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2009-04-29

当代人 2009年2期
关键词:中和中庸美学

旭 宇

说到中庸之道,首先要明义,它不是现代哲学中的折中主义。

折中主义令人讨厌,模棱两可,半斤八两,各打四十大板,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这不仅不能解决任何矛盾,而且事实上主张了停滞不前。

中庸之道则不同。“执其两端,取其中。”注重整体,把握关键,保持平衡,以求和谐。和谐是不偏不倚,和谐是公平公正,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存在。“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第三十一》)中庸之道在民族传统哲学思想中属于大道,只是现在的人们有点生疏罢了。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论述。2000多年来,不管思想界、文化界褒贬如何,它的精神其实早已沉淀到我们的民族性格之中了,早已融化到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了。比如稳健,谦和,宽容,厚道,博爱,仁义,公道,隐忍,还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等,仔细体会其间都有能让人明显感受到的中庸之道的思想影响。

中庸之道以“中”格物致理,正可见出这种哲学思想的博大深刻。中国之为中,在于与心同在。地球有中轴线,立两端为南北极。物分左右,才有中的存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斗争需要激烈一些,因为那是推翻旧世界的历史活动,矫枉必须过正,但这样做的目的仍然是“正”,即“中”之在,是形式上的“过”而内容上的“正”。和平建设年代需要“中”,建设和谐社会是求致于中。中国称“中”,一是先民对方位的认识,再一点也更重要,就是华夏先民对世界的本体认识。中华文化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衰,是很耐人寻味的。这个耐人寻味之处,或许就与中华民族对“中”的认识与把握有关。中与中庸之道,在中国哲学中有特殊意义。

艺术也是这样。艺术中的中和美,人们普遍能接受。原因在于中和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传统、审美传统,与民族的文化心态与审美心理是一致的。所谓“雅俗共赏”,就是跨越不同文化阶层,取得艺术与审美的共识。其中“跨越”要有渠道,“共赏”要有表现,这就是作品要能够体现中和美的审美要求,能够体现美的民族性,合乎民族审美意趣与口味。比如含蓄美,它是中国美感的典型特征,如果为了美感当代化,丢掉含蓄,像西方一样的热烈与狂放,那就“野”了。所以,中西文化交流可嘉,但美感的民族性不可或缺。现在有些作品,也在拼命地使用中国文化、艺术、审美元素,但堆砌起来的形象就是不感人,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握住中国文化、艺术、审美元素一定要合乎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对中和美的认可与追求,一定要体现中和美的美学原则与美感风格。若用中国元素表现西方人习惯了的西方美学风格,恐怕是东辕西辙了,其结果即使不是指鹿为马,也不免要非鹿非马了。明白这一点 ,就知道主张中和美并非是随波逐流,而是相信我们民族艺术生命力的持久性与永恒性。现在历史正处在东西方文化又一次大交流时期,中国的艺术家一定要认识中国元素与中和美的审美关系,保持民族气派与民族风格,这才是可称道的艺术发展。西方的美学思想与美学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表现方法也是要学习的,但中体西用才能形成民族文化艺术的时代性。这“体”是什么呢?我的理解就是中和美,就是存在于元素之间的审美关系,它甚至比元素本身更重要。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见到民族的文化精神,艺术精神,美学精神。不然,花木兰的故事从美国动漫艺术家手里滑出来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一点中国气质呢?

诗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文如其人,艺如其人,这都是在讲风格。也只能是讲风格。艺术家的个性只有转化为一种审美爱好,审美心态,转化为一种艺术眼光与美感积淀时,才能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来。我历来重视社会传统、艺术传统、美学传统,做人做事,包括艺术创作,都以中庸为心经,以平衡为尺度,以求事后心情与心境坦然淡定平静。王维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无迹无痕与自然化为一体。惟无己,乃可有人。这与礼仪之邦礼仪之民尊重并善待一切存在的博大胸怀是一致的,与民族文化传统及民族审美心理是一致的。与西方人的容易激动相比 ,我们中华民族的社会行为更有理性之光,这就是识大体,顾大局,审时度势,着眼于长远和历史态度。我们也讲个性,讲创造精神,但总要围绕主体,体现根脉。这里提到的主体与根脉,就是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美。这是时代精神的民族性特点,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现,是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社会思想的主旋律。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发展,民族特质,民族传统,就是中庸为上。这个大体、大局,作为民族的历史命脉,是要继承,要保持的。所以华人虽然散居世界各地,总有叶落归根的愿望。这是民族共识,已化作民族的血液,民族的神经,成为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

中和之美构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轴,也构成了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向。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向就是个人艺术发展的主轴,所以历代艺术创作,虽然艺术家个性不同,具体的艺术指向也有别,但都能体现中庸的大道境界。怨而不怒,是《诗经》的艺术风格,也是所有艺术的美学品格。就是《水浒》与《红楼梦》,也是在写人,写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人与事,写大道失后的“稀世之音”。中庸既去,何不可唤?过去美学史讲中和之美,因为要躲闪中庸之说,所以讲不透。但在创作实践上,“执其两端,取其中”一直是大道境界,而偏其一端则为支流。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象天道如此,人事人道合此,艺术也一样,晴空万里,祥萼流天。这不是讲题材,是讲情调、风格。

民族性跨越历史阶段,是一种恒定的精神状态。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是要富民富国。但是,你富了,也不能为富不仁,要富而仁。国家发展了,还要永不称霸,这是中庸之道的伟大之处。老子说,战胜他人叫有力,战胜自己叫强大。中国传统文化有这样的伟力。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五代时期的地方分立,以及中世纪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经过短暂的文化冲突后,又共同融入中华文化,新的文化元素丰富并发展了中国文化存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一度势力很大,但已经演变为中国的佛教文化。由此可知中庸之道和中和之美包容了各种文化元素,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和走向现代。

作为中华民族立身之本,中庸之道长盛不衰。国家守此道强盛,民族守此道兴旺,艺术守此道繁荣,人守此道平安。为人太个性化了,就无法团结人,就少了朋友。艺术家也许可以,在创作上能见个性。常人要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里都有个本末问题,要用心才能体察得到。这也可趣比人生。人生若分三阶段,那开头一段中庸,不善不恶,中岁欲强,不为中,老年想通了,一切随缘,又中庸了。世上一切最后都要归之于中庸,人能例外吗?

中庸与中和,超越世俗,以灵光映照人类社会的前进之路。孔圣明哲,老子超然物外,所以才洞彻大道,进入合乎自然规则的至大境界。

对常人来说,这很难求之,但不可或缺。

(本文由郗吉堂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责编:郭文岭)

猜你喜欢

中和中庸美学
也谈中和反应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中庸自明
免疫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后豚鼠、家兔与猪的血清中和抗体相关性研究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纯白美学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在幽深与高古中追寻中和之美——读段朝林中国画作品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