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中和性人格的心理学分析
2009-04-27谷传华陈会昌
谷传华 陈会昌
[摘要]周恩来的人格经历了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以心理学为视角,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年初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四个时期来考查,周恩来人格的基本特点是中和性。
[关键词]周恩来;人格;发展;心理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1X(2009)02—0207—06
周恩来(1898~1976)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早期革命运动的组织领导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职务,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了解周恩来不同时期的人格特点及其发展机制,对于分析其不同时期的行为、动机、思想、业绩非常必要。
本文将综合采用心理测量学的人格特征检测分析法和心理历史学分析方法,将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分别考察周恩来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0~20岁)、成年初期(20~40岁)、成年中期(40~60岁)和成年晚期(60岁以后)四个时期的人格特点,探求周恩来人格的发展轨迹及其成因。
一、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典型外向和典型内向之间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周恩来的人格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下面选用艾森克个性问卷与人格形容词检测表对这一时期周恩来的人格分别进行核查。
(一)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的人格核查结果
根据周恩来的人物传记、日记、作文等历史资料,采用幼年版的艾森克个性问卷0对周恩来早年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符合各个人格维度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处于典型外向和典型内向之间。如果从气质类型上来看,幼年周恩来的人格特点属于多血质占优势、介于多血质与黏液质之间的类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好交际,不喜欢离群索居。这表现在周恩来童年时代与兄弟姐妹及亲戚家的同龄表姐妹、表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友好相处,而且也典型地表现于他在南开中学读书期间的行为。1914年初,他和朋友发起成立敬业乐群会,因他平时“以校为家,以同学为兄弟”,因而受到同学和朋友的拥戴。1913—1917年在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周恩来先后被推举为敬业乐群会智育部长、南开学校新剧团布景部副部长、演讲会副会长、暑假乐群会总干事、南开敬业乐群会会长等,这反映了其出众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人缘。他多次提到“合群”的重要性,认为合作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人之立于世,既不克效禽兽草木之自为生活,要必有赖于公众之扶持,而服役之事,乃为人类所不可免。”连其老师也禁不住嘉其多情,赞叹“翔宇弟本多才,孰知其情之笃竟如斯耶”。
(2)随和、乐观、爱活动。据周恩来的同班同学回忆,周恩来在南开学校里给他的印象是严肃活泼,办事认真严肃,平时爱活动,很有风趣。从他在校期间担任的一系列职务可以看出,他参加的活动涉及文学、演说、编辑、组织、戏剧演出以及作文和数学比赛等各个方面。毕业时南开《同学录》对他的评语是“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3)思维和反应敏捷。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数学成绩很好,心算比一般同学的笔算还快,《校风》周刊曾记载他是48名学生中笔算速度最优者之一。这些足可以证明他多血质的灵活、快捷的气质特点。
(4)喜欢沉思。周恩来自幼博览群书,一再强调要“惜时”、“好学”、“深思”,认为“吾人既以学为终身之业,尤应以思补济之于无穷”。这从他早期作文中所表现的旁征博引、渊博学识及独到的见解中可见一斑。
(5)注重内省和自我反省。这不仅表现于周恩来喜欢沉思的习惯,而且表现在他不断的自我监督和自勉自责上。初到南开中学时,周恩来英文成绩不佳,接连几篇作文教师评语也不是很好,导致了他深刻的反省:“翔宇,翔宇,汝宜三思,须知凡人之所能为者,己即能为之。”周恩来的这种内省倾向与他喜欢沉思的性格是一致的。
