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尝试
2009-04-26张灼
张 灼
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适时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的轴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使学生把学习数学当成一件乐事,在成功的基础上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培养求知欲
1)新颖导课,激发求知欲。导入新课,要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才容易使学生产生好奇、联想,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2)营造问题,激发求知欲。学生的学习欲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营造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从学生的己有知识中把一些“引发点”找出来,从而使数学问题直接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科学而富于启发性的提问是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的金钥匙。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如果简单地提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样抽象空洞的问题,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如果换一种方式提问:“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为x1、x2,请问x1+x2=?,x1x2=?”这样提出的问题,则属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最终能够“跳起来摘到苹果”。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有了无穷的动力,但教师还要注意巩固,促其持久。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随之高涨,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形成和谐的共鸣。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倾注爱心教师要有“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意识,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教师要以满腔热情上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精神”中受到激励;教师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在期待我”;教师要用“微笑教学”,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要民主,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加以肯定,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对另一部分漠不关心。事实上,学业不良的学生虽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教师更要关注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在课堂上经常有意识地在他们身边停下来、弯下腰去看一看、问一问。
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做”中学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可以使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更能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如教学“菱形的性质”时,教师让学生按下列要求去做:1)准备一张矩形纸片;2)尝试性地用矩形纸剪出一个菱形;3)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分析菱形“边”“角”“对角线”的特点;4)小结自己得出的结论;5)与同桌讨论。通过这种自读(内容)—自找(问题、重点、难点)—自思(练习、思考)—自结(反馈、总结),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兴趣盎然,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活泼。
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群体中担当起应尽的职责,有充分的发言机会,有充分的时间去发现、去探讨、去交流、去互评,在交流、碰撞中就能产生创新的火花。通过相互交流,学生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当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概率”时,教师事先准备多个硬币,把全班分成12组,分别进行抛硬币,并把每次结果记录下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让组与组合起来再作分析。学生经过实际操作,切实地领悟了什么叫做“有规律”,很容易就联想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了。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努力营造充满愉悦、民主和谐、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