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09-04-26李清爽
李清爽
当今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以其能扩大信息容量、拓展信息传输的优势,日益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当前,大部分语文教师只满足于利用这些电教媒体为教学提供、展示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像等,这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这些电教媒体对语文的影响不仅仅是为语文教学提供一种“先进的、多功能的、方便灵活的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模式的深刻影响。对此,笔者结合语文教学谈几点认识。
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势所在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课文教学所需要的情境,将文章内容涉及的事物和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在有声有色、如临其境的情境中理解课文,激发出内心的情感,语文教学就能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如《林海》一文,老舍先生对大兴安岭的景色作了非常细致的描写。为使学生感到文章语言描述的美,笔者在教学中从文着眼,按文作图,描绘出“岭”“林”“花”这些景物的画面,学生观察后兴趣盎然。接着放一段抒情乐曲,让学生伴着乐曲入情入境地读课文,图文对照,在作者生动优美的描述中,理解、品味大兴安岭的各种色彩,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文中有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师不易讲解清楚,如果适当运用电教媒体则可化抽象为具体,从而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因为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非常自然地产生愉悦、激励的审美效果,学生在乐中求学,优化了教学过程,也实现了教学目标。如在《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声情并茂地展示“草船借箭”的起因及准备过程。随后运用适当史料,引导学生对当时战乱背景作充分分析,使学生明确孙刘联合抗曹,首先要做到内部大团结,才能共图大业,周瑜不应该产生妒忌心理而陷害诸葛亮,鲁肃的所作所为正是为了顾全大局。这样,顺利地克服了教学难点。
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学生创新素质首先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它是创新素质的先行者。通过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作为外部因素去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动性及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优秀的电教媒体可使学生从课文中获得一般性形象,使之升为感性形象,并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感知性表象和过去已有的经验性表象,及想象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表象三者结合起来,使之上升为源于感知而高于感知的概括性表象。这种概括性表象如果在记忆中保存下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进一步促进感知。这样,在理解课文内容、挖掘课文内涵方面,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使用电教媒体时应注意的问题
先进的电教媒体为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不少教师在使用电教媒体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引起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注意。
要善于把握和调控学生的心理,避免滥用电教媒体的现象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在课堂上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的注意力的保持也因年龄和心理特点而存在差异。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在应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时,要遵循规律,适时调整学生的状态,及时对电教内容的难易程度、数量、速度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绝大多数学生易于接受。对少数不能完全接受的学生,则应采取其他方式予以弥补,如当堂给予提示和启发,利用电教媒体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注意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突然停电,电教媒体无法正常使用;电教媒体发生故障等。教师需对这些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事先也要考虑周密,有所准备,以便随机应变,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安排。
不能以电教媒体代替实践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得不到亲身的感知和体验,阻碍他们动手能力的提高21世纪的人才是实践型、创新型的人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以电教媒体替代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实践训练。
要注意掌握教学的节奏教学过程应张弛有致。一是要把握好电教媒体使用的各环节之间、步骤之间的节奏。比如从一个环节、一个步骤转换到另一环节、另一步骤时,节奏要慢些,要有所过渡,学生的思维才能跟得上。学习教材的重点、难点时,节奏也应慢些,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是媒体的操作演示要有节奏,如投影片中复合片、动画片的操作等。三是教师的讲述要有节奏。四是学生的读、写、听、说要合理安排。
总之,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手段。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操作和评价的机会,组织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过去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活动和实际操作、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良好品质。同时也促进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王虎寨镇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