(6)做事严肃认真,自制力强。周恩来在南开中学中担任相当多的职务,没有精确的头脑、高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是难以胜任的。此外,周恩来还表现出出众的理智、稳重和自制品质。英国当代著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迪克·威尔逊指出,“他(指周恩来)是个具有判断力、具有主见的人,……一旦和别人相处了,他很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校董严修看重周恩来的人品和才学,曾有意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于他,但考虑到与严家结亲后自己的前途会受严家支配,他理智地拒绝了。
(7)价值观念和伦理标准明确。自幼接受传统教育的周恩来在早年没有摆脱传统思想,尤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影响,认为“平天下者,必先治国、齐家、修身、诚意、正心。正心者,万事之基也。”这也反映了早年周恩来人格的时代性。
综上所述,周恩来早年在内外向维度上的表现是“中和”的,既非极端的或典型的外向,也非典型的内向,而是恰当地调和、兼容了内向和外向两种人格特点。这与他早年的家庭教养有关。周恩来曾回忆说,自己分别从嗣母和生母身上承继了好静的性格和爽朗的性格。
2.情绪稳定。周恩来自幼深受父母和教师的喜爱。在学校里,他平时能做到严肃、活泼、认真,幽默风趣,为人热心,沉着冷静,这些行为正是情绪稳定性的表现。
3.低精神质。高精神质的儿童和青少年大多古怪、孤僻,缺乏同情心和是非感。从周恩来幼年乃至小学、中学时代的行为表现和自我表述表明,他的精神质倾向是很弱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很强的是非感。周恩来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在作文中一再表现出对民族气节、爱国之心的由衷赞赏以及对卖国求荣、自私贪婪的厌恶。(2)富有同情心。在周恩来看来,同情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旧中国的穷苦百姓充满同情和怜悯,曾在作文中写道:“踯躅途中,睹乞丐成群也,则推己及人,视天下饥如己饥,溺如己溺。”(3)反对孤僻和离群索居。周恩来在学校中热心公益活动,从不骄傲和锋芒毕露或出风头,而是谦虚自重,温和诚实,这为他赢得了众多的朋友。“周恩来性格中的自贬方面,与他的谦逊、羞涩的特点相联系,使他不容易有非份的抱负。”
(二)采用人格形容词检测表进行的人格核查结果
采用经过修订的人格形容词检测表。评定周恩来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人格特点,结果表明,这一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心理健康、积极上进、自尊自重、谦虚随和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才能出众、克勤克俭的人。
当然,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周恩来早年的人格也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英雄主义。在周恩来学生时代的作文中,几乎随处可见对英雄业绩的赞美和崇拜。在“英雄创世”理论的支配下,做流芳千古的英雄成为早年周恩来的人生理想。
2.理想主义。周恩来理想远大,早在13岁时,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但这种缺乏实践经验支撑的志向显得较为空洞。他当时还认识不到实现国富民强的复杂性。他认为练好海军,“则
国之强,可操左券”。他还主张尚教育,兴实业,“一则崇尚教育,涤除恶习,使国民之德性日益张,而达于尧天舜日之境;一则振兴实业,厚培民生,使国民无不恒之产,国家有仓廪之余,而比隆于欧美。”这种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主张显然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实际。
3.对世人的“不信任感”。在周恩来看来,整个国家“文化黑暗,生活低微,举国痴顽,如入昏梦”。正是这种对国民的“不信任感”增强了他改造国民思想的决心。
上述分析说明,不能脱离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周恩来早年的人格,同时也说明,周恩来早年的人格正处于成长阶段。
二、成年期:内外向中和
进入成年期后,周恩来人格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同时也保持了与前期人格的某种延续性。
(一)周恩来成年初期的人格特点
概括地说,周恩来成年初期的人格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内外向的中和。在成年初期,周恩来某些外向性和内向性人格得到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交际广泛而热烈。在南开中学,周恩来与同学一起积极筹建觉悟社;旅居欧洲期间,他又广泛考察和参加工人和学生运动。据资料记载,1921年3月到1922年3月,周恩来给国内写了50多篇通讯,共20多万字,详尽报道了欧洲的政治形势、工人运动状况、留法勤工俭学生和华工的生活斗争情况。在黄埔军校期间,周恩来广泛结识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比较开明的孙中山追随者、国外支持者等各派友人。埃德加·斯诺曾这样描绘20世纪30年代的周恩来,“周同各派之间的关系之广是无可比拟的。这使他能够充当各派间的调解人和平衡器,而不是通过在重大争论中运用种种压制手段来获得个人领导权”。
