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女孩反抗童婚成佳话

2009-04-27

环球时报 2009-04-27
关键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泰晤士报上学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任 彦 本报记者 王 娜

因为对想早早把自己嫁掉的父母说不,印度12岁女孩瑞珂·卡林蒂一夜之间成了印度反童婚活动的全国榜样。印度很多媒体都将她的故事刊登在头版。英国《泰晤士报》称,对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组织而言,像瑞珂一样能打破旧习俗的孩子价值非凡。

瑞珂生活在印度的巴拉卢拉村的贫苦家庭,全家人挤在一个小泥土房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厕所,靠卷比迪烟(一种在南亚生产的廉价香烟)维持生计。一天夜里,她的母亲宣布说:“瑞珂该结婚了。”这在印度,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并不算新鲜事,然而,瑞珂却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据《星期日泰晤士》26日报道,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我爸妈告诉我他们已经为我的婚礼开始准备了,我感到非常愤怒。我想起了我的学校生活,我的朋友们将去学校,而我却不能了,这让我很难过”。

据报道,瑞珂从5岁开始就帮助父母卷比迪烟,不过,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她也如愿得到上学的机会。瑞珂接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个项目教育,这让她懂得了儿童权益、儿童教育以及早婚的危险。

另外,瑞珂姐姐的遭遇也让她明白了早婚的害处。瑞珂的姐姐11岁就被迫出嫁,先后生的4个孩子都不满月就夭折了,之后再也不能生育。瑞珂说,“姐姐的经历对我是个教训,我明确告诉我的父亲,我在这个年龄应该去上学,我不想结婚”。瑞珂的反抗遭到父母的严惩。瑞珂被饿了好几天。但这并没有让瑞珂屈服,她让好朋友通知了老师。在老师一个月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瑞珂的父母终于同意她继续读书,直到年满18岁才嫁人。

瑞珂的故事在当地迅速传播开来,感染了附近城镇和乡村的同龄女孩,并激起了抗议的涟漪。作为一名自信和口齿伶俐的女孩,瑞珂现在成了印度反童婚活动的榜样。上个月,瑞珂向6000名比迪烟工人发表了演讲,呼吁他们不要在女儿们未成年时就让她们嫁人。她还通过主笔名为“新光亮”的简报向那些和她具有相同境遇的女孩提供帮助。当地政府一个官员普洛森吉·卡杜说,“令人鼓舞的是,自从瑞珂反抗成功以来,她的村子以及周围村庄,还没发生一起童婚事件”。现在,瑞珂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她说,“如果一个别的村庄的女孩遇到同样的问题,那么我们都是朋友,我将会亲自去说服她父母,告诉他们小女孩需要上学而不是结婚”。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印度发生的儿童婚姻占当今世界儿童婚姻的40%。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9年的最新报告,目前印度20至24岁的妇女中,18岁之前就结婚的人占到45%,不到16岁就结婚有23%,还有2.6%的人结婚时不到13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德里办事处发言人莎拉·克洛说,“年轻小女孩是变革的强有力的代表,她们就像不具名的英雄,足够坚强和勇敢地对抗世俗”。 ▲

猜你喜欢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泰晤士报上学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预防针对儿童的网络暴力
上学啦
联合国儿基会成立70周年 保障全球儿童健康、安全成长
联合国儿基会成立70周年保障全球儿童健康、安全成长
卡洛斯你好!
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增刊)》公布最有影响力工程机构全球排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