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档案“逼”政府更透明
2009-04-27
●金点强 ●本报驻日本、德国、俄罗斯特约记者 萨苏 青木 刘左元
有关布什政府虐囚的丑闻被美国司法部曝光后,美国民间和世界舆论要求有更多知情权的声音骤然增强。迫于压力,美国近期还要解密相关的档案。这只是解密档案引起全球轰动的一个最新的事例。此前公开的“秘密”,如在冷战期间美国曾准备对越南动用核武器、英国曾准备在中国“文革”期间退出香港等解密档案也都各具轰动效应。出于维护国家基本利益的考虑,各国都对档案解密有严格的规定,但一个总的趋势是解密的步伐在加快,解密在客观上描述了历史原貌,也让百姓觉得过瘾,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一位中国专家解释说,解密档案让各国政府更透明,但保密与解密的关系如同“手心与手背”的关系,在维护国家基本利益和安全的前提下,只有先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日后才能更好地公开它们。
档案解密可“重写历史”
根据我国的《档案法》和相关规定,中国外交部已经分期分批对外开放了8万多件经过解密鉴定、保管期满30年的档案。中国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遵循了国际惯例。以解密外交档案为例,各国在管理体制上一般分成两种:一是由外交部门自行永久保存,如俄罗斯、法国等;另一种在外交部门保存一段时间后移交给国家档案馆,如美国、英国等。大多数国家规定,文件保存30年后对外开放,如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葡萄牙等;有保存25年后即向公众开放的,如美国、西班牙;也有保密期满50年才解密的,如意大利、比利时、希腊等国。
档案解密历来牵引着众多人的眼球,尤其是涉及核武器、谍战、重大军事机密等方面的解密常常会令世界震惊,成为档案解密的焦点。英国政府今年4月公布了一批绝密档案。其中有档案显示,在中国“文革”期间,英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曾在1967年和1969年两度想提前退出香港。美国最近还解密了41份政府绝密文件,其中包括长达500小时的尼克松总统在白宫办公室里的谈话录音。这些档案披露了很多令人震惊的内幕,如尼克松曾试图在越南动用原子弹。这些内容如果不是成为绝密档案,而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当时西方众多媒体中,那么过去几十年的世界历史可能都要重写。
去年12月22日,日本外务省进行了战后第21次外交档案解密。查阅这批被公开的档案,可以看到相当多让公众感到惊讶的内容。例如,日本国内一直有学者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和印尼之间存在着一条神秘的外交渠道,使双方可以就有关二战后滞留印尼的日军士兵等问题进行“桌面下”的交易,但具体是哪条渠道外界始终查无实证。在这次公开的档案中,这一神秘渠道终于曝光。原来,沟通这条渠道的关键人物就是当时印尼总统苏加诺的第四位夫人———黛维·苏加诺。这位原名根本七保子的日裔美女,就是当时印尼总统和日本首相间的秘密信使。
同批披露的外交档案中,有记述1972年1月时任日本外相福田赳夫秘密会见法国外长,托其“向中国捎话”,希望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档案。还有一份解密档案更受关注:1965年1月时任首相佐藤荣作在访美时要求美国保证将日本置于其“核保护伞”之下,甚至默许“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器,并针对中国进行核试验”。作为一直强调自己是核武器受害国并坚决反对核武器的日本来说,这种对核战争毫不避讳的主动姿态40多年后一经解密,在日本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很大轰动。
俄解密档案一度出现混乱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这些年解密的大部分档案只涉及二战后的历史事件。原因是战后日本大批重要的战前档案被美国运走,并已在国外公开,有些档案已经无密可保了。本国档案流失国外的类似情况,苏联刚解体的时候也出现过。
苏联时期的档案管理体系非常庞大,苏联政府将档案划分为旧政权档案、私人档案和苏维埃机关档案三大类,其中以苏维埃机关档案的保密级别最高。苏联解体后,苏维埃机关档案的解密不再有政治禁区,一大批苏联时期的机密档案被解密。莫斯科大学高尔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廖沙曾在档案馆工作过,他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解密的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斯大林时期的档案。苏联解体后,人们对旧政权档案的解密非常热衷,这让俄罗斯的档案管理一度陷入混乱。因为工作人员无法确认,是否还要按照苏联时期的安全条例执行,而俄罗斯新的档案执行条例又没有出台。”廖沙曾工作过的一个地方档案馆就流失过大量涉及前政权和二战历史的卷宗,这让他感到十分惋惜:“当出现政局动荡、经济危机的时候,谁还会去关心这些档案呢?”
