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根 •源流 •大道

2009-04-29李学通刘玉峰

当代人 2009年9期
关键词:马良版画艺术

李学通 刘玉峰

性格内敛的马良芬,让人想起“淑媛、闺秀、窈窕淑女”之类中国老话,属于传统东方女性的那种类型,与才艺无关。

但当看到她赫然印在《海内外中国书画艺术当代名家集》、《中国大画家》等书画名刊上20多幅版画作品时,你不得不刮目相看!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尤其《名家集》,那是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做为国家的脸面向世界发行的特辑,黄永玉、吴冠中、靳尚谊、欧阳中石、沈鹏、宗华等20位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同刊展示。马良芬是其中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女性艺术家,全书96页中占据5页版面,作品18幅。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柯文辉先生为此发表《谨勉马良芬》的评论。

不是评奖,胜似获奖,不容忽视的影响摆在那里。

这是沧州文化艺术界的骄傲。

大刊重点推出,名家中肯之论,传递出怎样的信息呢?

是因为书画名家中女性稀少,组织者出于平衡、照顾,沾了女性画家的光?还是因为搞版画的了了无几而爆了冷门?抑或是马良芬真正功夫到家、才艺过人的名至实归?

我看应该是后者。

油画、国画品类繁多,传统丰厚,从古至今,画家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艺术佳臬。而版画在我国虽然历史久远,据说可以追溯到汉代,但个人创作版画却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鲁迅先生高度评价德国艺术家凯绥•柯勒惠支的版画艺术,把画家和她的作品介绍到中国,引起重视,中国现代版画才获得真正的艺术生命。

在一个偶然机会,马良芬有幸在她稚嫩少年的心田,植下了柯勒惠支版画艺术这一称得起时代先进文化的灵根。

二十年多前的一天,四年级小学学生马良芬正在上美术欣赏课——课堂上的中国孩子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老师展示的彩色、水墨绘画她都没动心,但当看到几幅黑白木刻的《鲁迅像》和鲁迅推崇的柯勒惠支版画,小马良芬怦然心动,那种感觉像是遭遇千年等一回的旷世奇缘似的,一朝相见,永结同心,再也难分难解。由此开始,她有了搜集各种版画尤其是柯勒惠支作品的爱好,进入一个耗费她青春时光苦苦追寻的梦想之中。

中学毕业的马良芬毫不犹豫地报考中专学版画,毕业后升大学就读版画专业,进入到专业领域研习、深造,就有了梦想成真的喜悦,人生有了目标,生命有了温度,职业有了归属似的,心灵就得到了舒适的安顿。随着专业知识积累和见闻的增广,柯勒惠支和她的版画艺术,特别是她母性的广博爱心尤其让马良芬感动,从认识、理解到崇拜,已成为她今生今世做人的榜样和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统统消逝,近一个世纪之前的这位伟大的版画艺术家的精神和灵魂,在她的内心形影不离。毕业后当教师、做专业,处处遂心,得心应手,温暖如春,轻松愉快,因为,时时都有柯勒惠支的召唤和微笑。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说的是花果山上的石猴久受日精月华、天地之秀,获得灵根,正本清源,一意向佛,修成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完成助唐僧西天取经的惊天伟业。

马良芬小小年纪,经柯勒惠支度化通灵,就像获得灵根的孙悟空,少年心结,版画情缘,终生领悟,以刀为笔,醉心画板,锲而不舍,与先贤相伴,在梦里追求。经历“心性修持”的艰苦阶段,上下求索,久经考验,百炼成钢,方得悟透版画艺术的精义和真髓,修成“正果”。

当年一起学版画的同学,大学毕业后有的改行从政,有的下海经商,有的耐不住寂寞改画国画油画,大都或升官或发财风光无限,马良芬却在自己的版画天地中甘享清贫,自得其乐。有的同学劝她与时俱进、融入社会,改画适销对路的画种,既与市场接轨经济受益,又学有所用保持了艺术家的清名,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但她不为所动。

现在说起来她仍是洋洋自得地自嘲:“我是多年‘老板(版)啦!少年时的版画情结后来如愿以偿,倾心的情人变成得意郎君,更踏实了。”哈哈一笑又一脸正经地书归正传,“版画情缘让我黑白世界的梦想如愿以偿,衣食无忧,自由自在,任刻刀在木板上舞蹈,用线条、图象创造比人生更为长久的艺术生命,得心应手,大千世界尽在其中,没人能够剥夺和代替,我已经心满意足啦!”

