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九)顺其自然的黄魏氏
2009-04-27李玲玲穆伍
李玲玲 穆 伍
从贵阳花溪出发,行了近半小时车程,再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水泥路,记者来到了位于花溪区党武乡的下坝村。在这个约407户人家的小村庄里,生活着一位109岁的黄魏氏老人。
村里的“老祖太”
一进屋,记者便闻到了阵阵浓郁的香味,仔细一看,原来是刚炒出来的辣椒。黄魏氏老人看到有客人到来,赶紧放下手中的锅,亲切地拉着记者的手,指了指锅中的辣椒,非要给记者装上一瓶。握着老人满是老茧而有力的手,记者心里满是感动,多么朴实的一位老人啊,对冒然来访的记者仍充满热情。
老人在整个党武乡都是出了名的老寿星。提起她,村民眼里都有掩饰不住的骄傲和羡慕。在他们看来,村里有这么一位老寿星,是村里的骄傲,所以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老祖太”。
和谐的长寿之道
老人的儿媳告诉记者,老人这么多年一直是一个人过。记者感到有些好奇,在这个五代同堂、50多个儿孙的大家庭里,老人却一个人居住,生活上是否会有不便。老人的孙子说,老人年纪是大了,但是不想和儿孙们住在一起。因为老人生活很随意,有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所以老人觉得自己一个人住就方便多了。平时老人那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子孙们都会主动去帮帮忙。逢年过节,儿孙们就轮流把老人接到自己家,细心地照顾老人。说起长寿这个话题,老人摇摇头说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一切都顺其自然。老人40多岁时就开始掉牙,但晚年在吃的方面并没有什么讲究,平时喜欢吃面条、粉和糍粑之类的食物,菜以蔬菜居多,每餐还能吃两小碗米饭。
老人每天早上9点左右起床,然后会到村里走一走、散散步,到亲戚邻居家串串门、聊聊天。在村里,老人是出了名的性格好、记忆力好,从来没跟家人或邻居红过脸。
在我们采访期间,村民知道有记者采访老人家,都相继来到老人的家里。主动告诉记者有关老人的事,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村民们告诉记者,每逢乡里赶集,老人都会约上三五个姐妹去街上看看,感受一下乡里的变化;有时候就干脆自己拄着拐杖去,买点肉和蔬菜,老人上街买东西都是自己算帐,买了什么,付了多少钱都记得很清楚。然后再慢悠悠地逛回家。村民们都在一旁感叹:“平时我们上街去一趟回来都会觉得腰酸背疼,但老太太却不会,只要逢赶集,她都会去。”老人与家人和村民的和谐对老人长寿有很大的帮助。用老人自己的话说“我走到哪里大家都对我很好,我每天都很开心!”
心灵寄托助长寿
二十多年前,老人开始信天主教,直到现在都还会约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姐妹一起唱诗、祷告。老人现在没有负担,也没有多余的想法,但她却叮嘱儿孙们在她死后不要操办葬礼,天主教会的人会来替她安排的。
老人现在最感谢的就是党和政府,她说区政府会经常来慰问她,给她带来了很多礼品,有时还有慰问金;民政局每月也给发200元的补助。她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她也不会过上现在这么好的生活。在她的心里,这位善良的老人永远都记得党和政府的恩情。
姓名 黄魏氏
性别 女
民族 汉
生日 1900年10月14日
住址 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下坝村
文化程度 文盲
职业 农民
病史 无
长寿史 无
生活习惯 每天九点起床,早餐吃面条,然后到村里亲戚或邻居家串串门、聊聊天;午饭和晚饭没有固定时间,想吃就吃,有时是面条,有时是粉,有时又是糍粑;吃饭时每餐两小碗米饭。
脾气 温和、随意
喜爱活动 看电视、散步、聊天
长寿秘诀 生活顺其自然
长寿绝技 计算、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