(2)随和、乐观。在旅欧期间,周恩来曾热情介绍曾被陈独秀拒绝的朱德加人中国共产党。在党内人士和共产国际严厉攻击、批评李立三的领导路线时,在共产国际代表威胁要解除张国焘政治局职务时,在王明等代表的“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试图撤销毛泽东所有职务时,周恩来都曾耐心地为之辩护。埃德加·斯诺所见到的20世纪30年代的周恩来“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
(3)内向性比较明显。喜欢阅读和思索、富于计划性、做事严谨、踏实、真诚可靠、重伦理等品质在周恩来身上都有十分完美的体现。周恩来的生活极有计划性,这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例如,在旅欧期间,周恩来曾参加中国学生要求无条件开放里昂大学的斗争,在筹划最后一刻的行动方案时,还不忘让朋友带上一些报纸,以防在被捕后消磨时间。周恩来做事极为谨慎。在旅欧期间,周恩来在对各种主义和思潮进行反复推敲比较,并与觉悟社社员进行多次通信探讨之后,才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而此前却是“谈主义便心跳”。1927—1931年,周恩来在国民党统治区成功地领导开展了极端秘密的地下工作。而周恩来与邓颖超忠贞不渝的爱情则表现了他真诚、注重伦理的一面。
2.非神经质和非精神质倾向。成年初期的周恩来情绪稳定、沉静、自制,在各种危急关头,甚至在国民党统治区让人窒息的秘密工作期间,都是如此。在遭受重大挫折或遭到不公正的批评或打击时,周恩来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理智地分析原因,并且善于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责任。例如,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南昌起义失败,尽管失败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他,但他却在事后向中央做了自我批评。
周恩来总能平静地以理服人,以理智战胜各种消极情绪的困扰。旅欧期间,听说觉悟社社员黄爱被害后他极为悲痛,但他很快就将这种情感转化为自己向旧社会复仇的实际行动,确立并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在给朋友的信中,周恩来写道,“我们对于友谊的感念上,不免要有点悲伤;但对他的纪念,却只有一个努力!”“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它)宣传奔走。”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30年代见到的周恩来“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的结合物”;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采用上述人格形容词检测表评定周恩来成年初期的人格特点,结果显示,成年初期的周恩来保持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某些特点,如求新性、好交际性,同时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是人格结构复杂化,二是人格灵活性增强。成年初期的周恩来情绪平静而又丰富,知足而又上进,爱好交际而又严肃自律,成熟而又纯洁,坚定而又灵活,务实而又求新,热情而又冷漠,诚恳随和而又爱憎分明,顺从而又自主,合作而又独立,谨慎而又大胆,自律而又勇敢。这些“对立性”人格特征的和谐统一说明,成年初期的周恩来人格的“中和性”增强了,他能够针对不同性质的情境、根据情境的具体要求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反应。
(二)周恩来成年中期的人格特点
成年中期,周恩来先后经历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等重要时期,新的社会活动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任务对其人格的适应性提出新的要求。这一时期,周恩来在保持了内外向中和、低神经质和低精神质的人格特点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鲜明的变化。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周恩来成年中期的人格进行核查,发现周恩来基本保持了较低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内外向“中和”等气质特征。概括而言,周恩来仍然表现出高度的“交际性”,交际更为广泛而多样。在小事上也是如此。他衣着整洁而合体,在宴会上,他关心每一件事,倾听每一个人所说的话,并时常拍拍与他谈话的人的肩膀或握握手。另外,建国后的周恩来还表现出高度的“活动性”,他具有广泛的兴趣,喜欢跳舞、看电影,无论有多忙,他都坚持打乒乓球。
与以前一样,建国之后的周恩来生活严谨,工作踏实,做事计划性极强,事事以身作则。他忠实地遵守自己与邓颖超结婚时制定的“互爱、互敬、互助、互商、互谅、互信、互识”的诺言,平时坚持平民化的生活,决不让自己的亲戚因自己而享有特权。他的热情、随和也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工作之余的周恩来生气勃勃,变化万千,“好像在一个令人难忘的会谈中充当了所有的角色”;在公共场合,他目光炯炯,双眼一刻不停地转动,“他会注意最细微的事情”。
