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产权伦理的现实意义
2009-04-29宋雪艳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产权已引起了经济界的广泛关注。产权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其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一定的产权制度总是基于一定的产权价值观构建起来的,产权制度的有效运行和产权关系的协调,更依赖于产权伦理的规范与约束。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把产权伦理放在重要的位置进行研究。将会对产权制度的选择和产权运行的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权;产权伦理;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宋雪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上海,200241
[中图分类号]D9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2—0007—0003
“保护所有权乃是各国家的道德神;因为它在这些国家里维持家庭的和睦,使人道流行;因为人们之所以联合起来,只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所有权;因为唯有公正几乎包括一切美德,而公正就是把属于谁的东西给谁,因而归结起来就是保障这种所有权。”法国18世纪哲学家爱尔维修的这一论断,道破了整个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产权与伦理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产权是伦理的基础,规定着一定社会伦理的基本特质和发展状况;伦理是产权安排的价值尺度,是产权运作的重要规范和保护产权的基本方式。产权与伦理的结合,实质上构成经济伦理中的一种重要的伦理价值形态——产权伦理。产权是经济社会生活中一项根本性的制度安排,产权关系是人们之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产权安排中包含着深刻的伦理规定,产权关系的协调更需要道德的调节。产权伦理作为调节人们财产权利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全部经济伦理的核心,是整个社会伦理的基础,它对经济社会生活,对当前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突破“概念”看实质
什么是“产权”、“伦理”?什么是“产权伦理”?这些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概念。
所谓“产权”,即财产权利,也称财产权,它是人们围绕财产而建立和形成的经济权利关系,如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受益权等。产权的直接形式虽然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却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产权所触及的实质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伦理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各种道德规则和行为标准”。那么,这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实质上,“产权”是在承认社会个体的“逐利”动机和“获利”手段正当的前提下,对社会个体获得财产的方式、拥有财产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界定的法律概念。因此,它作为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之中进行的经济活动、形成的经济关系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应当是清晰明确的。只有真正做到了这样的清晰明确,现实社会个体的存在才能拥有坚实的基础。人们对特定社会个体之诸行为的判断和评价,才具有真正现实的依据和合法性。因此,就“产权”与“伦理”的相互关系而言,可以说前者是后者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前提之一。所以,非常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这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概念——产权伦理的内涵。
所谓产权伦理,就是人们在处理产权关系中所形成的一种自律性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是调整人们财产权益关系的一套规范体系。产权伦理包含两个层次:首先它是一种制度伦理,是产权制度确立的依据和运行的准则;其次,它也是一种行为伦理,是人们在处理产权关系中的行为准则。产权伦理是一种以权利为基础构建起来的道德体系,其实质和核心就是“尊重和维护人们正当的财产权利”。作为调节人们产权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产权伦理也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产权占有伦理、产权使用伦理、产权收益伦理和产权转让(交易)伦理等。
二、产权与伦理关系概述
产权(property)和伦理(ethic)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前者所涉及的是经济利益和财产关系,属于经济学和法学研究的范围;后者所涉及的则是伦理关系,属于哲学、特别是伦理学关注的领域。不过,要真正面对这两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便会发现它们是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产权与伦理的关系,首先表现在一定的产权界定是伦理道德产生的前提。伦理道德是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这种调节之所以需要,首先是因为人们之间有了利益的区分,而这种利益区分首先又是通过产权界定来实现的。
其次,社会的产权安排规定着社会道德关系的性质、内容及其变化。产权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权利安排,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因而,它规定着人们之间基本的伦理关系和相应的道德观念。
再次,产权规定了人们之间对财产的权、责、利关系,因而强化了人们的伦理责任。一定的伦理责任是建立在一定相应权利基础上的。同时,当社会赋予了人们一定的权利,也就要求人们必须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
由此可见,产权与伦理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是如此密切,那么对于两者的结合体——产权伦理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现实意义了。
