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收 从“两会”收获信心
2009-04-26刘亮
刘 亮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收成了明星企业家。3月11日晚,《中国新时代》记者采访张全收的时候,张全收告诉记者,当天他已经接受了6拨记者的采访。
在接受记者采访期间,不停地有人打进电话来,向张全收要工人。张全收一边请对方看中央电视台采访他的相关电视节目,一边表示要去对方的工厂看一看。
接到用工电话,张全收颇为高兴。他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节后珠三角地区用工明显比往年偏少,目前公司只安排了不到6000人就业,往年这时候上万名工人都安排完了。”
据了解,从去年11月开始,很多用工单位就向张全收提出,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订单明显减少,要辞退部分劳务人员。当时正好临近春节,全顺公司就让这些农民工提前回家过年了。全顺公司原来有30多家长期合作的用工企业,春节之前,只剩下了10多家,这10多家企业用的农民工也在减少,原来用两三千人现在只用几百人,甚至几十人。这种情况是近几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张全收曾经对此感到忧心忡忡。
参加完全国人大的会议之后,张全收觉得信心增加了不少,这种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近期全顺公司又陆续向用工单位派出去了一部分工人,二是听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参与了代表委员的讨论之后,张全收发现自己想到的事情政府都已经想到了,而且正在着手加以解决。
“借人的生意”
自称“农民工司令”的张全收,早年也有过外出打工的经历,也有过救助失业农民工的经历,他深知农民工流落他乡,一旦失业,居无定所,有时候甚至会忍饥挨饿。
1999年,有了一些资金积累的张全收,跟别人一起在深圳开办了一家玩具加工厂。他发现,厂里忙的时候工人连觉都没时间睡,闲的时候却没事干,坐吃山空。有时他的加工厂没活干,而其他工厂却等着要人用。张全收一边自己招人,一边把多余的工人“借”到其他缺人的工厂里。“借人”的次数多了,他发现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2000年之后,张全收开始专职做“借人的生意”,他专门招聘农民工提供给有需要的企业使用,用工单位如用张全收的人,需为此支付工人工资,及必要的管理费。张全收赚的就是管理费和部分加班费。2004年,张全收成立了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
全顺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将农民工组织起来,对农民工进行军训和相关技能的培训,然后每50人分成一组,输送给用工单位。哪家厂要人,就“打包”调人过去,这个工厂的活干完了,再转移到下一家工厂。
全顺公司代表员工与用工单位签订包括工资待遇、生活标准、人身安全等十几项内容的用工协议。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受到侵害,将由全顺出面协调,加以解决,从而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收入有了保障。
加盟全顺公司的农民工要是碰到没活干,就免费吃住在公司租来的培训基地内,生活费照发。刚开始,只有一些河南的同乡来投奔全顺公司。后来由于张全收规范经营,关爱职工,全顺公司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安徽、陕西、河北、山东等省的农民工也纷纷要求加盟公司。最多的时候,全顺公司聚集了近两万名农民工,专家们将张全收创造出来的这种模式称为劳务输出的“全顺模式”和“全顺现象”。
著名“三农”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曾经花了半年时间,先后五次到全顺公司考察,并撰写了《漂移de社会——农民工张全收和他的事业》的专著。
全顺公司与用工企业签订合同的过程,实际上是全顺公司代表农民工与用工企业进行集体谈判的过程,可以为农民工在工资和劳动保护方面争取到更为优厚的待遇。于建嵘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全顺公司起到了一种类似工会的作用,全顺公司满足了农民工的基本利益诉求。
为农民工培训建言
全顺公司去年全年一共招收了18000名农民工,并为这些农民工安排了工作。据说,张全收曾经放出豪言,在2009年,要将用工规模扩大一倍,达到2.5万人。但金融危机的寒流很快波及到他的事业,截止今年3月中旬,全顺公司只招收了不到6000人。春节前,全顺公司曾给每一个返乡农民工发了一张卡片,通过这张卡片与他们保持联系。每年的5月、10月是珠江三角洲企业用工最旺盛的时候,如果到今年5月,市场回暖的话,全顺公司就会联系返乡的农民工,让他们重新回来上班。
“到现在还没有出来的农民工家里都有地,帮家里干点农活,晚出来几天,对收入的影响不会太大。” 张全收解释说,他期待着5月份市场能够回暖。
由于全顺公司的事业越做越大,服务对象包括外资、港资和台资企业,涉及食品、玩具、电子等十几个行业,切实帮助了农民工就业。2008年,张全收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今年张全收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提案就与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有关。张全收介绍,今年他提交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农民工的工作”;另一个则是“新农村建设需要得到国家更多的扶持”。
