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近代师范学校创始之初的日本影响

2009-04-27田晓蕾

商情 2009年2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学校师范

田晓蕾

【摘 要】我国创始之初的师范学校在“以日为师”的时代背景下,在办学中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日本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理论,师资,课程体系,教材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整理和简单评述。

【关键词】中国近代师范学校 日本影响

一、日本对我国近代师范学校创设过程中理论层面的影响

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得一些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教育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教育救国论”的思想指导下,广设学堂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然而,师资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全国中小学堂的发展,改革以儒学为主体的旧教育,开设以学习“西学”为主的新学校,无论是中国传统的以教授科举考试为任的教师抑或西方来华教师,都很难承担起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重任。因此,要改革旧教育和发展新教育,必须“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创办师范学堂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对创设师范学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论证,并且作为师范学校办学指导和依据的理论依据,在“以日为师”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近代师范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案上都受到了来自日本学界的深刻影响。

二、日本对我国近代师范学校师资方面的影响

新式教育对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要求,可以说是师范教育的直接动因,而师范教育本身却也面临着师资匮乏的严重问题。很显然,单单凭借本国自己的师资力量很难满足师范学校的需求,同样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再加上文化地域的亲近,费用的多寡的考量等几重因素下,当时的日本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师资问题产生了极大影响。

这首先体现在我国师范学校对日本教习的引入和任用上,据统计,在日本教习来华高峰时期,500多名日本教习中,共有120多名从事师范教育,比例可谓不小。在当时总计40余所师范学校中,几乎都能看到日本教习活跃的身影。撇开人数,从日本教习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的师范教育影响之深。以著名的北洋师范学堂为例,共九名日本教习承担了包括物理化史地等12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几乎涉及当时师范学堂的所有新课程。其他如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南京三江师范学堂等当时著名的师范学堂中,情况也大致相同。除了教学工作,一部分日本教习还直接参与了中国师范学堂的创立工作,像在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两江师范学堂,山东师范学堂等著名师范学堂担任总教习的服部宇之吉,菊池谦太郎,松本孝次郎等都直接参与了师范教育计划的制定和管理,训练和培养了一批师范学堂的行政管理人员,服部宇之吉甚至对师范馆的教室、实验室、图书仪器、宿舍的设计,也做出了贡献。

另一方面,针对师范学堂师资匮乏问题,所采取的聘用日本教习的应急措施,归根到底只是权宜之计,培养自己的师范学堂的师资力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当时的清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于是派遣留学生赴国外学习师范之风气,一时颇盛。除了官派生,不少青年学子深感要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必须广开学堂,而要办好学堂,就要学好师范,出国留学学习师范,成为他们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的一种举措。而在留学国家的首选问题上,日本同样由于时代的背景和交通文化费用等天然优势成为首选之地。当时的日本即接收了一批为了应中小学师资需要而去日本学习各种具体学科课程的师范生,也提供给如张之洞等奏定的《学务纲要》所说的“到外国学师范教授管理各法”专门面向国内师范学堂师资培养的师范生以系统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国内一些省份规定了留学回国学生必须从事师范教育,如四川省明令“在各县选派官费学生每县一名或二名, 送入日本弘文学校习速成师范, 毕业归国分赴各县办理师范传习所。”这些官方的规定,都促进这批经过日本师范教育相关训练和学习的留日学生回国后从事师范事业。而事实上,在日本较为系统的接收了教育学、心理学、教授法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的留日师范生,回国后也确实大多学有所用,在国内的师范学堂一展抱负,成为我国近代师范事业的中坚力量。如两广地区派往日本学习速成师范归国的学生, 被各地师范学堂“纷纷指名延请”, 山东通省十府二州的师范传习所教习也多为留日师范生充任。同时,不少留日师范生归国后, 不仅做教师, 还在各地创办或主持师范学堂, 如四川籍学生万如璋在家乡开办了传习师范; 浙江籍学生经亨颐参与筹建并主持了浙江两级师范学校; 湖北两湖师范学堂的主持人也是留日师范生。这些留日学生,为我国近代起步阶段的师范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这个角度而言,日本对我国近代

师范教育本国师范教师力量培养的影响可以说是深刻和长远的。

三、日本对我国师范学校在学制,课程体系及教材等方面的影响

中国第一所近代师范学校设立于1987年,而在1904年的学制中,师范学校正式确立其地位,即将师范学堂与普通学堂并列为三大系统之一,师范学堂在学制中获得的重要地位,这与日本学制的精神相同。此外,张之洞坚持创办的师范速成科可以说正是借鉴了日本专为需才救急的一种措施。具体到各师范学校,东瀛风更是随处可见,如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中,非但学校的各类章程均效仿日本,甚至连教室的宽度,桌椅的高低,也都以日本学校的标准作参考,而北洋师范学堂的创办者袁世凯更是声称,他创办北洋师范学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长途跋涉赴日学习,因此,北洋师范的各项章程制度,均与日本的师范学校大同小异。在课程体系方面,由于中国的师范教育刚刚起步,“西学”的课程设置有待编订,其课程设置也多仿效日本,将直隶师范学堂课程设置与东京府立师范学校课程加以对照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的相似性:两所学校在课程总数上大致相同,完全一致的课程更是多达11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受到日本影响之深,可见一斑。而当时师范学校的教科书,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直接采用汉译各类日本教材。如二是考虑到教育理论应“一时于吾国现情为主”,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以日本教科书为基本材料, 或留日学生根据在日本学校听课时的笔记, 加以整理改编而成的教材。如江苏留日学生整理编撰的《江苏师范讲义》册、湖南师范学堂的《教育学泛论》、湖南女子师范学堂的《教育学》等。三是在华日本教习根据教学实际经验, 专为中国学生编著的讲义, 更适合中国学生应用。比如服部宇之吉执教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期间, 就曾编撰《万国史讲义》及《心理学讲义》两种教材。由此可见,

当时大部分师范学校的教材都来源于日本,日本在教科书方面对中国师范教育影响极大。

四、小结与评价

如何评价清末日本对中国师范学校创办的影响,各方评价不一,它当然具有消极的一面,首先从当时的大环境来说,日本方面与中国进行教育文化交流的动机不纯,包含着殖民扩张,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与欧美诸强争夺在华利益的意味。其次,当时的师范教育过于倚重日本,正如教育史家陈青之曾批评“完全为模仿的,没有一点创造精神”,造成价值取向单一,模仿有余,创造不足等问题。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负面影响,但平心而论,在清政府刚刚开始创办师范学校之初,缺乏先例,本国没有可参照的凭借,办学经验和人力物力各方面都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借鉴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的示范学校各方面的制度,采用引进日本教习和选派留学生赴日学习师范之法的举动,当属情有可原之举。而客观上,我国近代师范学校的“以日为师”,的确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创立提供立了师资条件,促成了近代师范教育体制的创建,从日本教习的输入到投身师范教育事业的留日学生,从师范学校章程的设立,课程的制定到教科书的选用,无一对完善我国起步阶段的师范院校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永贤.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3]刘宏.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中的日本影响.河南大学学报,2004.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学校师范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莹作品
高申作品
高申作品
衡士玉美术作品
小小书画廊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新课改下教师师范教育理念探析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