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体会点滴
2009-04-26彭志霞
彭志霞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是面向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中、初级劳动者。从生源来看,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初级中学的应届毕业生。年龄在17岁左右,文化课成绩较差,处在重点高中生、普通高中生之后的第三层次。其思想品德和行为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纪律观念淡薄,公德意识不强。
怎样才能使这些学生通过中职三年的学习与生活,在业务上胜任专业技术工作,生活上与同事和睦相处,在大浪淘沙的商海中不致沉船,除了学校专门进行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纪律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外,学科教学中也要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学尤为重要。
一、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润物细无声”
自古以来。圣贤哲人都强调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完善的偶像”。主张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中职学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时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师生关系就是塑造者与被塑造者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举止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在学生面前要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在教学方面,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敢于创新。这样潜移默化,才有希望对学生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二、挖掘教材中的隐性因素,适时育人
语文学科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师在教给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些是显性的,如《论语》中孔子谈到修身养性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这些思想,显然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借鉴意义。有些教育内容是隐性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隐藏在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挖掘出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如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三册第9课是科学家杨振宁写邓稼先的一篇文章。有很多独到之处,其一起点高,其二视觉新。全文七个部分从不同角度,通过邓稼先生活中的几件事来表现邓稼先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德。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两位科学家见面时的简短谈话,体会包括他们在内的一代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强盛,不惜献身的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质。
三、重视作文批改和讲评。强化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学生作文过程本身就是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过程,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展现的重要窗口。在批改和讲评作文时,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在一篇《发生在身边的事》的习作中,笔者发现一位学生因被同学误会而遭大骂。他写道:“我真想一刀子宰了他,可惜老祖宗没有遗传给我杀人的基因。但气愤不平,只能把一盆凉水从头浇下去,熄灭心中的怒火。”针对这一点,笔者在批语中写道:“成功与失败往往只差一步,犯罪并非完全有意,一失足成千古恨,你能克制自己平息事态,实为明智之举。”笔者同时把一篇报道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一时冲动犯罪蹲狱十年。后经老师帮助自学成才又获得新生的文章推荐给他。讲评课上,结合学生写的一件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巩固思想品德教育成果
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借助于有效的载体,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体系中。如在课前5分钟进行口语训练,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将来从事工作的信念。此外,结合教材内容,举行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既增长知识。又能明辨事非,识别美丑。开展读书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组织出版手抄小报、文学专栏。成立文学社团。使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