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

2009-04-29徐习文

关键词:东南大学艺术史学科

[摘要]第五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6月27-30日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艺术学原理、艺术史与艺术遗产、艺术学学科建设与艺术学专业教育等三个方面对当下艺术学科发展问题展开了探讨,并认为,当下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艺术实践和理论的民族特色,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会古今、中西,创造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术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09)05-0091-02

由山西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旨在推动艺术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的第五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6月27—30日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130余人在总结前四次全国艺术学会议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在热烈、诚挚的氛围中围绕艺术学原理、艺术史与艺术遗产、艺术学学科建设与艺术学专业教育等三个方面对当下艺术学科发展问题展开了探讨。

一、艺术学原理

刘刚纪先生(武汉大学)提出打通“中、西、马”,即以马克思艺术理论为核心,吸收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和西方的经验,融会贯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的观点,他从艺术学学理发展的层次展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基本特点,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建设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艺术思想的当代阐述。李心峰(中国艺术研究院)针对当前艺术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作出了富有哲学性的思考。金丹元(上海大学)提出,艺术哲学必然会烙上时代的印记,显示出多元化趋向,但是其严肃性与使命感不能缺席。王廷信(东南大学)则指出,艺术是有界限的,艺术不指向现实世界。刘承华(南京艺术学院)从世纪艺术美学理论维度的转换,认为当下艺术理论应从主客间性向主体间性转换。杨道圣(北京服装学院)探讨艺术与时尚的关系,认为将艺术与时尚联系在一起研究,既是提升时尚的地位,也是对艺术重新审视的需要。李德仁(山西大学)则提出艺术起源于审美的新观点,让人思索。康尔(南京大学)提出,可以把艺术创作提炼、整合为创造学的命题。田川流(山东艺术学院)提出艺术创意的多样形态及其在社会物质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沈亚丹(东南大学)以“形式”为例,考察了中西比较艺术中相应概念的内涵的异同。徐习文(东南大学)则对邓以蛰的艺术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艺术学研究应该注意艺术学的文本细读和对艺术实践的感悟。黄永健(深圳大学)认为,艺术的独特性是人的感性存在,艺术生成需要对话、交流。高迎刚(山东大学)提出艺术中的技术也应成为当代人欣赏的对象。于向东(东南大学)则认为,宗教艺术学应成为艺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宗教艺术丰富了艺术学科。孙晓霞(中国艺术研究院)提出艺术日常生活化是一种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生产方式的强化和极端化,需要审慎。林少雄(上海大学)以世博会为例,探讨视觉产业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演变,及其在新兴文化产业中的发展潜力。

二、艺术史与艺术遗产

陈池瑜(清华大学)梳理了中国传统艺术史学的基本特点及其艺术学的撰写方式,提出继承中国艺术史学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也要吸收西方国家艺术史研究的积极成果,从而推进现代形态的中国艺术史学的发展,是对刘刚纪先生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科的进一步阐发。徐子方(东南大学)则从元代艺术与中国艺术的宏阔视野,论述了文人画的意义在于促使造型艺术由尚实转向尚意,元曲提升了听觉艺术和综合艺术的品位,从而建立在世俗化和多元化基础上的元代艺术宣告了中国近古艺术时代的到来。陶思炎(东南大学)论述了作为艺术遗产中的民俗版画的中国纸马的特点及其品种和当下应用,提出普查和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车文明(山西师范大学)阐述了古代剧场和中国古代戏曲的关系,指出演出场地对戏曲的影响。郑立君(杭州师范大学)提出从中国汉画像等民间美术的构图法则与方法的视角来解读画像石的构图思想和创作意图更有意义。于兰(云南大学)阐发了中国传统玉文化的内涵,认为中国玻璃发展史不同于西方将它作为玉器的替代品,早期的崇玉之风导致了中国早期玻璃的产生。程万里(东南大学)论述了汉代的瓦当艺术是以造物艺术为手段,体现了当时人们社会的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精神观念的导引作用,也是当时人们的心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外化。张明远(山西大学)从实证的角度,阐清了善化寺大雄宝殿五方佛是辽代末期的造像,是唐五代以来五台山华严密教思想影响及社会动乱的产物。余志鸿(上海大学)以结构主义方法解析先秦艺术,认为上古艺术是从充满神灵崇拜的巫术到春秋战国的想象美和象征美。史宏蕾(太原科技大学)梳理了晋南稷王文化和稷益庙壁画的源流的关系,认为稷益庙壁画既展示了农业文化的绘画元素,也成为艺术、农业、历史等多种学科研究的重要图式资源。李雅君(山西大学)以“燃等佛授记”图像内容为例,阐释岩山寺作为金代的一座皇家寺院,其壁画新图像内容的出现是受回鹘佛教美术和金统治者的宗教、政治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史爱兵(河北大学)从百年历史中学人与昆曲的关系进行梳理,并对此现象进行艺术文化学角度的阐释。尹文(东南大学)论述了中国古琴曲的听觉艺术与绘画的视觉艺术,在历史典故、诗词意境的统领下,其题材、意境与情感的表达方面有共同之处。李丕宇(山东艺术学院)提出艺术史研究应该吸收文化人类学的田野方法,使艺术史研究具有自律性、地域性特征。

三、艺术学学科建设与艺术学专业教育

凌继尧(东南大学)从当前高校艺术学的发展态势谈到二级艺术学学科的增长点,即艺术的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宏阔前景,认为艺术要为当下审美经济作出贡献,并且为当前艺术学学科教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引起与会专家的共鸣。彭吉象(北京大学)提出创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观点。常宁生(南京艺术学院)则通过中国艺术学学科生成的学术背景的考察,在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艺术史研究必须走出并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迷障,完成中国艺术史学科现代形态的转化与整合。梁玖(北京师范大学)从艺术知识体系、教育学科体系、艺术学学术体系等角度,探讨中国艺术学精确度品质形成的维度。陈曦禾(上海大学)以电影研究60年的方法论为例,提出从“无产阶级专政”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国家理论内涵的变化,从而再创国家理论成为艺术学的理论资源。瓮再红(南京艺术学院)从艺术学关键词的角度来反思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问题,旨在建构起艺术学关键词体系,进而完善学界关于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构想。王亮(山西大学)从艺术哲学和艺术科学的分野角度,梳理了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初步勾勒了面向当代社会的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卢志红(广西艺术学院)认为,艺术学学科的发展要紧密结合地域文化的特色,利用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刑莉(南京艺术学院)则提出,艺术学研究生论文选题困境,乃至艺术学人才培养的整体困境在于培养所必备的学科内部规范的缺失。朱发刚(云南艺术学院)提出了提高艺术学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费邓洪(广州当代艺术研究所)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应该重视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将艺术特性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李荣有(杭州师范大学)提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应构建与艺术素质教育体系和谐同构的战略。马占星(哈尔滨师范大学)提出了艺术学专业教育中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方法与路径的思考,促进现有艺术学专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会议一致认为,促进艺术史理论和艺术遗产的继承和转换,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完善面向当下社会的艺术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艺术学学科体系,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会议还就成立中国艺术学学会筹委会事宜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确定下一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主办单位和主题,会议推选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为中国艺术学会(筹)会长。

猜你喜欢

东南大学艺术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纸的艺术史
毛扎扎艺术史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