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内需难题
2009-04-29迈克尔·佩蒂斯
中国近期出现的经济问题原因之一在于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下降,这些问题再次引发了对中国政府应如何从出口依赖型增长向更关注国内消费转变的讨论。以往的历史显示,这样的转变会非常痛苦,中国也不会例外。中国政府现在受到很大压力。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金融体系与美国一样,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家庭无限的举债消费能力。不过自2008年以来,随着美国人增加储蓄修补他们破碎的资产负债表,美国的贸易逆差将迅速下降,从目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6%—7%的水平回到1%左右的历史平均水平。受此影响,中国4季度的GDP增幅出现停顿,官方和民间数据都显示出口下降对就业造成了重大打击。
尽管5年来中国决策者一直声称,正在积极寻求扩大经济对内需的依赖度,上述趋势还是出现了。实际上,就像美国和日本在各自严重依赖出口的时期一样,中国并未做出什么努力来实现上述转变,而是依赖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催生了建筑业的繁荣,以证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合理性。如果中国当初真正向扩大内需转变,出口产业可能已经转衰,而面向国内的更强劲的金融和服务业可能得到发展,资本和劳动力也会相应地配置到了经济的各个领域。
现在中国正试图更迅速地、甚至是不顾一切地采取行动来扩大内需,应对预计会出现的出口产品需求下降的局面。去年11月中国推出了规模达5,86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还敦促银行大力扩大信贷,为任何需要贷款的人提供资金。
但是,实际效果刚好相反,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并没有下降。中国的贸易顺差还在上升。2008年上半年略低于170亿美元的月度顺差水平本来已经很高,但到下半年上升到了接近330亿美元,今年1月更是超过了390亿美元。刺激措施未能见效的原因是,资金没有投向它需要去的地方,也就是家庭消费和服务业,这些领域需求的上升可以更多地消化中国产品。
中国几乎不存在服务业,而事实证明要直接刺激消费简直是难于登天。于是,北京扩大内需的努力结果是大部分刺激性开支进入到投资及制造领域,特别是主导中国经济的大型国有企业。看看迄今已宣布的财政刺激计划中的部分内容吧:鼓励企业重组、提供补贴贷款支持有色金属行业进行技术创新:对电子和信息产品出口业提供退税:增加对纺织企业的出口退税。
这些措施在刺激“过度”生产方面的效果大大超过中国政府通过加电下乡,下调汽车购置税等措施,来刺激家庭开支方面的直接努力。其结果是要维持就业和提振消费。但这些是通过提高制造能力间接实现的,而并未直接刺激消费。
因此,虽然出口在下降,但中国产能的下降速度要低于消费下滑的速度。由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可以定义为其生产超出国内消费的部分,因此,中国的贸易顺差可以定义为其生产超出国内消费的部分,因此,中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却扩大了。不论中国如何着力推动,中国对出口的依赖实际反而增大了。
中国能够并且最终将会实现从出口主导型增长的转变,但人们不应认为它能在近期或轻而易举地做到这点。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迅速扩大投资并增加储蓄、遏制消费的基础之上的。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从未大规模发展服务业或是像发达国家那样可以通过消费金融将资金导向消费领域的金融体系。这都是中国经济领域中根深蒂固的一些缺陷。尽管北京愿意转变经济模式,但它不能迅速做到这一点,除非它能忍受制造业产出大幅下滑。
很显然,中国不希望这么做,而且这么做从中长期而言也肯定会损害世界经济。毕竟,全世界都将受益于中国的稳定及其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坚持。很明显,中国必须尽快实现这一转变,但尽管如此,短期内很难看到结果。从一种发展模式到另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
编者注:本文摘编自《华尔街日报》,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