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姓:出自西安,盛于河南

2009-04-29

当代人 2009年2期
关键词:范仲淹

李 竑

一、范姓起源

范姓当前人口在中华姓氏中排第51位,分布很广,尤盛于河南地区。其来源主要有三。

1、出自祁姓,为帝尧孙刘累之后。据《姓苑》《广韵》《元和姓纂》等古籍记载,范姓历史上本是帝尧裔孙刘累的后代,在周代以前与杜姓同源,称唐杜氏,主要活动范围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一带。至周宣王时,杜伯被封在杜城,因敢于对晚年残忍的周宣王直言,当场被斩首,其子隰叔奔晋国,担任了士师(大法官),子孙也以官名为姓,改姓“士”。他的曾孙士会,在晋景公时担任上军主将。公元前593年,他领兵消灭了甲氏、留吁、锋派等部落,被封为中军元帅,执掌国政。晋景公为了奖赏他的功劳,把他分封在随(今山西介休),后又封于范(今范县东南),史书也因此称他为随会、范会、范武子,子孙也各随其姓,分为士、随、范三支,其中范姓是最主要的支派。其子燮便以范为姓,史称范叔或范文子。范文子传范宣子,范宣子传范献子,世代担任晋国上卿之职,与韩、赵、中、行、智五家合称晋国“六卿”。至公元前458年,“六卿”内部因争夺权势,范姓被智、韩等联军所击败,迁出晋国,其食采之地也被其他各家瓜分。从此以后,范姓人开始散居山西芮城、陕西咸阳、河南南阳等地。范姓视士会为始祖。此支范姓与刘、杜、士、随姓同源一脉。

2、出自芈姓。颛顼帝后裔陆终第六子季连赐芈姓。其后,楚穆王时有大夫范山,楚灵王时大夫芋尹申无字,也称范无字,可见当时楚国已有范姓(见《偃师姓氏源流》)。追根溯源,颛顼帝、芈姓也是黄帝的后裔。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晋时,南蛮有林邑(今云南南部)范文,辅佐范逸为王辅佐,深得国人敬重,林邑王范逸死后,无子继承,范文便自立为王,使得此支范氏不断在我国与越南交界处繁衍壮大;北宋金国女真人孛鲁术氏,汉姓有三,其一为范;清朝满族范佳氏集体改为单姓范;满、京、彝、回、土家、阿昌、蒙古等民族均有范姓。

后来,范姓形成苏州、河南、福建三大支。大约在秦汉以后,范姓人在高平郡发展成为望族,此后的范姓人言及祖居地,无不自称是高平人。

二、郡望堂号

范姓在长期繁衍、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较大的郡望:

1、南阳郡: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郡。汉时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陨县之间的地方。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

2、高平郡:历史上设此郡共三处:其一为西汉置高平县,北魏正光5年置郡。其二为东汉章帝置高平县,晋太史元年改山阳郡置高平郡。其三为北周改高都郡置高平郡。

3、钱塘郡:秦置钱唐县,在灵隐山麓,隋移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加“土”旁为钱塘。民国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治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4、敦煌郡:汉武帝从酒泉郡分置。辖境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

5、汝南郡:汉置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平舆。

6、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以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7、山阳郡:汉时置郡。辖境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东晋至隋初,移至今江苏省淮安市。

8、外黄县:汉置外黄县,唐以后废,故城在今河南省杞县东,治所在今河南省民权。

堂号:

后乐堂。借用范仲淹的事典。

麦舟堂。北宋时范仲淹遣次子纯仁至姑苏运麦,舟至丹阳遇好友石延年,延年言及家境败落,无资殡葬亲人,纯仁即以麦船赠之。至家,向父禀报,父曰:“何不以麦舟与之?”纯仁曰:“已付之矣。”以后人们以“麦舟之风”赞誉范家,遂成典故。

鸡黍堂。后汉范式,字巨卿,山东金乡人。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及分别之时,范式语张劭曰:“后两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约期将至,张劭请母亲准备饭菜,而其母认为路远日久,范式不会来。张劭则说:“巨卿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范式果然如约到来。张母于是就杀鸡、煮小米饭招待范式。

三、楹联典故

沼吴归隐;述汉成书。上联指范蠡在吴国灭亡后隐居,下联指南朝范晔编《汉书》。

龙图学士;文正家声。全联指范仲淹。

责君碎斗显忠爱;后乐先忧法圣贤。上联指项羽谋士范增的事典,下联指范仲淹的事典。

有祛病回春妙手;存先忧后乐雄心。上联指东晋名医范汪,博学多通善医,下联指范仲淹的事典。

齑盐淡泊心常乐;潇洒襟期兴亦豪。上联指宋朝诗人范周,负才不羁,安贫自乐,下联指宋朝诗人范良遂,自号墨庄居士,放情山水,不慕荣利,长于诗歌,见显贵视之淡泊,有诗集。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自题。

博大开君经筵反复陈说;清廉律己莱芜歌颂相闻。上联指宋代御史范纯仁以博大开上意,忠笃革士风,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卒谥忠宣。下联指东汉名士范丹(“冉”或作“丹”),桓帝以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结草屋而居,有时绝粮,穷居自若,言貌无改。卒谥贞节先生。

四、历史名人

范蠡: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后期越国政治家。曾献计于勾践,一举灭吴,越国立事后乃急流勇退,于山东定陶经商,资产千万,称“陶朱公”。可谓“居官则至卿相,居家则至千万”。

范睢:战国时魏(今河南开封一带)人,他游说秦昭王,主张远交近攻,为始皇一统天下立下大功。

范缜: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人,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有人曾以升官诱惑他改变观点,他不“卖论取官”。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弊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也因此遭遇左迁之祸,后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范成大: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以善写田园诗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

范文澜:初字芸台,改字仲澐(一说字仲潭),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于世代读书的家庭。1913年进北京大学文预料,次年考入文本科国学门,受业于著名学者黄侃、陈汉章和刘师培。范文澜在私塾读书时,就已经读了四书、五经和《泰西新史揽要》等书。1925年出版的《文心雕龙讲疏》是范文澜的第一部学术著作;1926年出版了《群经概论》;1931年出版了《正史考略》。从范文澜早年三部学术著作看出,他文学、经学、史学都很精通。1942年出版的《中国通史简编》,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印数累计数百万册,影响甚巨。(责编:孙达)

猜你喜欢

范仲淹
盐城是范仲淹“忧乐”思想的萌发地和践行地
范仲淹画粥苦读
近水楼台先得月
范仲淹 梅尧臣 因心而友,唯才是举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范仲淹苦读轶事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