张全收解释说,“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更容易就业,并拿到较高工资,可以说是终身受益”。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就谈到,他们在调研农民工培训问题时,发现有的地方政府组织的电脑培训班,用的还是386电脑。农民工辛辛苦苦学3了个月,仅仅学会了打字,根本达不到上岗的要求。希望有关部门要扎实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张全收曾经吃过派出去的农民工没有接受技能培训的亏。2003年的一天,张全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一家企业的老板打来的,他向张全收投诉,“你派来的员工加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不但不支付工人工资,还要向你们索赔。”
原来,全顺公司派出去的农民工由于不懂技术,加工出的产品大量不合格,外商拒收,还要索赔违约金。张全收只好自筹资金,想办法赔偿了这位老板的损失。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张全收,于是他花钱聘请来老师,对员工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员工未经培训不允许上岗。目前,张全收在东莞凤岗等地办起了培训基地,经过培训之后,再把一批批农民工送往各地的工厂。
张全收更希望国家能对农民工进行居住地集中培训。为此,张全收建议,这种培训不要分散,政府各个部门要相互协调,落实到县、镇、乡,把分散在各村的农民工集中起来,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培训服务。同时不能盲目培训,要采取订单式培训的方式,不能光花钱不出效果。
张全顺强调,培训内容必须有针对性,要帮助农民工适应市场,除了短期技能培训,更应该强化“市场素质”培训,比如教他们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必须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养,以便让他们能够尽快适应进城打工的生活。
张全收建议,“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以及社会有关方面更应该加大力度集中培训农民工,使农民工真正得到实惠。”从长远来看,张全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建立一个农民工学校,让农民工们能学到一技之长,以及一些法律法规知识和必要的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对走出困境有信心
从去年11月开始,张全收一直都睡不好觉,老的合作工厂退人,新来的工人又送不出去,全顺公司收的民工越积越多。不过到了“两会”前后,他感到日子好过一些了,因为全顺公司基地里还剩下几百名民工,而且马上就可以送出去。
当然,张全收首先是关起了闸门。今年他根据情况,招收了较少的农民工,“我们和那些留守在家的农民工都有联系,将来形势好转了,打个电话就可以让他们上来。”张全收解释。张全收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先保护企业,然后再去保护农民工,全顺公司存活下来了,将来可以为更多的农民工服务。
全顺公司还扩大了销售的范围,原来全顺公司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华南地区的深圳、东莞、福州和厦门等地,现在他们则将业务扩大到了北方的天津、辽宁、山东等地。张全收介绍,最近他们刚向大连派到出了600多名工人,而山东烟台也有企业来找他要工人。利用开全国人大会议的机会,张全收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这也算是他为自己的企业做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广告”。
2004年的时候,全国很多地方都闹“民工荒”,那时是全顺公司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很多公司的老板都发慌,惟有张全收不慌。与企业去谈判的时候,张全收往往是,“让你们的老板来谈,厂长、经理说了不算。”现在,张全收则放下身段,与用工单位的各级别管理人员耐心地讨价还价。
与此同时,由于拖欠员工工资、挟款潜逃的事情越来越多,全顺公司还加强了对用工企业的审核和监督。现在全顺公司要求用人的工厂必须每月结清工人工资,否则就停工。全顺公司派驻到工厂的管理人员,也被要求时刻注意一些企业的动向。2004年,全顺公司曾经遇到过用工单位拖欠工资,老板逃逸的情况,全顺公司后来只好贷款给这些工人发工资。有了这种经历,张全收不想再吃同样的亏。
让张全收感到欣慰的是,他提出的问题,如农民工就业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都提到了,而且讲得更为详细。“政府拿出4万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将拉动内需,带动就业。这些都提升了大家的信心,下一步情况估计会好起来。” 张全收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
今年是张全收第二次开全国人大会议,张全收表示,接下来他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多做调研,提交更有针对性的提案,为农民工争取更多的利益。