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无籽西瓜种 等

2009-04-29龙武生等

农家参谋 2009年4期
关键词:瓜条无籽西瓜三倍体

龙武生等

无籽西瓜是由四倍体西瓜作为母本,普通二倍体西瓜作为父本产生的杂交一代,种植后因其性细胞染色体排列异常,不能形成正常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因此不能传代,必须每年进行杂交制种产生三倍体种子,才能不断有无籽西瓜的生产。无籽西瓜种可自制,方法有:

套袋授粉法四倍体主蔓上2~3个雌花开花前一天套袋,不使昆虫传粉,第二天6~8时除去纸袋,授以父本花粉,再行套袋,挂牌标志,果实成熟时采收的种子即为三倍体种子。采用这种方法制种的种子可靠,但大量制种时较费工。

隔离区自然授粉制种法设制种隔离区,四倍体母本与二倍体父本品种按4:1隔行种植。西瓜开花时,每隔3~4天将四倍体植株上所有的雄花蕾摘除。让父本雄花与其自然授粉结实,阴雨天昆虫活动少时可采父本雄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由于摘除了四倍体上的雄花,没有自交的可能。因此,四倍体上收得的种子全部为三倍体的种子,而父本二倍体上采得的种子仍为二倍体。由于设置了隔离区,没有其他品种的干扰,四倍体的花粉对于二倍体雌花没有授粉结实的作用。

简化制种法有如隔离区自然授粉采种法一样种植父母本,对四倍体也不行摘除雄花蕾的工作。这样互相自然授粉。四倍体上所结的果实可能是接受了二倍体父本花粉而产生三倍体西瓜种子,也可能是四倍体自交而产生的四倍体种子。然后根据种子的形态来区别三倍体或四倍体的种子。四倍体种子通常比较饱满,嘴部比三倍体窄,种壳表面裂痕较少较浅;三倍体种子由于胚不充实,种子扁平,嘴部较宽,种壳上的裂痕较深,这样鉴别的可靠率达70%以上。简化采种法在一个隔离区可同时采得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的种子,简化了制种手续,但三倍体的种子比例较低,如增加父本的比例,并用父本的雄花对四倍体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三倍体的种子比例可显著提高。

制三倍体无籽西瓜种,母本四倍体和父本二倍体亲本的纯度要高,这样才可控制无籽西瓜的果实性状,同时要淘汰少数恢复二倍体的植株,在栽培上采取密植、多肥栽培,增施磷、钾肥等措施,可提高三倍体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蔬菜常见病发病症状

周喜成

猝倒病症状病株露出土表的胚径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中午幼苗突然倒地死亡。黄褐色干枯;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物。

黑星病症状染病植株经2~3天烂掉形成秃顶;瓜条染病,初期流胶,暗绿色凹陷斑。长出黑色霉层,成疮痂状,形成畸形瓜。

霜霉病症状植株叶边缘以及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叶正面出现黄色斑点;湿度大时叶背面出现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

灰霉病症状幼瓜脐部呈水浸状,表面密生灰色霉层。

白粉病症状叶面或叶背面及茎上产生白色圆形粉斑,布满白粉。

疫病症状危害叶片、茎及瓜条。叶片发病呈暗褐色水浸状;茎受害呈水浸状软腐、流胶;瓜条出现水浸状暗绿色,凹陷病宽,流胶渐变琥珀色,散发恶臭味。

病毒病症状小叶、花叶、畸形叶、柳条叶、皱缩叶。

炭疽病症状子叶边缘出现椭圆形淡黑色斑,上生橙黄色角质物。

缘枯病症状危害茎叶、瓜条,软化流胶,产生龟裂,病斑纵裂成乱麻状,病茎干枯。该病的特征是所有病斑上均生有黑色小粒点,

细菌病症状一是病变部位腐烂、有斑点、枯萎、溃疡。二是发病部位往往有菌溢出现。三是叶片背面没有灰黑色霉层,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青枯病等。

马铃薯施肥“五要”

曹玉佩

一要确定施肥比例每生产1000千克马铃薯块茎需纯氮、纯磷、纯钾的比例为5:2:11,同时再根据土壤养分确定施肥量。

二要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是完全肥料,含马铃薯生育所必需的大量微量元素。

三要正确施用基肥基肥多用有机肥或有机肥、无机肥混施。具体施肥量为:在667平方米产1500千克左右的地块,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尿素20千克,普钙20~30千克,钾肥10~12千克,将化肥施于离薯块2~3厘米处,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施肥后覆土。用化肥作基肥时,尤以作种肥为宜。

四要适当根外追肥马铃薯对钙、镁、硫等中、微量元素要求较大,为了提高品质,可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根外追肥,667平方米用高乐叶面肥200克配成400倍液喷施,前期用高氮型,以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后期距收获期40天,采用高钾型,每7~10天喷1次,以防早衰,加速淀粉的累积。

五要注意施用微肥马铃薯是喜硼作物,施用硼肥增产效果明显。硼肥施用量以667平方米0.5~1千克为宜,施用方法以作基肥为好,亦可作根外喷施,喷施浓度以0.2%为宜。

猜你喜欢

瓜条无籽西瓜三倍体
水产动物三倍体育种技术研究综述
我国三倍体牡蛎育苗、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细数你吃的那些“不孕不育”食物
五香冬瓜加工方法
三倍体湘云鲫2号线粒体DNA含量与其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冬防西葫芦短粗瓜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西瓜皮综合利用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