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淘宝商家买诚信?

2009-04-27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30期
关键词:差评淘宝网自查

为追求诚信而不诚信,这似乎是个悖论。然而,这正是部分淘宝网炒信用买家正在做的。因为买家看重诚信评价,所以卖家宁可花钱“买诚信”。“刷钻”和删差评为主营业务的“诚信”利益链已然形成。在金钱交易背后,淘宝网炒信用商家是如何借助炒信用者的力量“追求诚信”呢?

“哪怕给你换货,也别给我差评啊!”记者的一位朋友刚因在淘宝网上购买的货品与卖家描述相去甚远给了差评,卖方的电话就追来了。经不住恳求,好心的买家答应更改差评。

淘宝网接受的投诉显示,因为双方协商不成,还有卖家因为差评做出辱骂威胁买家甚至寄冥币,一小时打80个骚扰电话的极端行为。这一切,都缘起于店家的“信用冲动”。

淘宝网针对店铺信誉建立了一套信用评价系统,一是信用等级,等级从低到高是红心、钻石和皇冠,二是好中差评。围绕这套信用评价体系,店家想出各种招数提升信用,由炒家组成的“诚信”利益链也因此形成。

原来可以这样炒信用

7月28日,曾是全国最大的淘宝网炒信用平台——网丫网的创始人杜朋运发表《淘宝网信用炒作时代已终结?》的文章,详细说明了网丫网旗下的信保宝平台是如何炒信用。

信用炒作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炒作速度慢,即互动交易,又称互刷。就是把有意向炒信用的卖家组织起来,然后由炒作方提供操作平台,注册后开始操作,店家之间进行互拍交易。

第二种操作方式炒的速度较快,即只卖不买。参与这类炒信用的都是有经济基础的卖家,要么是平时没时间在线,要么就是兼职开店。只卖不买的操作方式不需要店家去参加拍宝贝了,因为原信保宝平台在全国各地招聘了一些专职买家来拍宝贝,拍一次从中提成,拍的越多就赚得越多。只卖不买的操作流程与第一种方式是一样的,只是炒信用的卖家不需要去参加拍宝贝,操作速度要快得多。

显然,“刷钻”这种炒信用方式技术含量并不高,进入门槛非常低,继网丫网做这项业务后,大大小小的信用炒家趋之若鹜。而随着媒体对炒信用的曝光,以及炒信用利润的不断摊薄,杜朋运选择了退出炒信用行业。在他看来,炒信用时代已经过去了。

卖家心声还是炒家反扑

淘宝网显然知道,任由炒信用行为发展下去,淘宝网必将遭遇诚信危机。

6月24日,淘宝网发布了第二代安全稽查监控系统,并开展了诚信自查行动。淘宝网官方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有9777家店铺因虚假交易和炒作信用等行为被查封。“我们甚至没有申诉的机会,也不能再用自己的身份证在淘宝网上注册了。”有卖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诚信自查行动触动了炒家和部分卖家的利益。论坛上出现了大量中小卖家以激烈言辞讨伐诚信自查行动的帖子,直指淘宝网二代稽查系统对大量中小卖家做出了误判。

淘宝网诚信自查行动开展3天后,也就是7月28日,天涯论坛贴出热帖《可悲——淘宝网小卖家09这一年》,叙述了店家“80一代创业者”作为小卖家的“辛酸”,他自认为是个倒霉蛋。“ 过去从没有花钱炒信用,生意也一直没有太大起色。“2008年底,我和网友聊天,发现人家已经刷够了,也就上岸了。”而他在2009年终于受不住诱惑,花钱炒信用,可是却“不幸”在诚信自查行动中落马了。

7月26日,一段长达67分钟的音频在网上疯传,短时间内该音频已被点击20416次, 土豆网跟帖评论2888条。这是一位两钻卖家与淘宝网客服关于淘宝网推出的诚信自查系统寻查卖家炒作信用的对话。该店主称“大部分人有冤屈”,打击行为是“淘宝在作秀”,目的就是保护大卖家。

