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帮助别人也是致富法则
2009-04-29孙频
孙 频
人物
刘冰
36岁
刘冰木业总经理
成功宝典
作为一个商人,她十分愿意帮助别人,因为她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她有求新和思变的意识,因为她懂得,不创新就无法生存。
商道
要债要来的市场
学校毕业后她没有按部就班地去上班,而是帮助父亲做起了木线生意。她在山西起家也就是靠了这些木线。当时,他们做的木线卖到了山西,在山西要钱的这段时间里,她发现了太原有着惊人的空白市场。
把加工厂从山东迁到山西
1992年,她一口气租下了古玩市场的一半店铺,然后把家乡人叫来和她一起做生意。她把租来的店铺让给同乡们却不收他们的租金,当时正好赶上了九十年代初的装潢热,她在太原的木线批发生意一开始就做得很好。这种销售状况持续了三四年之后,赶上了政府拆迁,她就带着其他人把市场搬到了漪汾苑,同时趁这个机会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太原的各个装饰城,她几乎都把店开了进去。基本上铺满了太原的整个市场。这个时候她考虑到资源整合,就把加工厂从山东迁到了山西,采用了前店后厂的模式,方便了加工节省了运输成本。
在山东,木线多是用桐木做成的,到山西后因为树种和地域等原因,她开始尝试着用别的树木做成木线。在山东的时候大家都习惯了桐木,所以她当时真的不知道什么还能做成木线。就这样,她发明了椴木木线、松木木线、榉木木线。既节约了成本,又创造出美观大方的新木线。
把碎木料做成挂件
在工厂的加工车间里,经常有很多碎木料,她觉得扔了很可惜,就考虑把这些碎木料能做点什么。于是她请设计师设计了很多别致的墙上挂件,也做为商品销售。挂在墙上的很多木挂件,桌上别致的木雕,木条做成的仿古门窗。以及用细木条扎成的古色古香的灯笼,和这些古典家具摆在一起的时候一派天成,还增加了很多小情趣,显得精致典雅。
从木线转向仿古家具
她做得较大的一次创新是从木线向仿古家具的转变。当木线在人们的生活中被使用的越来越少的时候,她果断地选择了这次转型。刘冰木业的仿古家具一出世就受到了欢迎。在走仿古路线的时候她没有遵循以前的仿古旧路,而是做客户调查,看客户们到底需要什么。按照客户们的需要定做家具样式,一改仿古家具的红木系列,而是走大众系列。用的木料也是大众木料。使寻常百姓都能买得起古典家具。
聊天室
助人也能致富
(Y:山西青年L:刘冰)
Y:最早你是怎么想到在山西创业的呢?
L:我在山西要款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山西在木线方面的空白市场大的惊人。可能是凭着一种商人敏锐的天分我觉得把生意做到山西来是对的。我的性格对我的事业影响很大,我判断准的事情就会果断地去做。那时候年轻,几乎没有太多顾虑,就在山西开始创业了。
Y:创业时觉得艰辛吗?
L:是的,我是个很少向后看的人,过去的事情—般不愿再提。其实那时候我一个外地人在太原,一个人都不认识,什么事情都是靠我自己,—个年轻的女孩子,你想有多么艰辛。
Y:后来怎么想到向古典家具转型呢?
L:我非常看重创新,一直觉得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下去。当时木线在人们的生活中被使用的已经越来越少了,我就开始考虑向家具转型,向哪种家具转型也是个关键。后来我考虑到山西的文物古建在全国都是第一的,做仿古家具很契合这个文化大省的气质,也会符合人们逐渐形成的审美。我的这种设想后来证明是对的。家具做出来就受到了欢迎。
Y:你是怎么营造刘冰木业的企业文化的呢?
L:我以我自己打拼这么多年的切身体会和我对企业的认识提出了一些要求员工做到的精神,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我要求他们要有帮助人和服务人的意识。要舍才能得。告诉他们在工作而前,认真比聪明更重要。告诉他们要忠诚,要天天向上,做最优秀的人。不要看这氛围,培养他们对古典家具的感觉。
Y:在这十七年里你经常帮助别人吗?
L:是的,我一直觉得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用别的机会帮助你的。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计较得失,否则你的眼界本身就狭小,又能把事业做大到哪里。
1992年从山东来山西的时候,我就带了一帮老乡来和我一起做生意,我希望他们也能富裕起来。我把租来的店铺让给他们却不收他们的租金。所以家乡的人们至今念着我的名字。到后来做大生意后,我也总是为顾客着想,总是想为他们省钱,我觉得能为大家做点事情比想尽一切办法去挣钱要好。我现在想在刘冰木业的办公楼里搞一个家装知识总汇,大家在家装中不懂什么都可以来免费咨询,还可以量身定做自己要的家具样式。我现在还在做一个刘冰木业人才交流会,帮助失业的人们找工作,在这样懂得舍得和付出的氛围中既帮助了别人又让我的员工更好的成长。
Y:十七年创业中有没有遇到感觉过不去的坎?
L:这十七年里有过很多很困难的时候,但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最重要的是坚持。我已经说过,我不喜欢向后看的,过去的就过去了,我轻易不提过去受的苦,我只愿意往前看。
记者手札:
刘冰的成功与她懂得取舍、大气果断的性格有关,所以她有宽阔的眼界。她能果断地抓住机会,还能够做到创新,所以能顺应时势的发展。除了性格,还与她平时很注重修炼内功有关,她读易经,读庄子老子,读卡耐基,读中国古典建筑,经常自省。所以她能够理性而坚强地坚持自己的事业。她懂得坚持,这是一种韧性,所以能够走过各种困难。她同时具备了坚强、吃苦精神和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