随着俄罗斯恢复元气,有些档案又重归故里。仅在2007年,俄罗斯联邦就从美国各拍卖会收回了80多份文件,其中包括2003年被人从俄罗斯国家军事档案馆窃走的40多份文件。虽然俄罗斯联邦传媒、通讯与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局加强了对档案的保护,但是在莫斯科,一些缺乏资金的档案部门依然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卢日尼基体育馆二楼的一家档案馆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一个生锈的铁拉门,负责看管档案资料的则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
德国不再“捂”着纳粹屠杀的档案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进了德国联邦档案馆。该档案馆去年夏天举办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殖民统治中国青岛的解密文件展,还在网上公布了大批有关在青岛殖民时期的档案原文和目录。据档案馆对外事务负责人舒瓦格介绍,联邦档案馆是德国1990年统一后,由东西德档案馆合并建成,属内政部领导,设有德意志帝国档案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档案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档案部、军事档案部、战争赔偿档案部等9个部。德国一般的档案解密期是30年。极个别档案保密已超过40年,但有些正在进行鉴定,会寻找合适机会对外开放。
“目前被解密档案中引起过最大轰动的是二战和冷战时期的。”舒瓦格告诉记者。据舒瓦格介绍,东德秘密情报机构留下了600万份秘密档案,这些档案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同时又牵涉到公众特别是当年受到秘密警察监控的人士的知情权。所以德国公开了这些档案。几年来,每年都有大约10万人提出申请要求查阅这些档案。不过,解密文件也有很多困难,费时费力。如他们手中有东德情报部门未完全销毁的秘密文件碎片,按厚度算有600米高,以现在的技术修复至少需要400年的时间。
德国一度以保护犹太受害者隐私、避免再给他们造成伤害为由,拒绝公布在德国西部小城巴特阿罗尔森保存的有关纳粹大屠杀的档案。但来自美国、以色列等国的历史学家一直希望能够使用这些档案资料,他们不愿意让一些大屠杀幸存者“在担心自己的命运被遗忘、自己的名字被埋没的情况下离开人世”。多次交涉之后,德国最近两年已同美以等国签署协议,同意向这些国家的学者公开纳粹大屠杀的档案资料。
舒瓦格说,德国在解密档案上正发生变化,以前不愿意解密,但现在甚至连上届政府的秘密文件都可以被解密。比如施罗德政府曾派情报人员支持美国打伊朗,原因是由于媒体的曝光,政府不得不解密这个文件。舒瓦格告诉记者,不是所有的欧洲国家都能做到这一点,如波罗的海三国,还有捷克、保加利亚最近才开始全面允许公众查阅相关档案。
解密档案有个“基本原则”
日本宪法规定国民有“知情权”。按照日本的《情报公开法》,政府“原则上应该公布所有档案”,但实际在日本仍有大量的档案文献是不能公开的。日本民间要求放宽有关档案公开的力度,为此日本政府一直面临很大的压力。例如,2002年名古屋拘留所发生的在押犯人被拷打致死事件,由于有关档案被列入不能公开的范围,导致调查进展缓慢,引发了公众极大的不满。日本国会不断敦促政府放宽对档案的公开,认为“一个国家档案的透明度与其民主程度成正比”。日本民间还有各种各样的组织推动和监督这一进程。
推进档案解密不仅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且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解密档案还能推进相关研究,如英美等国定期将解密档案整理成册,供学者研究参考使用。莫斯科大学的教师列娜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解密的档案内容大量增多,这也是因为苏联时期的保密工作做的“比较严格”。列娜告诉记者:“解密档案对保持俄罗斯政府的透明度有好处。研究解密的史料档案,会使人们对当前的政治环境作出相应的判断。人们需要从过去了解未来。”莫斯科大学的廖沙则认为,虽然百姓对机密档案有知情权,但是任何档案解密工作的周期安排都有合理性,“解密档案要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这是基本的原则”。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学者刘作奎认为,档案本身与政府透明建设是两回事,两者有关联但不是最直接的。因为在涉及到解密档案问题上,对任何国家的政府来说,国家利益都是第一要考虑的,因此有的档案就可能无限期推迟解密,甚至永久不解密。美国是西方外交档案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1978年以前的美国外交档案约有95%已解密并对外开放,但涉及对国防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军事及武器计划、仍在世的秘密情报来源人的档案或开放后可能明显损害美国安全或影响正在进行的外交活动、可能损害有关个人隐私权的档案,在美国被视为特殊文件,可不予解密和开放。同美国一样,各国对有关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管理也非常严格,如俄罗斯对此类档案的保密年限甚至长达75年。
我国一位保密工作方面的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通常把档案的保密与公开比成“手心手背的事”,这是因为从保密的角度看,只有先做到保密好,才能做好日后的公开工作。
在很多国家,解密档案不仅对本国公众开放,外籍人士一般也可持本国使馆的介绍信来利用这些档案。意大利等国还规定外国学者、留学生查阅外交历史档案必须是互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