网上支持误判这一说法的人很多。然而,淘宝公关经理鲁达并不这样认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隐晦地表示,这很可能是炒家伪装成中小卖家进行的一次有预谋的反扑。

牛志辉也持相同的观点,他是淘宝网第一大店——柠檬绿茶的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牛志辉讲述了这样一件事:“7月25日下午1点,我们发现店铺里很多商品下架,像是被人恶意拍下。我们及时联系淘宝网,最后发现这是反淘宝网联盟发动的一次恶意攻击,以此要挟淘宝网对诚信自查行动做出妥协。”牛志辉说,他们同时使用了200多个ID,而一个ID就可以拍下网店里的所有东西。“我们组织了二三十人和他们对抗,从下午2点持续到凌晨2点。他们拍下一件商品只要几秒钟,而我们还原一件商品得两三分钟,到现在还有很多数据没有恢复好。”

淘宝网论坛的置顶帖《对恶意拍下不买、扰乱网购秩序的“淘宝网毒瘤分子”的紧急处罚公告》是淘宝网官方对此事的回应:“淘宝网安全部门发现,这批进行恶拍的马甲账号,其幕后正是极少数靠炒作信用发不义之财的不法团体和个人。在淘宝网与会员携手诚信自查行动打击信用炒作后,这些人没了生意,于是这些团体和个人采取各种极端、恶劣的方式扰乱淘宝网守法卖家的正常交易。”

炒信用者卷款跑路

就在淘宝网大力打击炒信用的当口,仍有炒家和卖家在“顶风作案”。

浙江杭州的吴先生在淘宝网开了一家男装专卖店,店名竹老大。他向记者叙述了被骗的经历:“7月15日前后,有人给我发广告,说可以帮我提高信用度。”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收到类似的广告,淘宝网卖家隔三岔五都会收到。“我以前也没考虑过要炒信用,毕竟我都已经四颗钻了,平时生意也过得去。但我很好奇,在这个时候还能炒,看来对方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吴先生与信用炒作者商谈购买57个点的信用。双方商定的操作过程是:信用炒作方以多个ID进入竹老大店,拍下57件衣服,然后转账到支付宝,总共3700元,再加上提升一个点5毛钱的费用,吴先生总共将3728.5元通过支付宝的担保交易汇给了对方。吴先生虚拟发货,在发货单上填写假的快递单号,这些ID对应的收货地址是全国范围的。过两天,信用炒作方确认收货、付款、评价,也就是完成正常的网购流程。

而实际上,信用炒作方没有确认收货,而是填写了退款申请,理由是卖家虚拟发货。“虚拟发货就是他教我做的啊!”信用炒作方倒打一耙式的欺诈行为让吴先生始料未及。发现异常后,吴先生立刻向淘宝网举报,并与淘宝网一起到公安局报案。目前这3728.5元冻结在支付宝账户里,公安机关仍然在调查。

删差评究竟能不能实现

每一笔淘宝网交易的最后,都是买家给卖家打分,分好评、中评和差评。买家可以将中评和差评修改成好评,但只能修改一次,期限是30天。过了期限,评价就没法再修改了。

在意评价的卖家自然对差评耿耿于怀,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与买家协商,请求更改差评。然而,如果买家不配合,或者超出了评价期限,卖家又该怎么办呢?