三、研究产权伦理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或多或少与产权伦理的缺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更需要在全社会确立一种健全的产权伦理规范和道德观念。因此,研究产权伦理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产权伦理作为经济伦理的基础,是调节人们之间财产权利关系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是调整人们产权关系的一套规则体系。它通过不同的价值取向来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对于产权伦理的研究,其现实意义正是通过它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力表现出来的。
(一)产权伦理的功利价值:促成经济利益最大化
产权伦理作为经济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的功用就是服务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处于经济领域里的社会主体,总是把经济利益摆在核心位置,产权伦理只有认同并服务于这一核心,其存在才成为可能。而产权主体之所以接受产权伦理原则的规范,绝不是为了用产权伦理来约束自己的利益追求。相反,正是因为产权伦理能够为主体求得最大化的利益实现,才使得产权伦理在市场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产权伦理的功利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经济制度提供了最有效率的理念支持。经济行动效率受制于具体的经济制度,而一种经济制度的建构总是在一定的价值理念的支配下完成的。产权伦理具有前瞻性,它的功利价值理念是经济制度得以实现的价值导向。其次,产权伦理通过激励,为产权主体行为提供精神动力。它的核心就是尊重和维护人们正当财产权利不受侵犯。一方面,通过倡导权利与责任对等的产权制度安排;另一方面,通过提倡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取酬的价值理念,克服了“搭便车”和“吃大锅饭”的弊端,从而激活了产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了经济发展的精
神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私人合法劳动所得的合理性,并给予有效保护,从而极大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了经济主体“开拓”、“进取”、“创新”的创造财富的信心,使得社会主义的“蛋糕”越做越大,个人的口袋也越来越鼓。再次,产权伦理通过宣传、教育,内化为经济主体和人们的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有效的伦理约束可以大大降低产权保护及其运行成本,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缺乏必要的产权伦理意识,侵犯产权的现象经常发生,产权纷争时常出现,相应地交易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因而,在全社会树立一种保护产权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培育人们自觉的产权伦理意识,这也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二)产权伦理的道义价值:促成自利行为公益化
产权伦理的功利价值直接服务于经济主体的自利目标,体现了产权伦理与经济利益的一致。而产权伦理的道义价值则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公益目标,体现着经济主体与社会和他人关系的一致。产权伦理的功利价值应以不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背离道义的价值原则为原则。需要注意的是,自利行为公益化绝对不是将个人利益简单地公有化,而是要求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同时体现出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具体说来,产权伦理的道义价值,可以从自利行为的过程公益化和结果公益化展开。过程公益化即产权主体的自利实现过程必须也是他利的实现过程。作为财产的主体,他只有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以满足他人需要,在市场上通过平等交换,获得价值。因此,自利行为必须要以他利为前提,即满足他人的需要为前提,从而他利也即成为了公益。结果公益化即产权伦理要求经济主体从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通过纳税使一部分经济利益的所有权发生转移,以社会公共福利为归宿;另一方面,产权主体对自利最大化的追求,通过合法竞争,扩大生产,从而使财产主体的财产增值,于社会则意味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产权伦理的道义价值从而得以实现。
(三)产权伦理的文化价值:促使物性文化人性化
市场经济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的至上性。因此,这里的文化也总是围绕经济利益展开。例如:商业文化里的“一分价钱一分货”、“时间就是金钱”等观念,虽然有着文化味道,却明显包含着工具味。许多人接受这种物性文化的熏陶后,人们会感到他们身上铜臭味多、人情味少。如在中国人情味极浓的社会中,人们讲究“礼尚往来”,而你用AA制与朋友聚餐,别人会难以接受;亲戚、朋友之间买卖物品,讨价还价,别人说你小气;相互之间帮点忙,你按时计酬,别人不能理解。恰恰产权伦理在这里有“化干戈为玉帛”的作用。由于产权伦理是功利价值和道义价值的统一,而功利与物性相通,道义与人性相融。所以,实现物性文化与人性文化的融合,正是产权伦理文化价值之所在。首先,产权伦理通过倡导经济活动中的人文意识,淡化经济文化的物性特质,从而缩小物性文化与人性文化之间的差距。如通过商业标示“企业即我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作为一句企业文化术语,其物性特质被其人文情怀巧妙包容了。其次,产权伦理可以遏制经济文化中的唯利主义思潮,防止经济文化的物性特质过分膨胀,最终把物性文化限定在符合人性的基础上。现代产权伦理肯定了产权主体自主经营、自由流动、自利追求的权利,但是由于现实中的产权都不是孤立的,而总是与其他产权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因此,“外部性”不可避免,而负“外部性”是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由此,产权伦理的自律意识将约束这种行为的负面性。同时,产权伦理将“平等互利”作为基本原则凸显出来,对“互利”的认同,实质上是对经济主体谋利行为的权利确认,在人格意义上体现着对其他主体人的价值肯定。由于在经济领域里有了对人的关怀,经济文化与日常文化的沟通就成为可能。这将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
总之,产权伦理以它特有的功利、道义和文化价值取向,浸润于人类文明的各个层面,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经济实践活动,也为人们的经济行为增添了许多人文关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强对产权伦理的研究,必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的影响,其现实意义更是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