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兆才:一代戏圣
2009-04-29高德罡
高德罡
清末年间,冀东民间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曲艺形式——“莲花落”,俗称“落子戏”。言其古老,因为它起源于宋、形成于明而盛行于清,阅尽王阙更迭与人间冷暖,历久而弥新。起初,落子戏的表演者多为避难流民,以唱行乞,他们或走街串巷、或立于茶楼酒肆,手持用绳子穿起的七块竹板,击打成韵,唱词皆入以方言,通俗易懂,题材又多是惩恶扬善,教化人心之类,深受民众喜爱。
冀东莲花落,又叫“唐山落子”,属于东路莲花落的一种,莲花落在冀东的盛行,催生了大批民间艺人,他们多半忙时务农,闲时三五成群,组成戏班,走家串户,半是表演,半是乞讨。可是谁又能想到,这种乡俗俚曲能够在短短几十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梨园新贵?要回顾这个过程,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成兆才。
1874年,成兆才生于滦县扒齿港镇绳各庄村,名兆才,字捷三。家庭贫苦,祖父成顺,父亲成永义,均为长工。家有沙地4亩、草房3间。“时无隔夜粮,常乏蔽体衣”。成兆才从12岁起就给本村大户人家放猪、打杂、做小工。他不但勤俭质朴,还因为才艺闻名乡里,对横笛、板胡、唢呐等乐器无师自通。每年正月花会,成兆才都登台,15岁就成了当地有名的“秧歌角”。
一般的民间伶人,大字不识一筐,对曲艺的学习全赖口摩心画,多费功夫不说,根本谈不上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挖掘。成兆才也深受其苦,深感不识字便难有作为。所以他多方留意,利用一切机会认字读书。成兆才18岁那年,村里来了个金秀才讲授私塾,他经常从窗户眼儿里偷偷跟先生学字,听讲《今古奇观》《聊斋志异》等。很快他就学会了《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本,并在闲暇时以树枝代笔、沙滩为纸,练习写字,几年下来竟也粗通文墨。
成兆才成家以后,负担更加沉重,为了养家糊口,他拜艺人金开福为师,学习莲花落,并进入了二合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戏曲生涯。为了谋生,他在大小戏班进进出出、到各乡串演,所得不过是果腹而已。1891年,滦县灾疫横行,成兆才的父母妻儿皆身染恶疾,撒手而去,只剩他孤苦一人。为了生活,成兆才背井离乡,辗转于各个戏班,除了演唱,还做领班、箱倌,虽忙碌辛苦,但不经意间,也为以后开创一番事业积攒了宝贵的经验。
凭着聪颖的天分和扎实的功底,成兆才很快脱颖而出,几年后已然成了地方名角。由于当时西路莲花落有个名角艺名叫“西来顺”,作为东路莲花落的当红艺人,成兆才自然不输于他,大家索性送他个艺名叫“东来顺”,以示分庭抗礼。对于这样的小打小闹,成兆才并不满足,手艺上去了,他就转而向剧本上花心思,开始编写《乌龙院》等拆出剧本,作品虽多为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本,但诚兆才也从此开始他的创作生涯。
成兆才编写的新剧反响强烈,但偏偏生不逢时,在天津演出期间,直隶总督杨子骧认为莲花落格调低俗,以“有伤风化、永干力禁”的禁令将戏班驱逐出天津。随后成兆才又遭遇家庭变故:续弦不久,继室和继子相继亡故。1908年,光绪皇帝和西太后相继崩、薨,举国百姓戴“双国孝”,一切曲艺全部禁演,戏班纷纷解散。歇业期间,成兆才当过酿酒工人、扛活、打短工,也卖过香料“荷包”、盖帘(锅盖)等,历尽艰辛。
厄运不断袭来,但成兆才对艺术的热情并未熄灭,为了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他一面大量创作新剧本,一面又改良唱腔。当时,成兆才会同任连会、杜知义(金菊花)等人,创作了大型剧本《告金扇》《六月雪》《马寡妇开店》《秦雪梅吊孝》《刘伶醉酒》等。大剧本的出现促进了莲花落各行当(小生、小旦、老生、老旦、丑、武生)的出现和声乐的改革。他又会同名演员金菊花等进行唱腔的创新,在保持莲花落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秦腔、乐亭大鼓、滦州皮影的板调,使不同行当具有各自的唱腔特色。