通行的潜规则是可以求助于删差评从业者,当然,这样做的技术含量要比刷钻这样的炒信用方式高得多。

杜朋运向记者表示,他对如何操作刪除差评毫不知情,网丫网也从没做过此类业务。当记者表示现在正与几个删除差评的从业者接洽时,杜朋运笑了:“那他们比我们厉害。也曾有客户提出删除差评的需求,但我们没这个能力。”

杜朋运认为,删除差评的途径无非是卖家与买家协商沟通,或者干脆将数据从淘宝网系统中删除。“但淘宝网的系统想必没那么好攻击。”不仅技术实现上有难度,而且做这一行的市场也不大。

记者以淘宝网卖家的身份联系了两个删差评从业团队,按照他们的报价,删除一个差评要250元左右,而刷一个信用则只需要几毛钱,甚至几分钱。对于卖家而言,删除一个差评与增加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信用花费相当。买家考虑的是信用和评价综合因素,对有几千笔交易的卖家来说,几个差评不会影响到他的信誉度。

那么,差评究竟能不能删除呢?QQ昵称为“24小时工作室”的删差评团队联络人向记者表示:“删除差评正常情况下需要一周,最快也要3~4天。收费标准是一个月内买家未认证的270元一个,一个月内买家认证过的330元一个。”

他们又是如何做到删差评的呢?该联络人说:“我们是直接通过淘宝网内部帮您处理的。”记者问道:“你可以进淘宝网的系统?”联络人此时表现得非常谨慎。“这个不重要,您只要关心差评是否能处理掉就可以了。”记者追问:“除淘宝网之外,百度和腾讯的网购平台可以做吗?”联络人表示没办法。“不过上周淘宝网系统后台升级调整中,得到本月中旬我们才正式开始接单。”

QQ昵称为“专业淘宝网业务”的刪差评服务团队联络人表现得比前者更为谨慎,对于如何删差评的细节一概不予回答。但当记者问到现在淘宝网正在进行信用炒作排查活动,风声很紧,会不会被发现时,“专业淘宝网业务”说:“淘宝网删的,他查什么啊!”这似乎暗示着删除差评是淘宝网内部人士所为。

淘宝网内部是不是存在管理漏洞,存在个别人利用职权与信用炒家合伙删除差评?鲁达否定了这种推断。他的理由是删除差评需要较高的权限,一般的工作人员是没有权限做到的,只有管理层的人才有权限做到,但是管理层怎么会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呢?

如果不是内部人士参与,还有其他方法吗?今年3月,《南方都市报》刊登了谭仁玮的文章《淘宝网差评真能删手法大起底》,对删除差评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本报记者与谭仁玮就调查的相关细节问题进行了交流。今年2月以前,删差评主要是使用软件修改来电显示号码欺骗淘宝网客服,但这一漏洞已经在谭仁玮调查前被淘宝网堵上了。

另一种删除差评的方式就繁琐得多了,通过伪造身份盗取淘宝网账号,伪装买家向客服要求更改评价。理论上,具体流程是:1.根据卖家提供的买家姓名和收货地址,找“内部人士”查到买家身份证号。2.得到买家身份信息后,用身份证合成软件制作假身份证上传至淘宝网。3.以买家身份打电话给淘宝网客服,让淘宝网核实身份信息,以原邮箱密码遗忘为由要求更改新邮箱。4.登录淘宝网,要求更改密码,此时邮箱会收到一个修改密码的链接,设置新密码。5.用新密码登录买家的账号,给淘宝网客服留言说要求删除差评。6.再次致电淘宝网客服,经淘宝网客服确认身份后差评就可以删除。

这种方式理论上和实际上是否可行?记者采访了淘宝网信息安全部总监倪良。倪良和他的团队曾进行过试验,他们前前后后找了10家删差评从业团队,有三四家中途就联系不上了,剩下的六七家都是骗子。

倪良说,这种方法理论上看起来行得通,但是实际上,淘宝在接到买家给客服人员要求删除差评的留言到删差评这个动作之间,不只有一种核查买家身份的方式。淘宝每天的买卖量非常大,工作人员会核准每一个删差评要求吗?倪良说删差评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每天也就是一两百个。

猜你喜欢

差评淘宝网自查
从差评垫底到好评第一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浅析淘宝网盈利模式的相关问题
“放管服”改革地方自查进行时
微型糕点企业运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初探
差评
淘宝网司法拍卖的模式构架
开放大学网上学习平台的构思与设计——基于淘宝网运营机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