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勋祺将军的传奇人生

2009-04-26

党史文汇 2009年2期
关键词:刘湘陈毅新四军

邓 沛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国民党将军,他的人生轨迹虽然历经曲折,最后却走向了光明,走向了人民的阵营,他就是郭勋祺将军。

郭勋祺,原名勋,字翼之,祖籍四川华阳县永兴乡(今属双流县天桥乡)。1889年出生于一户自耕农家庭。1912年,郭勋祺在成都被招募为入藏新兵,投入川军潘文华部,随军西征。由于作战勇敢,又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得潘的器重,由文书逐渐升为排、连、营、团长。1921年潘文华率部投靠川军总司令刘湘,郭勋祺任第七旅旅长。这个时期,郭勋祺在参加驱逐滇、黔军阀及四川军阀的大混战中,一方面充当了刘湘的得力战将,受到刘湘的信任与重用,对刘有知遇之感;另一方面,受大革命潮流的影响,开始与共产党人接触。

1922年,郭勋祺在万县经陈孟熙介绍,与陈毅相识。不久,郭奉调重庆任六十五旅旅长,陈毅亦到重庆《新蜀报》作编辑。此后一段时间内,两人过往甚密,陈毅经常对郭勋祺讲一些革命道理,对郭启发和影响很大。1925年8月,郭勋祺参加了由共产党人领导的莲花池国民党(左派)省党部的活动,结识了杨公(杨尚昆之兄)、李筱亭、肖华清、周钦岳等共产党人,并与素有旧谊的刘伯承会见。郭在这些共产党人的影响下,思想逐渐倾向进步,曾担任国民党(左派)省党部组织的群众游行的总指挥,武装保护群众。1926年9月28日,郭勋祺参加了由杨公主持召开的重庆军事会议,为共产党人年底发动泸(州)顺(庄)起义作了准备。郭的进步活动引起刘湘的猜疑,为此,撤销了他的旅长之职。

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前夕,郭勋祺多次向杨公、陈达三、肖华清等人传递消息。惨案后,郭勋祺掩护陈毅等人,将其安置在郭家公馆内,随后护送上船奔武汉脱离险境。郭还掩护了一些进步学生,并到各医院看望受伤的学生和群众,给学生支付医药费。

大革命失败后,郭勋祺受刘湘的影响,转向反共。1931年,郭勋祺任第二独立旅旅长,奉命赴湖北宜昌、沙市,参加了围攻洪湖革命根据地的战役。1935年1月,郭勋祺在重庆接受了刘湘指令前往贵州“剿共”,此时郭已升任川军模范师师长。

1935年1月26日,红一方面军中央纵队与三、五军团到达黔北土城。第二天,郭勋祺部三个团和潘佐的三个团,共六个团赶到了土城。当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命令红三、五军团及干部团全部,“于明日拂晓包围迂回该敌而歼灭之”。1月28日,红三、五军团及干部团与郭勋祺统率的川军在土城东北的丰村坝、青岗坡一带展开恶战。经过反复较量,最后红军伤亡约5000人。鉴于战场态势对红军不利,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下令退出战斗,西渡赤水(即一渡赤水)向四川古蔺开进。

由于在土城之战中使红军受挫,郭勋祺受到了刘湘和蒋介石的“通令嘉奖”。

1935年11月,郭勋祺奉命率部赴四川天全、芦山一带阻击红四方面军。11月5日15时,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大岗山,向郭勋祺师阵地展开攻击。郭亲赴前线大桥督战。红军攻势凌厉,先下新城,接着复攻入旧城。郭勋祺被迫率部于6日8时退到天全东面五公里的梅埂山岗。当天11时,郭勋祺奉“剿总”电令放弃天全。所部于11月8日15时左右分别到达金鸡关东侧及蒙顶山边金凤寺,正准备占领阵地时,红军大部队插向了伍家垭口,其右侧背受到威胁,遂匆忙下令部队离开公路以南,向东南总岗山转进,郭勋祺本人则连夜逃往洪雅,狼狈不堪。

抗战爆发后,郭勋祺在重庆参加了川康整军会议,其模范师改编为一四四师,郭任师长。1937年9月,郭率部乘轮船出川抗战,10月抵达武汉,奉命参加太湖(安徽省太湖县)战役,掩护中央军西撤。11月24日,郭部在太湖西岩的夹浦、金村与日军遭遇,他亲临前线奋勇抗击,激战三昼夜,予日军以重创。战斗中,他左腿负重伤,仍坚持不下火线。

同年4月,郭勋祺指挥一四四师攻击日军重要据点湾,新四军三支队配合作战,伏击芜湖出击之敌,取得重大胜利,牵制了芜湖日军,对台儿庄战役起了积极的配合和支援作用。5月,郭勋祺指挥一四四师攻占馒头山,掩护炮兵团占领阵地,腰击日军在长江行驶的舰船,先后击沉、击伤日军舰船70余艘。7月,郭命一四四师集中兵力进攻前江口的日军,激战两日,毙伤日军350人,收复前江口,旋又奉命赴煤炭山,连续战斗五昼夜,给梅埂登陆日军以沉重打击。为表彰川军巩固长江南岸江防作战的功绩,国民党军委会对五十军通电嘉奖,郭勋祺以此晋升为第二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五十军军长。

