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十年的历史
2009-04-29Grey
Grey
我这里要感慨的历史不是“明朝那些事儿”,而是发生在1978年之后的中国商业历史。近30年来中国商业的这些变迁,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历史上,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笔。
中国近30年的商业历史,交杂的主线有3条,他们分别代表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企业、中国国营企业和中国私营企业的三股势力。中国起初相信,借助西方的技术和投资以及盘活国营企业,经济就会有希望。私营企业的崛起带有一定的偶然成份,虽然1980年中国的报纸上已经在开始扶植个体户,但这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就业问题,这和后来的私营自由企业有本质的区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个体户能雇用几个帮工还是意识形态上激烈争论的话题,一些人甚至要到19世纪的《资本论》上去寻找佐证。
中国商业的发展史上出现过很多流星般的英雄人物。步鑫生、马胜利等等,他们大多结局悲惨。但起码在最初几年,他们都曾经被当作是带领国营企业走出困境的英雄。事实上,回过头来再看这些历史,他们的结局几乎是必然的。1992年之前,尤其是在整个80年代,中国商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曾发出过“中国去往何处”的追问,无论是当年的杨小凯还是写作《山坳上的中国》的何博传,都曾努力且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中国的出路实际上是1992年之后才明朗的,当市场经济的大门不再羞羞答答地半倚半关的时候,自由企业的强大活力带领中国走上了不可逆转的高速发展之路。昔日的国营企业“英雄”,他们的失败乃是因为大环境使然。
自由企业曾被放在一个相当次重要的位置。改革之初,几乎所有对发展的渴望都寄希望于外资。实际上,读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就会发现,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也曾经历过这样一个极度自闭之后又极度自卑的过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也是如此。中国在整个80年代也是极度的崇洋,至少民众的思想是如此的。哪怕在税收政策上,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也是今年的事情了,在此之前,他们一直享受比中国自发的自由企业优惠得多的政策和税收。
中国营销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和商业的发展是完全吻合的,事实上,营销完全是为企业服务的。无论是读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还是我最近一年来一直在研究和写作的中国营销史,我认为它的主线都是相同的:最初的发展萌芽始于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是寻找出路,在最初,外资被当作是一条捷径,对国内当时的国营企业,始于农村改革的承包制则被认为是灵丹妙药,但中国不久就发现,工业的问题远比农业要难:市场经济的思想和自由企业随后逐渐地萌芽,他们的每一步都是与计划经济做斗争的过程,但是只要开一个口子,中国人就会证明自己能干出点名堂来。
无论是营销还是商业,市场经济就像一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它们前进。它们也遵从着加速度的规律,从初期的缓慢到后来的越来越快乃至于现今的晕眩。中国的营销和商业,走过的是萌芽、学习、模仿、创新乃至现在与外来企业抗衡这样的一条路。
中国商业的崛起实际上也正是大国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30年来中国的历史尽管特殊,但我并不认为具有不可复制性,恰恰相反,所有的历史抽丝剥茧之后,它的实质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