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
2009-04-26胡松
胡 松
新课程标准阐述: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提升艺术品位,加强精神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文言文教学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白话文有着明显的差异,学生学习起来本就有一定难度,再者很多教师的“朗读——翻译——背诵——默写”模式化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改进教法迫在眉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可避免地融入课堂。抱着尝试的心态,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多次引入多媒体课件,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现谈谈些许心得。
传统教学模式,面对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学生只能埋头苦记,枯燥的课堂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引入教学课堂,丰富的图片、音乐、视频资源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就不难上了。
文言文讲求意境美,古人力求用最精炼的文字描绘最幽深的意境,这是很难用现代语言描绘出来的。而优美的图画、含蓄的音乐、动人的视频却能把它完美地再现。例如郦道元的《三峡》,文中有很多优美的景物描写,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笔者先要求学生在头脑里想象这一画面,然后引入教学的环节。“三峡景色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无非是借着书下注释读翻译,刻板而毫无新意。随后笔者用投影展示先前收集的关于三峡的纪录片的节选,壮美的三峡景色配上雄浑的音乐,直观地把三峡的美景再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纷纷感叹,真实的三峡比他们想象中的壮观多了。这时笔者再提出前面的问题,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纷纷举手,做出生动而又精彩的回答。由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由开始时的呆板变得充满活力,学生乐于学习,笔者只需要稍加引导就能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事半功倍。
文言文的背诵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相信很多教师也曾和笔者一样困惑:学生背书慢,教师检查难,如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笔者发现一个好方法。教学《陌上桑》的时候,当时只是为了向学生证明乐府诗歌都是可以唱的,笔者找到这首富有民歌风格的古老乐谱,一位老人浑厚的嗓音完美地诠释了《陌上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首民歌几乎成为当时年度最佳校园流行歌曲,被学生争相传唱。很多古文是讲究音律美的,有了这次经历,很多学生变得爱读爱背文言文,文言文的背诵热情也逐步高涨起来。
诚然,多媒体教学引入教学有着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隐患。首先,丰富的图片和视频会高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只注重欣赏,却忽略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课堂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人与人的交流,而过度使用多媒体却使人人交流变成人机交流。作为辅助的多媒体教学喧宾夺主,让本应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变成计算机操作工。如此一来,课好上了,学生也兴趣盎然,但是教学目标如何完成?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可见,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它决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
其次,课件制作时间长,耗力大,有的教师为了备一堂多媒体课,需要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所以导致除了公开课、评优课,几乎没人使用多媒体教学。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笔者认为课件不必过于复杂,只要能紧贴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时候几张直观的图片、一段贴切的音乐也就足够了。
总而言之,多媒体运用引入文言文教学,本无需讨论其优劣得所,任何方法的运用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广大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使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