在此期间,新四军团结郭勋祺共御外侮的事例,尤为突出。1938年春,郭勋祺任川军第五十军军长,其部驻防皖南繁昌、南陵、青阳一带,军部设在青阳县木镇,与云岭新四军军部相距仅数十华里。陈毅多次到五十军军部看望郭勋祺。两人相见格外亲切。他们畅谈抗战形势、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两军联防等问题。郭勋祺还先后邀请陈毅、谭震林给五十军官兵作抗日救国的演讲。

这一时期,郭勋祺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这样一些事情:一是掩护新四军先遣支队顺利通过五十军防区,东进苏南敌后作战;二是邀请新四军第三支队参谋长赵凌波到五十军干训班讲授游击战术;三是支援新四军枪弹和军用物资。1938年秋,赠送步枪30多支、子弹1万发。1939年夏,赠送新四军枪弹3万发、黄军服和白衬衣各500套,为此,新四军副军长项英亲自到木镇向郭勋祺及第五十军致谢,郭还派陈作孚等五十军高级干部回访新四军;四是在接到蒋介石“防共”密电后,立即请夏育群转告新四军领导人,要他们警惕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五是学习新四军的经验,收留流亡青年组成战地服务团,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激发部队的抗战热情;六是在1939年2月美国友人史沫特莱由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吴宝基、张茜和夏育群陪同访问五十军时,郭勋祺为史沫特莱和新四军的同志举行了文艺演出、球赛和登山活动。

郭勋祺同陈毅的往来以及五十军与新四军的往来,被反共顽固分子陈去惑等人告密,引起蒋介石的怀疑。1939年冬,蒋介石以贵池战役中郭勋祺“作战不力”为借口,撤去了他五十军军长的职务,并将郭“护送”回重庆。“抗敌有心,报国无门”,郭勋祺怀着沉痛的心情抱憾离开了抗日前线。

1940年8月,郭勋祺在重庆参加陆军大学特五期学习。1942年9月毕业后,郭历任国民党军政部附员、第二十六军

军官部总队长、中央训练团副主任,担任了一些没有实权的闲职。

1947年冬,蒋介石通过曾扩情逼迫郭勋祺出任第十五绥靖区副司令。1948年春,郭到襄阳任职。5月,解放军向老河口进攻,郭下令部队撤退,避免与解放军作战。7月,解放军攻破襄阳、康泽,郭勋祺被俘。刘伯承闻讯后,特电前线,将郭勋祺护送到河南宝丰中原军区政治部。

1948年九十月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张际春、邓子恢、李达、杨松青、刘秉琳等多次到郭勋祺住处看望,畅叙旧情,分析解放战争形势,使郭深受教育和鼓舞。郭勋祺接受了刘伯承、邓小平、陈毅交给的回川策反国民党军队,迎接解放的任务。

1949年农历除夕,郭勋祺从南京飞返成都,途经汉口时停留了一夜。他会见了陆大同学、时任华中“剿总”高参的杨续云,劝其认清形势,辞职回川,迎接解放,杨接受了郭的意见。郭回成都后,即受到国民党特务严密监视。他不顾风险,按照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的指示,利用旧关系,积极开展策反工作。5月,先后与中共四川临时工作委员会的罗髫渔、胡春浦、易野源会见。12月,经“临工委”决定、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西川人民保卫军总司令部,郭勋祺任司令员。郭勋祺先后委托姚国俊在成都中央军校开展策反工作,并派遣李培根赴绵阳策反绵阳专员曾继远,派遣周潜川赴眉山策反新十七师师长刘树成,派遣钟韵明去做十六兵团副司令曾元的工作,嘱咐仁寿县县长李承魁保护地方,迎接解放。12月初,郭勋祺获悉蒋介石要逮捕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的消息,他化名陈海波,连续三次派人送信到成都市新玉沙街刘文辉公馆,通知其赶快离开“虎穴”。12月26日,郭勋祺经过艰苦的谈判和工作,与国民党十八兵团司令李振在成都董家山签署了和平公约,该兵团所辖两个军五个师在成都宣布起义。郭为成都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12月27日,成都和平解放。在解放军进城前三天的“真空”时期,郭勋祺发布了《治安规则十条》《维护成都社会治安的任务区命令》。28日,郭致函成都社会贤达徐申甫、周奉池、钟筠友等,请他们协助地方,维护社会秩序。同时,郭嘱咐罗显功在城内私宅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国民党军政人员100多名,并将他们交出的枪弹、电台、汽车及各种军用物资,清点造册,全部上交成都军管会。

1950年1月,郭勋祺参加“保总”结束会议。贺龙在会上高度赞扬“保总”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策反工作做得好,维护了成都的社会秩序,保全了这座历史名城,为配合解放军和平解放成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解放后,郭勋祺历任川西行署委员兼交通厅厅长、四川省水利厅厅长、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四川省人民代表。1959年12月,郭勋祺在成都病逝,终年70岁。

(责编 兴柱)

猜你喜欢

刘湘陈毅新四军
刘湘打破世界纪录
许愿幸福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
陈毅论参谋工作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