竞价

佚 名

在一个鸡尾酒会上,张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百元大钞,向所有的来宾宣布:他要将这一千元拍卖给出价最高的朋友,大家互相竞价,以50元为单位,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出价最高的人只要付给张先生他所开的价码即可获得这一千元,但出价第二高的人,虽无法获得千元现金,仍需将他所开的价码如数付给张先生。

这个别开生面的“以钱买钱”的拍卖会,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开始时,“100元”、“150元”、“200元”的竞价声此起彼落,直到价码抬高至“500元”时,步调才缓慢了下来,只剩下三、四个人在竞价。最后只剩下王先生和林先生在那里相持不下。

当王先生喊出“950元”时,张先生抖了抖手中的一叠百元大钞,暧昧地看着林先生,林先生似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1050元!”顿时,在会场里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张先生转而得意地看着王先生,等待他加价或者退出,王先生一咬牙说:“2050元!”人群里起了更大的骚动,林先生摆一摆手,喝了口鸡尾酒,表示退出这个“疯狂的拍卖会”,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结果,王先生付出“2050元”,买到了那叠共“1000元”的钞票,而林先生则平白付出了“1050元”。两人“平分秋色”,各自损失的“1050元”都纳入了张先生的腰包。

这个游戏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家苏必克发明的,想拍卖钱的人几乎屡试不爽地从拍卖会里“赚到钱”。它是一个具体而微妙的“人生陷阱”,参与竞价的林先生和王先生在这个“陷阱”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后都付出了痛苦的代价。

自古以来,人类为捕杀动物所设的“陷阱”,通常有下列三个特征:

1一个明显的诱饵。

2通往诱饵之路是单向的,可进不可出。

3越想挣脱,就越陷越深。

人生道路卜的大小“陷阱”多少也与此类似。社会心理学家泰格曾对参加“千元大钞拍卖游戏”的人加以分析,结果发现掉入“陷阱”的人通常有两个动机,一是经济上的、二是人际关系上的。

经济动机包括渴望赢得那叠百元大钞、想赢回他的损失、想避免更多的损失;人际动机包括渴望挽回面子、证明自己是最好的玩家或处罚对手等。那叠百元大钞就是一个明显的诱饵。开始时,大家都想以廉价而容易的方式去赢得它,希望自己所出的价码是最后的价码,大家都这么想,就不断地竞价。

当进行一段时间后,也就是出价相当高时,相持不下的两人都发现向已掉进一个陷阱中,却已不能全身而退,他们都已投资了相当多,只有再增加投资以“挣脱”困境。

当出价等于“奖金”时,竞争者开始感到焦虑、不安,发现自己的“愚蠢”,但已身不由己。

当出价高过奖金时,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是“损失者”,不过,为了挽回面子或处罚对手,他不惜“牺牲”地再抬高价码,好让“对手损失得更惨重”。

人生到处都有“陷阱”,大至商场上的竞争,小至等候公车,都有“陷阱”在等待着你。

譬如公车平常是十五分钟一班,当你花在等待上的时间超过十分钟后,你会开始烦躁不安,但通常你会继续等下去,等到超过十五分钟公车还不来时,你除了咒骂之外,也开始感到“后悔”——你应该在十五分钟前就走路或坐计程车去的。但通常你还会继续等下去,因为你已“投资了那么多的时间”,不甘心现在改坐计程车,结果就越陷越深,无法自拔,直到公车姗姗来迟,你的困境才获得解脱。

但人生有很多“目标”,并不像公车那样“必定会来临”,而目,投资的也不仅是你“个人的时间”。如何避免踏入人生道路上的“陷阱”,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心理学家鲁宾的建议是:

1确立你投入的极限及预先的约定:譬如投资多少钱或多少时间?

2极限一经确立,就要坚持到底:譬如邀约异性,自我约定“一次拒绝就放弃”,不可改为“五次里面有三次拒绝才放弃”。

3自己打定主意,不必看别人:事实证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等公车,“脱身”的机会就大为减少,因为“别人也在等!”

4提醒自己继续投入的代价。

5保持警觉。

这些方法大家也许都知道,但知易行难,一旦掉进人生的“陷阱”,抽身是不太容易的。

猜你喜欢

百元大钞林先生竞价
邻居林先生
邻居林先生
百元大钞的一天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管道天然气竞价交易引发的思考
邂逅西泠名家倪伟林先生
碰撞:恶意竞价与隐孕求职
引起注意
松紧带和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