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开卷考试复习与应试策略

2009-04-28代清华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09年4期
关键词:卷面答题课本

代清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考试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开卷考试既能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状况,又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考试形式。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与解题效率,是所有九年级毕业生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就此略谈一下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扭转错误观念

一提到开卷考试,许多同学认为:平时看不看书无所谓,到时翻书找答案就行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考历史试题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诸多内容,考查的知识点多,考查范围广,综合性强,注重“以能力立意命题”,同学们如果没有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想在有限时间内单靠查找书本和资料答好试卷,取得理想成绩,难度很大。因此同学们应该认识到,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更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以及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要想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应脚踏实地,夯实基础。

二、掌握有效的复习策略

(一)熟读课本。

在复习过程中要认真阅读课本,把握基础知识。

1、按照课本的结构及体系理“线”,以单元为单位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同时还要明确知识点在全书中的位置及与前后相关知识的联系,使知识准确归位,防止遗漏。

2、用比较法梳理同类知识和相近知识。

3、用图表法列出每课的提纲,以便从整体上把握一些较复杂的问题。

(二)关注时政热点。

历史开卷考试试题突出时代性和现实性,与课本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时政、地方时政更是中考的重中之重。如:安徽省2008年中考历史试卷以2008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金婚》为载体,考查了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变迁的相关历史信息;还以2008年3月“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和2008年5月“日本救援队赴四川震区救援”为背景,考查了相关历史知识。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关注时政热点,联系社会现象,建立热点知识库,透彻剖析热点,由社会问题回归课本。只有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才能变“活”,变成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武器,中考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热点问题,我们才能做到“处变不惊”。

(三)以训练为载体,多做样卷。

除了全面复习之外,还必须辅以必要的训练。训练时要结合不同题型的特点,总结答题思路及要领,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要选取权威试题进行训练,如历年各地中考试题、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等,训练时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完成。

三、掌握有效的应试策略

(一)运用相关答题技巧。

1、在拿到试卷后,先全面浏览,了解试卷的页数、试题的数量、试题的大致内容等。开始答题后,对简单的、自己有把握的题目,不要翻阅资料,以节省时间;对综合强、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但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材料来组织答案。

2、解答选择题时,要围绕题干的中心词和备选项的叙述,从准确性、最佳性角度去思考,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作出准确选择。

3、解答非选择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读懂、读透题目,把材料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运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围绕主题理清答案思路。其次,要注意分值分布,把握答题的重点。一艘情况下,有几个得分点就有几个答案要点。再次,表达时要组织好语言,做到条理清晰、全面透彻、有针对性、简明扼要。最后,要学会运用历史学科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倾向。

(二)时间安排要合理科学。

应对历史开卷考试时,要本着前紧后松的原则,充分利用时间。拿到试卷后,一定要快速浏览试卷,根据试卷的题量、难易程度等,大致估算解答客观题与主观题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分配时间。答题时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先答那些“一眼就能看穿”的题目,果断跳过那些暂时想不出答案的题目,把应该得到的分数都拿到手,再回过头来“啃硬骨头”。

(三)卷面书写要整洁规范。

卷面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干净整洁的卷面,规范流畅的行文,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清晰、美观的好印象,有利于我们多得分。而书写不清楚,卷面不整洁,字迹难以辨认,往往会影响得分。

总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同学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与应试策略,并在复习与考试中加以运用,不断总结经验,这对提高历史学科中考成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后,请同学们牢记:

课本知识最重要,多多动脑勤思考,

活学活用是关键,任它题型多变换。

科学策略记在心,时间安排要妥当,

卷面整洁我放心,心平气和好过关!

猜你喜欢

卷面答题课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考试分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卷面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