正如我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柯文辉先生在《谨勉马良芬》一文中所言:“良芬具中上等悟性,正在成长壮实,汇积个性化艺术语言,淘洗无助于自身开拓的某些杂念。工作家事分心,人性弱点袭来的困惑、急躁、畏难,走近路侥幸享名,斥去又回潮,谁能挥刀两断,一劳永逸?尘世哪来直路?平常心是战胜自我的发电厂。取得中器晚成,她已满足。”

年近不惑的马良芬,生命历程中一多半就是这样在以刀为笔的摩板雕刻中枯燥流逝,以情人的痴迷,画家的自觉,读书作画,在浮华喧闹的艺术市场大门之外守拙度日,不为物喜,不为己忧,独享不求回报的辛苦、寂寞、孤独与快乐。这期间,她是站在版画艺术巨人的肩上,心胸更开阔,视野更高远,柯勒惠支及其版画艺术对她除了疗伤、救苦、慰藉心灵,还鼓舞她克难奋进,提供了创作的不竭的动力和丰富的资源。

鲁迅评价柯勒惠支:“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声,挣扎,联合和奋起”,认为这些注重表现工人、农民的画作题材,以及她版画的生动真实、用笔刚劲、单纯统一的风格,极富有感染力。这些认知,接近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想象,同我国当时的革命理想和国情民愿十分吻合,易于接受。但马良芬经长期研究发现,对柯勒惠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表现主义”绘画理念的解读和介绍,我们还属于盲区,所以,中国的版画发展并不健全。马良芬觉得,矫正这一历史缺憾的责任,天然地落在青年版画家的身上。

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风行北欧的一种先锋文艺思潮,它主张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的本质,用“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颠覆“再现”生活的现实主义理论,强调主观精神、内心体验,崇尚激情,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因此,夸张、变形、怪诞等表现方式相伴而生。走得最远的是毕加索,后来成为现代派艺术大师。得到表现主义真传,做到允执其中者,应是珂勒惠支,这一脉源流还有待中国版画界的体认和传承。

马良芬的这些思考和发现启开她以世界眼光做艺术的心智之门,让她顿悟,让她振奋。为慎重起见,她请教先辈和同行,精心研习罗曼 •罗兰有关西方艺术史和文化名人传记,反复研读他们的经典作品。她坚信,任何时代文化思潮的形成,都是历史无意识的产物;但对艺术家来说却是各有取舍选择,这正是文化多元的合理、必然所在。马良芬就这样工蜂般地采集,在艺、文、史、哲的精神和思想天地里徜徉;斗士一样地坚韧,一刀一刀在画板上雕凿,在阴阳、黑白之间,寻找版画艺术的通灵之门。

这也是她寻找自我,形成自己艺术个性和风格的过程。

马良芬的版画创作构图粗犷饱满,少有空白;刀工刚劲果断,细节线条刚柔兼济;大量引入文学的隐喻、象征、意象等表达方式,让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夸张、变形的表意方式常态化。马良芬声言:“努力创造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的情趣,要敢于做独行者和孤独者。”这样,马良芬的画作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版画的视觉空间,丰富了版画语言的内涵,让人在满足视觉愉悦的同时获得思维的快乐,进而达到精神的认同。虽然时有思想大于形象的遗憾,但瑕不掩瑜,颠覆传统的创造性风格与脱逸正常轨道的生活现实遥相呼应,艺术地和谐共振出一曲现实生活的不和谐多重变奏,不由人会心一笑,从而对马良芬“版画要拥有自由、奔放的想象力,在诗意化的气氛中达到精神的真实表达”的艺术追求,由衷认可和钦佩。

用柯文辉先生的话说:“她的画有动势,由二级风升为三级,比上几代人作品更恣肆……把洋舞打出太极拳风神,洋嗓子唱出民歌味、书卷味”(《收藏世界》:《谨勉马良芬》)。知遇之言,切中肯綮,识家高论。

马良芬灵根早慧,二十年路漫漫上下求索,汇入柯勒惠支表现主义的版画艺术源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版画艺术的天地——通天“大道”。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社会的空前繁荣,楼越造越高,车越来越多,卫星上天,飞船探月,人类和上帝同居的日子不远了!但狂欢没持续多久,聪明人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偌大一个地球的可用资源越来越少,土地沙化、空气污染、气候变暖、人口爆炸、生态失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接踵而至,以科技文化高度发达换来的经济发展,正无情吞噬着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空间。“地球村”一词的出现,正是人类这一尬尴境遇的真实写照——人类获得掌控自然的能力和自信,却失去安全、舒适、诗意的生活空间,这便是马良芬以《生存的空间》《一杯酒》《过程》《逃》《第一个早晨》……系列版画作品创作的灵感、动力和源泉。画中反复出现酒杯、玻璃容器、仰卧的山羊、倒置的树木和房屋、酒环中飞行的少年、会笑的狗、大嘴占到身体三分之一的鱼,等等,做为人类社会生活境遇逼仄、生存环境恶化、精神苦闷的象征物,都参与到绘画艺术语言的表达和特定情境下的画外言说。

马良芬的近期画作以组画形式出现,题材的主旨是:人类生存的局促和尬尴;旗下有三个分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女人和男人,形成一条对地球生命的艺术警示链。

把痛苦与欢笑、残忍与柔情、荒谬的事实与平静的反应并列在一起,达到情感的多样组合,这些由不和谐的元素组成和谐的新秩序,反常,却又合道,即合乎逻辑,合乎天然的“大道”,这才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手笔!

(责编:王鹏)

猜你喜欢

马良版画艺术
版画作品选登
我想成为神笔马良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纸的艺术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Мероприятия и контакты
我的神笔马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