改良后的莲花落焕然一新,以不同以往的新姿态在冀东乡村亮相,1909年正月,成兆才等人在滦县吴家坨亮相演出《告金扇》《刘伶醉酒》等剧目,获得巨大成功。演出五天五夜,台前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随即,成兆才等人成立京东庆春班,成兆才又当编剧又当演员。庆春班于同年四月进驻唐山“永盛茶楼”演出,有成兆才创作的新剧目,有金菊花等出色的演员,“庆春班”在唐山一炮打红。
从乡村转向城市,生活环境、社会风气骤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兆才的创作思维,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唐山毗邻京津这样的革命风暴中心,封建旧习渐退,民主风气日浓。在此影响下,成兆才渐渐摒弃了狭隘庸俗的题材,相继写了《花为媒》《杜十娘》《王少安赶船》《占花魁》等借古讽今的爱情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其中《花为媒》是他早期的代表作,该剧取材于《聊斋志异》中的《寄生》篇,描写王少安之子王俊卿与李月娥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他们对婚姻自由的追求,该剧久演不衰,成为评剧传统剧目之一,解放后还搬上了银幕。
1915年,庆春班再次赴津演出,此时的成兆才已没有当年初出茅庐的青涩。庆春班人才济济,好戏连台,赢得了观众的追捧和梨园界的肯定,连梅兰芳、刘鸿声等京剧泰斗都认为唐山落子很有前途。津门的热演,唐山落子身价看涨,成为梨园上品,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917年,庆春班返回唐山,继续在永盛茶园演出,庆春班随即改名“永盛合班”,往来于津唐之间。1919年,永盛合班在山海关演出,当地名绅奎旭东建议戏班更名“唐山首创警世戏社”,随即巡演东北各地,走到哪里红到哪里。
成兆才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在表演上,他努力克服个子高大,嗓子不好的缺点,苦练基本功。他的“跑方”快如流水,“五股翻心”宛如游龙。他的戏路也越来越宽,饰过《旋风案》里的蒲贤(小花脸)、《李桂香打柴》中的李金氏(彩旦)、《狗报人恩》中的张义(老生)、《六月雪》中的蔡母(老旦)等不同行当的人物。他还善于体验生活,为了演好盲人,他把算命盲人请到家里,专心看盲人怎样迈门坎,怎样待人接物,如何判断事物等,盲人的动作特点他学到了家,成功地塑造了一些不同性格的盲人形象,如《桃花奄》中的张铁嘴、《十粒金丹》中的胡半仙、《双婚配》中的王瀛和等,有的忠厚诚朴,有的滑稽轻佻,各具特点。这些人物形象直到今天还仍为评剧前辈所津津乐道。
1919年,成兆才创作了经典曲目《杨三姐告状》,故事是根据一桩真实命案改编。1918年滦县地主高占英欺兄霸嫂,被妻子杨二姐察觉,高占英怕事情败露,与人合谋杀害杨二姐。其妹杨三姐不畏强权,为二姐申冤告状,但受高家贿赂的县长牛帮审,不但不为民做主,反而将杨氏兄妹轰出大堂。杨三姐不服,层层上告,直至天津。当成兆才听说此事后,义愤填膺,决定要揭露贪官,伸张正义。他找到准备上告的杨三姐,不但收集了素材,还出钱资助杨三姐上告。官司赢了,新剧也大功告成。《杨三姐告状》可谓是一部巨作,全剧塑造了52个地位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每个人物不论主次,都有自己明显的时代、阶级和个性特征。
《杨三姐告状》开演之后,高家坐不住,他们雇警察,雇打手,到戏园子里捣乱。成兆才不屈服于高家的淫威,继续到各地演出,从此杨三姐的故事传遍京津,传遍冀东。
当时的唐山落子,因发音特点,又被称为“平腔梆子戏”。1922年,警世社返回天津演出,当时的逊海太保吕海寰见昔日乡土味十足的平腔已经发展成大剧,建议把“平腔梆子戏”改成“评剧”,取“评古论今”之意,当即被警世社采纳,“评剧”之称正式出现。
作为评剧界的第一代艺术家,成兆才对评剧的开创居功至伟,在几十年的表演生涯中,他不断摸索创新,将乡土小曲发展成地方大剧;一批后起的评剧名角月明珠、金开芳、张润时、白玉霜都曾经过他的悉心调教,无怪乎后人称他是“民间戏圣”。
1929年2月,成兆才在家中病逝,时年55岁。去世前,他生活困窘,家徒四壁,但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102部剧本和一朵戏曲界里不朽的奇葩。(责编: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