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互动模式效益研究
2009-04-29李秀芬王彦温李伟
李秀芬 王彦温 李 伟
1.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之间的主客观指标的作用机制
1.1主观指标的作用机制
有研究表明,适宜的体育活动是改善人体抑郁、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偏执、敌对等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另外,不同运动负荷、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是,身体活动方式、运动负荷与人体不同心理表现之间的影响规律是什么?本课题通过心理健康问题调研,建立心理健康评价系统的同时,通过实验的方式,探寻以上各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建立起改善学生不良心理表现的运动处方系统。体育活动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效果。使人容易接受、见效快、无副作用且反弹小、便于自我调节.这是其他方法无法相比拟的。
1.2客观指标的作用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及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适宜的体育活动对人体许多器官产生生理效应,有助于我们身体健康、体育活动可以使情绪高涨,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但过度的体育锻炼则有损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按其健康程度可分为三种状态。一是正常状态,称常态。二是不平衡状态,是指个体心理处于焦虑、恐惧、压抑、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三是不健康状态,它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这时必须到医疗部门求助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如何教育存在心理不平衡的青少年问题,通过学校体育进行身体锻炼是青少年运动的主要方式。节节体育课上教师精心策划强度,每次课出一身汗,鼓励青少年在业余时间要参与那些中等到较大强度的身体活动,并享受其中的运动乐趣,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安排基础的动作技能跑、跳、投、柔韧练习。又要更多投入一些适合享受比赛成功乐趣的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也要教会学生在音乐陪伴下的有氧健身操、舞蹈、太极拳。通过上体育课,可以调节学生的情趣,增加快乐感、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2.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效益研究的三个阶段
2.1实验设计阶段
为了确保健康特征条目的全面的收集,本研究采取如下途径:首先,进行文献检索与理论研究,研究者对体育学、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认知建构理论、青少年健康心理等领域的相关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收集各种相关论述,对症状自评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体育锻炼感觉量表,对其中使用的有关问卷与测量工具作了仔细的分析,获得有关健康认知的描述条目。其次,为了探查青少年关于健康的认知,心理所想,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第三,形成量表。在青少年健康认知结构基础确定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项目,并征求心理体育教育学、健康学、社会学和体育教育领域等方面的意见,对每个条目可读性、内容的相关性、意义的明确性和简洁性,形成量表的基本结构和项目内容。
2.2计划实施阶段
根据不同的学生,试图建立体育活动处方,活动处方就是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坚持锻炼,每次在30分钟以上。出出汗,每次运动中很高兴,注意运动前伸伸腿,运动结束放松全身。针对学生体能的下降,解决教与学的关系十分重要,与心理辅导教师与部分青少年沟通。在这个阶段,进行体育知识的灌输,利用板报宣传保健知识,在教学中反复地利用锻炼身体的方法:重复练习法、间歇练习法、连续练习法、变换练习法、综合练习法等让他们掌握这些方法用于平时的锻炼中,把锻炼手段教给学生。散步:包括普通散步法、快速散步法、定量散步法和摆臂步行法。健身跑:包括走、跑结合法、全程耐力跑、越野跑、自然地形跑、原地跑、登山跑等。球类、体操、武术等。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研究,针对学生目前出现的肥胖、近视等增高现象,究其主要原因,学生能量摄取的多了活动的少了。现在的小学生愿意上体育课,老师也负责任,教给他们玩的方法,避免受伤的动作及行为,孩子们无论拿到毽子、足球、篮球、排球,还是跳绳、玻璃球等器材。他们都会玩得很快乐。高中生也喜欢上体育课,男生闲不住,大部分女生闲着聊天,他们几乎没有业余时间锻炼身体。大学生也喜欢上体育课,课上有一定的负荷和负荷强度,他们有足够的业余时间,不打篮球,打游戏,影响体质与健康后天因素是通过营养、卫生、运动三大因素来实现的。在运动处方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干预因素影响下,可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研究是教师依据学科内容和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状况或者根据选择的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健康意识,积极主动地参加身体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锻炼方法。
2.3推广阶段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水平,针对青少年的肥胖、近视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每次课都要精心策划,让学生节节都达到中等强度以上水平,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状况。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研究,可以指导教学实践,为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效益提供科学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