成年中期,周恩来依然表现出才能的出众性、创新性、随和性等特点,同时,尽责、忠诚、灵活等特点更为突出。二战期间被派到中国、时任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的帝奥多·怀特曾回忆说,周恩来头脑极为灵活,他英明而又无情,堪与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造就出来的任何领袖相比,他采取行动坚决勇敢,有猫捉老鼠那样敏捷细致的本领。灵活性是周恩来中年时期的人格具有高度适应性的表现。
(三)周恩来成年晚期的人格特点
20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逐渐进入成年晚期。这一时期,中国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文化大革命”和中美建交等一系列大事,他先后经历、参与或领导了在政治和经济上
进行拨乱反正、访问亚非欧各国、反极左思潮、摧毁林彪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促成中美建交以及使新中国获得联合国席位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从连续性来看,周恩来仍然保持了与前期相似的气质特征,包括内外向的中和、非精神质和非神经质。大小事务他都要亲自过问并认真负责,成为公认的新中国“总管家”;外交活动极为频繁,在1963至1964年之间,周恩来先后出访亚非欧14国,20世纪70年代初又与美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周恩来非常重视友情,对国内外、党内外的朋友都是如此。例如,在加纳国内局势动荡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访问加纳;在遭到“四人帮”迫害的情况下,他仍然竭力保护各位元帅和将军、身边的普通工作人员和干部、党外民主人士和外国友人。据当时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回忆,成年晚期的周恩来待人热情,开诚布公,善于自制又显然充满激情。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也认为,周恩来的警觉性极高,令人一见就感觉得到。这种敏感性和兴奋性是周恩来一贯的人格特征。
采用人格形容词检测表的评定结果表明,周恩来人格倾向的变化突出表现于务实性与坚韧性。这一时期,周恩来更加实事求是,早期的那种理想主义色彩消失了。据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这一时期,周恩来一方面尊重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决定,不给群众运动“泼冷水”,另一方面又力所能及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纠正一些“左”的做法。在他的内心世界中,那些急躁冒进的做法实际上是一厢情愿的,那些理想主义者错误地判断了人类的本性,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这种外在行为与内在态度的“分离”,有力地说明了周恩来“外圆内方”的人格特点,说明了其人格的高度灵活性。
三、基本特点:逐渐增强的中和性
综观周恩来人格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和性是周恩来人格的一个基本特点,它指的是将多种看似对立的人格特征(如热情与冷漠、外向与内向)协调于一身的倾向,周恩来人格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和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人格适应性不断增强的过程。
童年时期的周恩来人格具有“男女中和”、“南北中和”的特点,青少年时期在北方受教育的经历、北方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空气”促成了他强健的体魄,也使他的人格成为“中国的南方人独特的灵活性与北方人的勇猛相结合的保持平衡的混合物”。成年初期,真正的革命斗争生活、军事和政治斗争的实践使他由一个具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比较单纯的青少年转变为人格结构复杂而灵活的成年人。在成年中期,“联合—斗争”仍是周恩来的主要生活模式,与各种合作力量的联合以及与敌对力量的斗争赋予他的人格适度的“中庸”性。进入成年晚期后,周恩来先后经历了一系列党内斗争和“文革”浩劫,人格的中和性更为明显,他表现得既深沉、稳重、机智、创新、尽职,又顺从、“圆滑”。“文革”期间特殊的生活环境进一步促成了他人格结构的复杂化和人格中和性的增强。理查德·尼克松曾这样评价晚年的周恩来:“他不露锋芒,孜孜不倦地工作,他既是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革命者,又是一个儒家君子,既是始终不渝的思想家,又是会权衡利害的现实主义者,既是内部政治斗争的能手,又是善得人心的和事佬;他对任何一个角色都能愉快胜任,或融会贯通好几个角色,而丝毫不会显得优柔寡断或前后矛盾。”这位西方著名政治家的评论说明,周恩来晚年的人格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具有高度中和性的人格特征使周恩来在各种环境中如鱼得水,成为“无往不胜的幸存者”和中国政坛上的“不倒翁”。
(责任编辑桂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