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打雷达的反雷达导弹
2009-04-29凌翔
凌 翔
1986年3月24日,利比亚锡德拉海湾地面防空部队正严阵以待,“萨姆”5地对空导弹雷达站全时开机,警惕地搜索天空中来袭的任何一个可疑目标。突然,雷达显示器清晰地显示出有导弹来袭,指挥官清楚地知道这是一种反雷达导弹,他立即下达了“关机”的命令,然而,他的部下还来不及行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雷达站被摧毁。侥幸活命的指挥官想到附近还有一个雷达站正在工作,便立即通知其关机,以为关机后便可以万事大吉。不料,仅过了几分钟,另一枚导弹又像长了眼睛一样袭来,将雷达站炸了个稀烂。这种长了“眼睛”的导弹便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装备部队的“哈姆”反雷达导弹。
反雷达导弹又被称为反辐射导弹,是一种利用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波发现、跟踪并摧毁目标的导弹。一般来说,只要雷达关机,没有电磁波辐射,反雷达导弹就会变成“瞎子”,这在以往确实如此,美国于50年代开始研制,并于1964年装备部队的“百舌鸟”是世界上第一种反雷达导弹。“百舌鸟”于1965年首次出现在越南战场后,越军的许多雷达就遭了殃。这种弹长3.05米,弹径0.2米,射程12千米,最大飞行速度为2马赫的反雷达导弹被装备在攻击机或战斗机上,一旦发现目标便可在1500—10000米的高空进行发射,战斗部66.7千克的高爆炸药将摧毁半径为15米范围内的目标。
但战争也使人们认识了武器,越军很快从实践中发现,当“百舌鸟”来袭时,关闭雷达就能有效地避免其攻击。于是,越军采用了时开时关雷达,或几部雷达对导弹轮番引导或摇动无线电等办法,使“百舌鸟”成了“瞎子”,一度使其命中率降到了3%—6%。以后,“百舌鸟”反雷达导弹不断改进,共有二十多种改进型,其中代表第二代反雷达导弹的“百舌鸟”,其性能比第一代的导弹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些导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一旦失去电磁波的引导就会变成“瞎子”,就会失去目标。
“哈姆”代表了第三代反雷达导弹,据说一枚“哈姆”就相当于9枚“百舌鸟”的威力,更主要的是“哈姆”导弹设有记忆装置,只要敌方雷达开过机,其辐射的电磁波被“哈姆”接收机接收后,经计算机处理确定目标的方位、距离,并储存在记忆装置内,因此,即便雷达中途关机,也逃脱不了被击毁的命运,成为“发射后不管”的导弹,利比亚雷达站被毁的经过就是“哈姆”引以为骄傲的成功战例。
“哈姆”导弹弹长4.17米,弹径0.25米,翼展1.12米,射程在20千米以上,飞行速度达到了2马赫。它采用被动雷达寻的制导,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俄罗斯现役的各种雷达频谱都被它的频率所覆盖,所以能有效地攻击这些雷达。
与“哈姆”同为第三代反雷达导弹的还有美国的“默红”、“响尾蛇”AGM-122A、美国的“阿拉姆”、俄罗斯的AS-9和法国的“阿玛特”等。其中英国的“阿拉姆”机载反辐射导弹性能比较优越,弹长4米,射程2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为2马赫。它在海湾战争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海湾战争给它提供了实战应用的机会,有一百多枚“阿拉姆”在战争中发挥作用,这种导弹攻击目标时,假如目标中途关机,它便能自动关闭发动机,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守株待兔,一旦目标重新启动,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目标并将其摧毀。
相关链接:反雷达导弹在一次又一次实战中的卓越战绩,确立了其在高技术兵器库中的一席之地,在未来的战争中,制电磁权将如同制空权、制海权一样重要,因此,反雷达导弹的研制、使用和发展,日益受到各国军方的关注,作为软硬杀伤结合的电子战武器,在未来战争中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