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
2009-04-26张丽娜
张丽娜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古往今来,无数情趣高雅语言优美的动人诗篇,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陶渊明的率性自然,李白的浪漫情怀,杜甫的家国兴亡之叹,李清照婉约细致的柔情之歌,辛弃疾的慷慨激昂的爱国之声。新版语文课本收录了这些优美的古诗词,那么如何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才能更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呢?
读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教材中的诗歌大多数都是近体诗,它们形式固定,格律严格,节奏感强,便于诵读和记忆。在教学时,可以通过不断的吟读背诵,展开自由的联想和想象,体味古诗词韵味的美和意境的美。如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诵读,如个人表演读,集体朗读,小组对读,男女生对读等,就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诗人那种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情,再加上教师精炼的提示,自然而然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
品
好的诗歌总有其震撼人心的地方,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都有可能打动人们的心灵。例如读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第3联,即言“胜事自知”,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正如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再从艺术上看,这2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在这一读一品之中,学生便深深感受到了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心境,也不由地心向往之。
品诗,还要品它的艺术技巧,这样不仅可以体味到诗歌内蕴的博大与深沉,更可以体味到一种美的享受。如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第2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用典巧妙贴切,感情深沉。
品诗,需要教师把自己对诗的品评技巧准确地告知学生,通过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激情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感受心灵的颤动。
写
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品,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或仿写,例如古诗《君子于役》《石壕吏》《天净沙•秋思》等,或故事性强,或意境优美,可要求学生将其改写成散文或小说,在写作的时候走进诗人的心灵,更深切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积累
诗词作品多数是诗人有感而发,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到诗歌天地中去寻芳探幽,撷取名篇佳句,分门别类,编成专题诗集。如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风光,学生可以为自己的专辑起一个别致新颖的名字,对诗句作简要介绍和点评,还可以加上前言和编后记,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随时感受心的悸动。
运用
古诗词中不乏名句警句,或写景优美,或感情真挚,或富含哲理。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它们在今天仍然鲜活,有无限的生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古为今用,用诗词名句造句,写小片段,这些写作训练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积极地去读古诗、品古诗,自觉接受心灵的洗礼。
诗歌是一个丰富的宝库,不断去挖掘、去探索,打破僵化的诗歌教学模式,与学生一起感受心灵的震撼。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大崔庄镇商庄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